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湯湯水水 治療感冒

初春季節, 乍暖還寒, 又常逢陰雨, 一個不小心, 便容易患上感冒。 中醫認為, 感冒分風寒、風熱兩種類型, 針對不同類型的感冒, 又各有不同的湯藥。

治風寒感冒的三湯
風寒感冒初起, 主要症狀為頭沉或頭痛, 怕冷, 四肢酸痛發緊, 身體發燒但無汗, 同時伴有鼻塞, 流清涕。 患者自覺口不渴, 咳痰稀薄色白, 對鏡還可自行觀察到舌苔薄白。 食療應以辛溫解表為主。
1.“五神飲”(借鑒自《本草匯言》)
將荊芥、蘇葉、生薑各10克切成粗末, 與茶葉6克一同開水沖泡。 一段時間後, 與紅糖30克攪拌, 煮沸後趁熱服下, 服後蓋被, 如出汗不暢,

Advertisiment
一小時後可再服一次, 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表寒、身痛重者, 可適當配麻黃6克、桂枝9克, 以加強辛溫散寒之力。
2.“雙白玉粥”(借鑒自《顏氏驗方》)
粳米50克加水熬粥, 沸騰後加入切片的半棵大白菜、切段的大蔥白20克和生薑10克, 共煮至白菜、大蔥變軟, 粥液黏稠時, 起鍋加食鹽少許後食用。 此粥可促進出汗, 驅散寒氣, 又能調和胃氣, 使發汗而不傷正氣, 尤其適合老人。
3.豆腐火腿芥菜湯
豆腐100克切塊或厚片, 與50克火腿絲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 加入1000克高湯、生薑10克煮沸, 起鍋前撒入芥菜30克、胡椒粉、香菜末, 用食鹽調味後趁熱服用。
風寒感冒的症狀除了怕冷、身痛外, 還往往伴有食欲不振, 胃寒口淡, 在前兩味湯飲的基礎上, 此湯用芥菜、香菜、生薑和胡椒散寒,
Advertisiment
加以豆腐、火腿補中和胃, 增進食欲, 進一步加快人體自我恢復功能。
治風熱感冒的三湯
風熱感冒表現為發熱加重、頭痛、咽喉紅腫乾澀疼痛、鼻塞涕黃, 咳嗽痰黏或黃, 且口渴喜飲, 怕風。 對鏡可觀察到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 還有可能加重頭面部痤瘡、便秘等。 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
1.薄荷粥(選自《送餘錄》)
薄荷15克煎取藥汁候涼, 取粳米60克加水煮粥, 待粥將成時, 加入薄荷汁及適量冰糖。 稍溫即服, 得汗最佳。 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 加粳米、冰糖制粥, 能促使出汗, 又有護胃作用。 此湯飲對新感風熱者最適宜。
2.桑菊薄荷飲
桑葉6克, 菊花6克, 薄荷3克, 苦竹葉15克, 蜂蜜少許, 加適量水, 煮沸, 代茶頻服。 桑葉清肺熱;菊花疏散風熱,
Advertisiment
明目平肝;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 能迅速解除發熱頭痛等症狀。 有高血壓或頭痛、目糊之患者也較為適宜。
3.貝母沙參蒸雪梨
將雪梨1個去皮去核, 把貝母6克、沙參10克、薄荷2克及冰糖適量填入, 合起放在碗內加水蒸熟, 早晚分食, 連吃數日。 此湯潤燥止咳, 化痰宣肺, 尤其適用于老年人、兒童感冒後熱病傷陰引起咽幹咳嗽、肺熱痰黃, 或津傷口渴、大便燥結等症。
◆Links
有助消除感冒咳嗽的食療方
◎百合梨
用百合15克、梨1個, 白糖15克, 混合蒸2小時即可。 有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 可用於治療感冒咳嗽。
◎川貝梨
用大生梨1個, 削去皮, 挖去芯, 加入川貝母3克, 覆蓋好, 放碗內隔水蒸1-2小時, 喝湯吃梨, 每天1個。 用於感冒咳嗽。 川貝能潤肺止咳, 化痰散結。
Advertisiment
藥理證明川貝含總生物鹼及非生物鹼對實驗小鼠有明顯的鎮咳、祛痰作用。 梨能生津潤燥, 清熱化痰, 用於肺熱咳嗽。
◎杏仁生薑蘿蔔湯
用杏仁10克, 生薑3片, 白蘿蔔60克, 加水煎服。 杏仁味苦, 性微溫, 有小毒。 功能降氣止咳平喘, 潤腸通便。 薑發表散寒、去濕利水、祛痰。 白蘿蔔性味甘辛、性平, 無毒。 下氣消食, 除痰潤肺, 咳喘。 白蘿蔔含有芥子油和澱粉酶, 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