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浴室安全

浴室硬體安全

1.浴缸

(1)不要在成人大浴缸中為寶寶洗澡, 可以專門使用小浴盆, 保證寶寶安全。

(2)在浴缸或寶寶的浴盆底部鋪上止滑膠墊, 用加大摩擦度的方法來防止寶寶摔倒, 熱水龍頭上包上毛巾防止寶寶被燙到。

(3)保證浴室地板上的隔水墊正反放置正確, 也可用厚浴巾鋪在地上起防滑效果。

(4)洗完澡一定要先把寶寶安置好, 不能將寶寶獨自留在浴缸內, 也不能一邊抱著寶寶一邊出浴, 否則很容易大人小孩一起摔倒。

2.馬桶

(1)寶寶上廁所時一定要有人在一旁照看, 不能留寶寶單獨一人。

(2)確保馬桶坐墊穩固不動搖。

Advertisiment

(3)為使寶寶上廁所行動方便可以放置一張小椅子讓寶寶墊腳, 也防止寶寶從馬桶上跌落。

(4)不上廁所時將馬桶蓋蓋上, 以免寶寶因好奇打開蓋子將腦袋和手伸進去, 或將雜物扔進馬桶, 既可以防止寶寶掉進馬桶造成溺水也可以避免馬桶蓋子倒下夾傷寶寶。

3.門鎖

(1)衛浴門的材質不要選用品質不合格的玻璃, 否則極易引起爆炸。 同時還要考慮衛浴門的防水性和隱私性, 做到既安全又實用性。

(2)浴室鎖要保證能夠從外面打開, 防止寶寶把自己鎖在浴室內的情況, 可在門裡門外都配上鑰匙以防萬一。

4.地漏

(1)地漏的位置要有一定的隱蔽性, 最好不要讓寶寶發現, 並做好清潔工作擦乾地漏, 及時將穢物去除並蓋上蓋子。

Advertisiment

(2)時刻注意寶寶在浴室的動向, 阻止他接觸地漏。

5.電源

(1)浴室中的電源最好使用三孔的, 設置位置要在高處, 並用蓋子將其封口。

(2)看住寶寶, 讓寶寶遠離電源。

浴室裝修設計安全

1.控制室溫

在炎熱的夏季, 父母可能會貪圖涼爽將室溫調到很低。 而到了寒冷的冬季, 父母或是將室溫調到很高, 或是為寶寶匆匆洗浴, 這些做法均不恰當, 浴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6°到28°, 不宜過低也不宜偏高。 浴室中可以裝上浴霸等暖氣設備, 同時注意通風透氣。

2.調節水溫

寶寶的皮膚柔嫩, 對外界溫度變化的感知度尤為敏銳, 所以在為寶寶洗浴時一定要控制好水溫, 調整在38°到40°, 並以寶寶的感知為准, 大人可用手肘部位元感知溫度, 冷熱適宜即可。

Advertisiment
放水時最好保持在恒溫, 不要忽冷忽熱, 若不能保持則採用“先冷後熱”的原則放水, 並且不要在寶寶洗浴時繼續放水。 停止放水後將水龍頭調至冷水方向, 並用毛巾包裹住, 有條件則可買水龍頭防護罩對寶寶進行保護。 另外, 寶寶洗浴時要有大人在一旁看護, 一來可以及時調節水溫, 二來也能夠阻止意外的發生。

3.止滑防撞

濕滑的浴室地板及浴缸底座很容易造成寶寶的摔倒, 所以要做好各類止滑防撞措施。 首先可在地板和浴缸內鋪上防滑墊, 其次可使用專用嬰兒浴室座椅來防止寶寶滑入水中, 也可在浴缸內設置把手讓寶寶扶著。 另外, 寶寶的洗澡水不宜過多, 容易造成寶寶坐立不穩。 在寶寶出浴前要將全身擦乾,

Advertisiment
腳下可墊上厚毛巾防止滑倒。 浴室中不宜放置尖銳物品, 以免寶寶滑倒後撞到, 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浴室物品擺放安全

浴室由於潮濕會滋生許多細菌, 在無形中危害了寶寶。 而擺放在浴室中的洗浴用品和清潔用品往往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 若寶寶誤食則有中毒的危險。 所以爸爸媽媽要針對這兩點對浴室物品的擺放做出規劃。

