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愛有利於孩子的人格健康

父愛有利於孩子的人格健康

我的女兒今年15歲了, 讀高三, 各方面都很不錯。 在她的成長過程中, 我費盡了心血, 有成功, 有挫折;有喜悅, 有苦惱。 說句掉男人的底子的話, 我在女兒的嬰兒期, 胳膊都抱疼了。 一有空, 就帶她到公園乃至田間地頭。 躺在床上, 教女兒背古詩、兒歌。 講故事從西遊記到三國演義, 直到自己隨便編造也沒有辦法為止。 教育孩子很辛苦, 但總體來講, 是一種幸福。

把教育孩子的任務一股腦兒全推給母親, 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我認為,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父親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Advertisiment

一、有利於孩子的心智發育。 許多調查材料表明:缺乏父愛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發育要差。 父親長期不在家, 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發育都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據研究, 一天與父親接觸至少兩個小時的男孩子, 和一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男孩子相比, 前者不僅更聰明, 而且人際關係處理得更融洽。

二、有利於孩子人格健全。 母性教育是必要的, 但又是不全面的。 母親的細膩、溫柔、善良, 有利於孩子“柔”的性格成長。 但父親的勇敢、堅強、果斷, 有利於孩子“剛”的性格形成。 剛柔相濟才是健全的人格。 有人認為男孩子由父親帶, 女孩則應該由母親帶, 這種看法也是錯誤的。 如果只實行母性教育, 那麼男孩子就很難以父親為楷模去開始他男性☆禁☆生☆禁☆活之路;女孩子就很難瞭解男性的生活狀態。

Advertisiment

三、有利於孩子對生活的全面體驗。 如果一個人,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 只生活在男人圈或女兒國, 他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全面的。 一個人形成畸形性格, 與他兒童時期對世界的片面觀察有密切聯繫。 母親更容易溺愛、遷就孩子。 父愛則相反, 是一種深沉、嚴肅的愛, 父親更多地考慮孩子的未來。 失去父愛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意志薄弱;長大以後, 碰到一點問題都會不知所措。

至於父親怎樣教育孩子, 我認為主要做到:以身作則, 創造環境, 溝通交流, 期望鼓勵。

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創造環境則沒有引起很多人足夠的重視。 孟母三遷,

Advertisiment
講的就是環境的重要。 很難想像, 一個在麻將桌旁長大的孩子, 以後不愛打麻將。 經常和孩子交流溝通, 培養孩子的交際、表達能力和民主的習慣。 成功的人都是鼓勵出來的, 也是父母期望出來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