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外孩子自己動手寫課本

自己動手寫課本

麥克荷小學三年級一班的主講老師是弗沃德(William Forward)先生。 一天上午, 我在教室聽了他上的課。

語文課上, 弗沃德老師先幫助學生回憶上週五清洗羊毛的過程。 老師一步步提問, “先做什麼?”“聞到什麼味道?”“觀察到水的顏色有什麼變化?”等等, 學生自由回答, 有答對的, 也有答錯的, 常常是幾個學生同時搶著回答, 不用舉手。 經整理後, 大概的過程是四個步驟。 第一步, 先把羊毛用手拉扯開, 使它變得蓬鬆, 這時手上油乎乎的, 沾上了羊油, 還能聞到散發出的羊膻味;第二步, 在水龍頭下用較熱的水清洗,

Advertisiment
洗出的水開始是渾黃色, 後來變成清水, 這時的羊毛變得雪白;第三步, 把洗過的羊毛抖開來, 放在桌子上晾乾;第四步, 把晾乾的羊毛收拾起來, 放進口袋備用。 回憶、複述過程中, 老師把個別新單詞或關鍵單詞寫在黑板上, 最後由老師寫出關於清洗羊毛的短文, 學生抄在作業本上。 這就是他們的自編“課文”。

自編“課文”是華德福學校的教育特色之一, 他們不用任何現成的課本, 而是自己動手寫。 文中的內容和學生的直接經歷相聯繫。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約三分之二的課文由老師寫, 約三分之一的課文由學生自己寫。 以後隨年齡增長, 學生自己寫的課文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老師寫的課文或學生寫的課文, 肯定比正規教科書上的文章水準低,

Advertisiment
但書上的文章再好, 總是別人寫的, 和自己的生活沒有多少關聯。 老師寫的或學生寫的課文雖然不那麼完美, 但出自真實的經歷和內心的感受。 華德福教育中的自寫課文, 也就是一次作文練習, 在老師幫助下把過程寫出來, 是為將來寫文章打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