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減輕產前陣痛的3個主要方法

所謂的產前陣痛就是胎兒分娩前, 子宮收縮所產生的疼痛。 當胎兒下降到骨盆, 壓迫到恥骨, 疼痛的部位會從上腹部轉移到下腹部。 這就是陣痛。 產前陣痛是孕婦分娩前的一個主要徵兆, 當陣痛來臨時, 相信不少的孕媽媽都會痛得嚎叫。 這種情況下,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 讓陣痛來得更輕微, 讓媽媽更輕鬆一些呢?

如何對付產前陣痛?

緩解產前陣痛, 借助重力就很有效果, 等待分娩的過程中, 站立, 坐在椅子上, 蹲著, 挺起上身的姿勢等都能推進子宮收縮和胎兒出生, 產婦的姿勢在方向上如果和重力的方向相同就會很省力。

Advertisiment
也可以在能活動的範圍內做走路、下蹲、扭腰等, 橫躺、仰臥等姿勢。 但不正確的姿勢不但會壓迫子宮血管, 反而會增加血流量來促進陣痛。

走路有促進分娩的效果。 在產院散步, 試著唱歌, 在待產室裡來回走可以恢復精神。 所有這些比起一動不動的姿勢都會更舒服。

一、泡腳

身體因為血液流通緩慢而變的冰涼, 加劇了疼痛感。 想辦法使腳變暖, 可以用溫水泡腳或者穿上保暖的鞋子, 促進血液流通, 從而促進陣痛, 減輕疼痛。

二、補充能量

忍受身體疼痛的時候會消耗一些體能, 可以利用陣痛的間歇補充能量, 但是忌諱吃冷的或者油膩的事物, 也不可過多的進食, 可以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或者是喝一些能補充能量的飲料也可以。

Advertisiment

三.改變姿勢

稍微改變姿勢即能意外地緩和難過的陣痛。 所以陣痛中最好採取舒服的姿勢度過。 從一些介紹的姿勢中, 選擇自己感覺舒服的姿勢, 積極試試看。

姿勢1:上身採取稍挺起的靠臥姿勢

調整床的傾斜度, 或用枕頭、坐墊使上身稍微挺起。 這種靠臥姿勢比完全仰臥更容易克服疼痛。 舒適的角度讓自己感覺。

姿勢2:跨☆禁☆坐在椅子上

兩腳張開、跨☆禁☆坐在椅子上, 有利產道擴張。 同時能減輕腰部負擔。 將體重負荷在椅背, 身體稍微前傾位要訣。

姿勢3:利用網球推高肛門

不可使力欲想便力時, 可把網球抵著肛門到會陰的部位, 然後坐在上面。 也可以利用手指壓迫。

姿勢4:把體重負荷在牆上

手壓著牆壁,

Advertisiment
身體前傾, 將體重負荷在牆壁上。 由於是站立的姿勢, 故有幫助胎兒降落的效果。

姿勢5:趴在椅子上

膝蓋跪地, 臀部挺起, 趴在椅子上的姿勢, 也具有緩解疼痛的效果。 而且前傾的狀態也有減輕腰痛的功效。

媽媽經驗:

陣痛依序變強, 生產能順利進展嗎?

原本認為, 只要陣痛有規律地依序強烈起來, 胎兒必將也能順利生出。 而陣痛大概像超級的生理痛吧!但是一, 事實完全不一樣, 我以破水開始, 接著出現便秘和食物中毒併發般的疼痛。 知道生產為止, 拖拖拉拉地經過兩天半的冗長過程。 以為我還以為生產只不過是刹那間的事罷了。 (KK媽)

不可以使力的時間, 幾乎永遠不會結束

想要使力, 但是還要忍耐多久?堅持多久呢?無法確知的時刻令人難挨!我向護士哀求著,

Advertisiment
“忍不下去了, 幫我想想辦法吧!”一面大聲的“唉唉唉叫”, 一面撞著牆壁。 最後竟然有些昏迷, 對時間毫無感覺。 終於聽到“可以使力了”, 一想到就要結束了, 痛苦也馬上解脫了。 (揚子媽)

子宮口從3cm到全開的漫長3小時

2~3分鐘間隔的陣痛竟然持續了3小時。 好像保齡球從子宮、尾骨、肛門部位逐一壓迫下降一般。 每次內診聽到的都是“子宮口3cm”, 讓我不禁洩氣地悲歎“唉!時候還沒到啊!”籍由轉動網球來克服痛苦, 然而昏睡、心情惡劣、痛苦卻聚集於一身, 難過極了。 當中, 我嘔吐了兩次。 (K.N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