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談幼兒繪畫作品的評價

繪畫是幼兒喜歡的藝術活動, 是培養幼兒觀察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的良好途徑。 多年來, 美術教育卻過多地在“術”字上下功夫, 習慣用“標準手法”來束縛幼兒, 忽略了幼兒繪畫作品中應有的創造力與鮮活的生命力。 幼兒的繪畫往往喜歡把無生命的東西畫成有生命的東西, 把靜止的東西畫成運動的東西, 把毫不相干的東西混為一體, 這種不受約束的表達是孩子所特有的, 也是最為寶貴的東西。 然而, 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 卻經常看到“一切老師說了算, 幼兒圍著老師轉”的情景:老師在黑板上畫個範例,
Advertisiment
幼兒們照葫蘆畫瓢。 評價的標準也只注重技能的模仿和訓練的成果, 如線條畫得直不直, 圓圈畫得圓不圓。 在這種像與不像的尺規下, 幼兒的自由想像根本無從談起。 其實, 評價幼兒繪畫應著眼於“童趣”。 有一次, 我讓孩子們畫一幅題為“秋天”的想像畫, 結果有幅畫引起了我的注意。 這幅畫線條粗糙, 佈局淩亂, 無技巧可言, 更無任何背景, 整幅畫能看出來的除了一棵大樹, 只有用四種不同顏色畫成的色塊。 孩子將畫交給我時, 我笑眯眯地問:“你畫的是什麼, 說給我聽聽好嗎?”“我畫的是大樹媽媽……”孩子原本羞澀的表情變得興奮起來。 原來, 孩子對歌曲《小樹葉》中樹葉寶寶離開樹媽媽的情景記憶深刻, 她將自己的心願寄託在畫中,
Advertisiment
那四個色塊分別代表著四季的小樹葉:綠色的是春天的樹葉, 紅色的是夏天的, 黃色的是秋天的, 而冬天的樹葉則是藍色的, 她希望四季的小樹葉能永遠和樹媽媽在一起。 面對這幅深情依依的想像畫, 除了讚揚和鼓勵外, 我又怎麼能苛求她畫得像不像, 畫面是否完美呢? 另外, 老師對幼兒繪畫作品的評價, 還可以用富有童趣的獎品來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 在教學中, 我常常用一些富有童趣的印章或顏色鮮豔的剪紙作為獎品, 不同的獎品代表不同的繪畫水準, 讓幼兒自選。 如佈局飽滿、色彩鮮豔、想像力豐富的作品就可以讓幼兒選擇最喜歡的一種獎品。

為提高幼兒的繪畫水準, 老師還應引導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評。

Advertisiment
實際上, 自評的過程也是幼兒對自己繪畫意圖重新梳理與反思的過程。 同時, 幼兒在這個過程中的任何一個有價值的想法, 都是他們進行再創造的靈感之源。 幼兒對作品的評價即使很稚嫩、很不專業, 但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不足, 發現其閃光點, 表達出他們自己的真實感受就足夠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