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議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

幼小銜接問題, 雖早已引起專家, 教師的高度重視, 並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和研究,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從總體來看, 還存在不少問題。

1.單向性

不少幼稚園把幼小銜接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做, 積極開展幼兒入學前的準備工作, 無論是在教學要求、內容、方法還是作息時間方面都主動向小學靠攏, 而小學卻無動於衷, 不主動與幼稚園接觸, 也很少考慮初入學兒童的身心特點, 形成銜接工作的單向性。 事實證明, 雙向準備才是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有效途徑。

2.片面性

幼小銜接工作往往出視片面性,

Advertisiment
重知識準備, 輕能力培養, 只關注兒童認識了多少字, 會做多少算術題, 不關心兒童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 不關注孩子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關注兒童的生理健康, 忽視了兒童的心理健康。

3.突擊性

有的小學在招收新生時, 進行所謂的摸底測驗, 內容包括識字、計算等方面, 並以此為依據決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學或給新生編班。 摸底測驗的成績也成為小學教師、幼兒家長衡量幼稚園教育、教學品質的標準。 幼稚園則不得不在大班對幼兒進行相應的突擊訓練。

4.表面性

不少幼稚園的幼小銜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 如:在幼稚園大班, 課桌的擺放形式有所改變, 課節時間延長, 遊戲時間、活動數量減少,

Advertisiment
有些最多組織幼兒到小學參觀一下或請小學生回園介紹一下小學生活。 而兒童的適應能力, 有意注意的持久性, 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自製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5.盲目超前性

有的幼稚園為了迎合家長, 將小學部分學習內容提前教給幼兒, 致使兒童在入學後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入學初感到學習很輕鬆, 出現上課不專心、做作業不認真等現象, 形成了不良的學習態度和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 難度的增加, “儲備知識”用完, 又缺乏認真學習的習慣, 這時就出現了適應困難, 導致學習“沒後勁”等問題。

上述問題需要家長、幼稚園老師、小學教師在共同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共同解決, 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順利渡過人生的第一過渡期。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