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寶寶會暈車?孩子暈車怎麼辦?

美美的春天, 想帶寶寶一起出去郊遊, 欣賞大自然的魅力風景, 可是一坐車, 寶寶就萎靡不振, 看的爸爸媽媽心疼的不得了, 連玩樂的心情都沒有了。 寶寶暈車怎麼辦???我們來一起想想解決方法~

寶寶愛暈車, 媽媽有妙招

暈車暈船的難受, 相信很多已為人母的媽媽們都很有體會。 現在生活中乘坐交通工具出門是越來越普遍了, 而對於表達能力還沒發育完全, 尤其是口語表達還不好的寶寶, 如何發現、預防、改善和治療暈車暈船症呢?

寶寶和大人的暈車暈船症, 學名為“動暈症”, 是由於交通工具動搖所引起的一種不快感覺。

Advertisiment
基本上, 動暈症是屬於一種反射性眩暈, 通常是急性、自限性的。 起因是由於知覺感受器(耳石器、視覺)受到過度刺激(比如, 坐在搖晃很厲害的車內), 或是同時經由內耳、眼睛或本體感受器所傳入的知覺訊息發生衝突(比如, 從輪船甲板上往下看海浪)所引發的頭暈, 和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此時並沒有任何參與的平衡構造遭受破壞, 只是機能的改變。 因此, 這種症狀發生的快, 恢復得也快。 當外界的刺激因素一消失, 病人很快就能恢復平衡。 寶寶會暈車暈船就是因為其內耳的系統對於運動特別敏感。 一般情況, 大多數寶寶長大後, 暈車現象會自動消失。  

為什麼寶寶會暈車?

寶寶本身的內在因素, 包括:睡眠不足、焦慮刺激、神經質、胃腸不佳、醉酒、頭痛、感冒等,

Advertisiment
都容易誘發動暈(車、船晃動時產生的頭暈)。 而經常暈車的人也很容易陷入自我暗示而不斷復發暈車症狀。  

外在因素包括:路面顛簸、車子晃動得厲害, 會過度刺激耳石器;或是看到窗外一直移動的景物, 視覺不知不覺受到刺激;或者聞到汽油味, 嗅覺不快等都能引起暈車症。  

當內外因素同時起作用的時候, 更容易誘發寶寶暈車暈船的症狀。  

2~12歲的寶寶最易發生暈車:

是否容易暈車暈船因人而異, 但一般來說, 寶寶從2歲開始到12歲, 是暈車暈船的高峰期。 這是因為在2歲以前, 寶寶多是放在車內, 而且是採用平躺的姿勢, 比較缺乏視覺的刺激, 因而少見動暈的發生。 超過12歲後,

Advertisiment
這種症狀就會逐漸減輕, 這是由於後天的訓練, 使得人漸漸對車、船的搖晃有了一定的適應能力, 所以不再會因為車、船的搖晃而吐得七葷八素。  

寶寶暈車的常見症狀:

寶寶乘坐其他交通工具之後, 暈車最常見的症狀就像喝醉酒一樣, 臉色蒼白、冒冷汗、頭暈想吐、站不穩、腸胃不適嘔吐等, 因此, 一般診斷並不困難。 暈車暈船的寶寶會向大人描述, 房間裡的東西好像在動、東西有兩個影子等用語。 而這些詞彙可能是寶寶頭暈僅有的口語表達, 因為大部分的寶寶不會使用眩暈、頭暈、不平衡等詞彙, 他們通常會用肚子痛、想吐、頭痛、很累、看不清楚等他們自己熟悉的詞語來表達他們暈車暈船時的感受, 所以父母應該盡可能多的花些時間來瞭解寶寶話中的意思。

Advertisiment
 

除上面說的一些情況以外, 父母還應該留意觀察下列情況是否發生, 以説明醫生儘快對寶寶暈車暈船症狀做出正確的診斷, 這些情況包括:靜靜地蜷縮在一旁、眼睛緊緊閉著、雙手緊抓住座椅, 不敢也不願意移動頭或身體;無法坐立, 一直想躺下或緊貼著母親尋求支撐;異常的哭鬧、眼睛出現異常的跳動、臉色蒼白、呵欠連天、冒冷汗或流口水、渾身無力;坐車後胃口不好或是突然跌倒等, 如果有這些狀況出現, 父母就應該多加留意了。 因為有些寶寶暈車時因為口頭表達能力還不強, 所以不能充分表達出他的不舒服, 所以父母要特別留意寶寶的話, 不要因為你的疏忽而延誤寶寶病情的診治。

Advertisiment
 

改善寶寶小妙招都有哪些?

1、乘車前, 注意調整身心狀況, 並保證充足的睡眠, 保持良好的腸胃狀況;坐車時, 應選擇前座, 頭部、胸部不要放置壓迫物, 放鬆、看遠方、深呼吸或是引導寶寶想想別的事情。  

2、按摩合穀穴:如發現孩子有暈車症狀, 可以適當用力按壓他的合穀穴(合穀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的虎口處);用大拇指掐壓內關穴也可以減輕暈車症狀(內關穴在腕關節掌側, 腕橫紋正中上2寸, 即腕橫紋上約兩橫指處, 在兩筋之間)。  

3、轉移注意力:讓寶寶靜靜呆在車裡其實是很容易暈車的, 情緒不好, 心理會緊張, 其結果是更易暈車。 家長不妨多和寶寶說說話, 或者給寶寶講故事、常常兒歌, 適當地轉移寶寶注意力, 保持車箱內的愉快氣氛,寶寶也就不會暈車了。 

