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無規矩不成方圓 給孩子要立規矩

給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爸爸媽媽的信號不明確的話, 規則反而不會對孩子產生作用。 規矩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 不僅起著約束的作用, 還會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那家長們怎樣合理給孩子立規矩呢?

1、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 信號要明確

比如說綠燈亮了, 那就意味著可以行走;紅燈亮了, 那就意味著可以停步。 立規矩的時候, 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孩子, 如果不遵守規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這個後果最好可以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關。

2、就事論事, 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標籤

如果大人們總是對孩子說:“你生下來就是找我麻煩的。

Advertisiment
”那麼就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壞孩子, 漸漸孩子就會喪失信心。 所以說孩子如果做錯一件事情, 那麼就一定要針對一件事情引導孩子, 不要把一件事情擴大化。

3、懲罰一定要及時

孩子的長期記憶性是比較差的, 早上的事情可能到了晚上就會忘記。 所以說如果孩子吃飯磨時間, 媽媽在孩子起床的時候就一定要告訴她:30分鐘必須吃完, 不然就會端走。 在孩子吃飯的中途課題提醒他還剩餘多少時間, 同時添加一些額外的條件, 按時吃完就會給孩子某個獎勵。

4、給孩子立的規矩一定要簡單易懂

小孩子的理解力其實是很差的, 自我控制能力也不是特別強, 如果樹立的規矩特別的複雜不但孩子不能夠接受,

Advertisiment
反而會讓孩子糊塗。 要把道理講清楚, 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命令孩子, 不要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 雖然你講的道理孩子不一定會領會, 但是你尊重他的態度, 會讓孩子相信你的判讀, 從而順從你的要求。

立下的規矩不管什麼時間和地點都要遵守, 而且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所有的規矩不僅僅是立給孩子的, 也是立給家長的。 同時偶爾的放寬政策, 也能夠讓孩子更加自覺地遵守規矩。 立完規矩後, 家長們就要充分的相信孩子會去遵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