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何外國老人堅決不幫忙帶孫?這位洋婆婆的說法值得學習

上個月, 有幸去參加一個育兒培訓班, 認識了很多媽媽。 其中有個媽媽小紅是華僑, 有兩個可愛的雙胞胎女兒, 這陣子剛好帶她洋婆婆回國旅遊。

小紅的洋婆婆特別瀟灑, 對小紅家庭完全不顧不管, 自己賺錢, 還經常跑到其它城市旅遊。 看到小紅家娘家, 對孫子吃喝拉撒都管來管去時, 這位洋婆婆終於也忍不住了:你們這麼做對孩子很不負責任!

對於國外的媽媽來說, 有孩子後都會自己帶娃, 直到孩子大概10歲後, 再出來工作。 因為這年齡段的孩子能操心的事很少, 自己也可以全心投入工作。 再等個10年,

Advertisiment
孩子獨立了, 就從此不在干涉他們的生活了。

所以, 這位洋婆婆覺得小紅娘家對孫子干涉太多了, 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她還說了幾個原因, 還是值得我們深思:

隔代教育, 只會引發矛盾與衝突

小孩子擅長于模仿, 與他最親近人的, 不管是好還是壞習慣, 一樣會被孩子吸收。 但畢竟老一代人跟新一代人時代鴻溝太大, 那個年代的老一輩可謂是過慣了窮苦生活, 留下了很多過去的「烙印」以及不好的習慣。

這對現代追求科學育兒的爸媽來說, 無疑是個致命的傷痛。 老一輩人愛孩子是真, 但愛的方法在爸媽眼裡卻只是傷害, 所以與老一輩之間, 經常會為了孩子出現激烈的衝突, 搞得雞犬不寧。

但外國老人卻很少有這種事發生,

Advertisiment
除了兩代之間的社會背景差異不大外, 最重要的是, 外國老一輩人懂得一個深刻的道理:孩子的家庭不是我的家庭, 是分開的。

既然不是自己的家庭, 那自己就少插手, 頂多偶爾串串門, 回頭過自己的生活, 永遠不會有兩代之間的矛盾!

沒有老年計畫的人, 只會空虛

跟我們不同的是, 外國老人都是有老年計畫的, 他們晚年會旅旅遊、當當義工等, 很會照料自己的生活。 相反, 我們國內的老人退休後就很空虛, 除了養養花草、跳跳廣場舞, 基本就剩下帶孫子了, 生活就很乏味。

當然, 畢竟環境、文化各不相同, 外國老人好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我也看到很多爸媽逐漸過渡到這種狀態。 但不管怎樣, 對我們, 也對孩子,

Advertisiment
還需要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