4、避免搭乘車、船,選擇平穩的交通工具,或挑選路況好的道路行駛,慢慢增加搭乘車子的次數和距離,使寶寶逐漸適應。 

5、儘量讓車內不要有汽油味,可使用空調來調節車內空氣,不要讓車內太熱。 

6、頭暈並不代表以後次次會頭暈,所以,爸媽可在車內放置適當的玩具,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寶寶若是以前有暈車的經歷,要防止他陷入自我暗示而再次復發。 

7、平常儘量不要吃完東西就立即坐車,最好在上車前1個小時用完餐點。 

8、不要讓寶寶老是轉動頭部,可以用頭枕加以固定。 

9、眺望遠方:張開眼睛看車內的一定點,或是凝視遠方的一個固定物體,儘量避免看靠近車邊的景物。若窗外沒有可以固定看的東西,也可以讓寶寶睡一會兒。 

10、讓暈車的寶寶坐在靠前的位置,車子前面顛簸較輕。反胃時,讓寶寶斜靠在椅子上,不要轉頭。 

11、感到寶寶快暈車時,父母把車停下來休息一下,帶寶寶下車活動活動,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12、哄寶寶入睡:讓寶寶一上車就睡覺,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入睡後的寶寶完全不會出現暈車症狀。媽媽可以在旅途中放些輕柔的音樂,把寶寶乖乖哄入睡。 

13、日常需注意:增強前庭平衡感:平時多讓寶寶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加強前庭功能訓練。可以抱著寶寶原地慢慢地旋轉。稍大的寶寶,可以帶他們蕩秋千、跳繩、做廣播體操;在父母的扶持下,讓寶寶走高度不高的平衡木;教會寶寶沿著地上的細繩行走,身體儘量不要晃動。 

14、如果需要服藥來防止暈車,最好在乘車前的30分鐘服用,如果已經發生暈車暈船的症狀了,再服用暈車藥則是沒有作用的。 

寶寶為何不適宜使用暈車藥?

藥店銷售的防暈車藥種類很多,很多父母會想當然的給寶寶用防暈車藥物。暈車藥不可和其他感冒藥、鎮靜鎮痛藥、鎮咳去痰藥並用。無論服用哪一種都要注意藥品服用說明,孕婦和兒童慎用。這種處理辦法對孩子健康不利。 

常用的暈車藥是一種抗組胺藥,服藥後會進入睡眠狀態,成人可以通過吃暈車藥緩解不適,但寶寶服用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最好不要吃。尤其是1歲以內的寶寶小編提醒您不能服暈車藥,以免給寶寶的大腦神經系統造成終身遺憾。 

保持車箱內的愉快氣氛,寶寶也就不會暈車了。 

4、避免搭乘車、船,選擇平穩的交通工具,或挑選路況好的道路行駛,慢慢增加搭乘車子的次數和距離,使寶寶逐漸適應。 

5、儘量讓車內不要有汽油味,可使用空調來調節車內空氣,不要讓車內太熱。 

6、頭暈並不代表以後次次會頭暈,所以,爸媽可在車內放置適當的玩具,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寶寶若是以前有暈車的經歷,要防止他陷入自我暗示而再次復發。 

7、平常儘量不要吃完東西就立即坐車,最好在上車前1個小時用完餐點。 

8、不要讓寶寶老是轉動頭部,可以用頭枕加以固定。 

9、眺望遠方:張開眼睛看車內的一定點,或是凝視遠方的一個固定物體,儘量避免看靠近車邊的景物。若窗外沒有可以固定看的東西,也可以讓寶寶睡一會兒。 

10、讓暈車的寶寶坐在靠前的位置,車子前面顛簸較輕。反胃時,讓寶寶斜靠在椅子上,不要轉頭。 

11、感到寶寶快暈車時,父母把車停下來休息一下,帶寶寶下車活動活動,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12、哄寶寶入睡:讓寶寶一上車就睡覺,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入睡後的寶寶完全不會出現暈車症狀。媽媽可以在旅途中放些輕柔的音樂,把寶寶乖乖哄入睡。 

13、日常需注意:增強前庭平衡感:平時多讓寶寶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加強前庭功能訓練。可以抱著寶寶原地慢慢地旋轉。稍大的寶寶,可以帶他們蕩秋千、跳繩、做廣播體操;在父母的扶持下,讓寶寶走高度不高的平衡木;教會寶寶沿著地上的細繩行走,身體儘量不要晃動。 

14、如果需要服藥來防止暈車,最好在乘車前的30分鐘服用,如果已經發生暈車暈船的症狀了,再服用暈車藥則是沒有作用的。 

寶寶為何不適宜使用暈車藥?

藥店銷售的防暈車藥種類很多,很多父母會想當然的給寶寶用防暈車藥物。暈車藥不可和其他感冒藥、鎮靜鎮痛藥、鎮咳去痰藥並用。無論服用哪一種都要注意藥品服用說明,孕婦和兒童慎用。這種處理辦法對孩子健康不利。 

常用的暈車藥是一種抗組胺藥,服藥後會進入睡眠狀態,成人可以通過吃暈車藥緩解不適,但寶寶服用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最好不要吃。尤其是1歲以內的寶寶小編提醒您不能服暈車藥,以免給寶寶的大腦神經系統造成終身遺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