· 減少細菌

1.保證浴室的通風情況, 收起窗簾經常開窗, 儘量保持浴室乾燥, 地上有水漬及時拖掉, 處理掉頭髮絲。

2.每隔一定時間就要使用廁所清洗劑和清香劑對馬桶進行清理消毒。

3.牙杯牙刷不要緊貼水池, 牙刷使用後使其毛刷朝上, 2~3個月換一次牙刷。

4.毛巾和浴巾使用後擠幹水分展開掛起,

Advertisiment
使其儘快幹透。 隔一段時間就要進行清洗放到陽光下曬乾。

5.洗面乳、洗頭膏、護髮素、沐浴乳、護膚品等使用密封性強的包裝, 避免水分和細菌進入導致變質, 更不要將其紮堆放在一起, 一定要留有空隙。

6.藥物和化妝品不宜放在浴室, 防止吸潮後效果下降。 吹風機等電器不宜放在浴室, 防止觸電。

· 防止中毒

1.閱讀浴室中各類用品的使用說明、存放注意點及警告事項, 按照上面的指示進行擺放。

2.瞭解產品的毒性程度。 毒性較低的產品有潔面乳、保濕水、沐浴露、口紅、香水等護膚品和化妝品;毒性較高的產品有脫毛膏、染髮劑、指甲油、清潔劑、清香劑、消毒水、酒精等美容用品和清潔用品。

3.儘量使用低毒性產品, 防止寶寶與浴室化學物品有近距離的接觸, 不要心存僥倖。

4.時常教育寶寶,告訴寶寶哪些東西不能碰,在潛移默化中讓寶寶自覺遠離。

浴室環境安全

燙傷、溺水、觸電、窒息、中毒、撞傷是一些常見的寶寶居家安全問題,即使是在浴室這個較為狹小的空間中,這些問題也不容忽視。要解決這些問題,爸爸媽媽可以從浴室環境著手,為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的浴室環境。

1.為寶寶洗澡時,將水倒好,試好溫度後再放入寶寶,最好不要一邊加水一邊為寶寶洗澡,防止燙傷。

2.不要讓寶寶單獨待在浴室,浴缸中的水及時排乾淨,防止寶寶溺水。

3.不要讓寶寶爬到浴缸邊緣或者馬桶上玩耍,防止滑倒墜落。

4.在潮濕浴室中使用電器並不是明智的選擇,要做到能不用就不用,並給浴室中的電源插座套上蓋子,杜絕一切觸電的可能性。

5.浴室中的含毒化學劑擰緊蓋子並擺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寶寶誤食中毒。

6.寶寶在浴室中容易滑倒,所以要在地上鋪好防滑墊和毛巾,周圍的傢俱選擇圓潤型的,有尖角要套上護套,防止割傷。

7.教寶寶學會簡單的求救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項。

浴室使用安全

1.杜絕寶寶單獨一人在浴室的情況,一定要有大人時時照看。

2.使用浴盆為寶寶沐浴時要保證浴盆的穩固性,將浴盆放在低處後再讓寶寶進去,並且在沐浴過程中不要隨意移動浴盆。

3.放水時注意寶寶對水溫的反映,及時調整,最好將水調掉合適的溫度後將寶寶放入水中。

4.洗澡水不宜放得過多,寶寶無法自行坐立的話,儘量不要使用成人浴缸,可為寶寶配備專用嬰兒浴盆,並且大人要在一旁扶著寶寶的上身,避免滑倒。

5.洗浴前先在地板上鋪好防滑墊及毛巾,這樣出浴時就可先安置寶寶,避免大人和寶寶一起出浴時容易滑倒的情況,也防止大人將寶寶獨自留在浴缸內。

6.浴室地面儘量保持乾淨避免潮濕,尤其是地漏附近,要時常清理。

浴室常見危險事故及救助

1.燙傷

在所有的寶寶燙傷事故中,洗澡水燙傷占了25%,且受傷面積大,會對寶寶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傷害,一遇到洗澡就做出特別激烈的反抗行為。這足以引起爸爸媽媽的重視,所以一定要將洗澡水調節到令寶寶最舒服的溫度。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洗浴前先用自己的手部肘關節伸進水中試一下溫度,自己感覺溫度適中後再放入寶寶。另外,熱水器的溫度調節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為了方便,許多父母會選擇將熱水器溫度調到很高,然後再手動調溫,但這樣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萬一有個疏忽,受傷的只會是寶寶。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熱水器保持在中檔偏低,溫度不能超過五十攝氏度。

救助措施:

(1)用冷水沖刷清洗寶寶被燙到的部位,使皮膚的溫度降低,不要擦藥,優先冷敷。

(2)燙傷部位不要有衣物遮蓋,防止蹭到傷口加劇疼痛。

(3)若有大片大片皮膚發腫發紅的現象,甚至出現水泡,那麼說明燙傷較為嚴重,應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2.溺水

從統計的資料中可以看出,浴室是寶寶溺水的高發地,寶寶在浴室溺水而亡的可能性遠高於其他地區。或許爸爸媽媽會認為離開那麼一小會兒沒有多大關係,殊不知就是在轉身接個電話的時間裡意外發生了。所以爸爸媽媽千萬不能讓寶寶單獨待在浴室。進浴室前將所有要用的洗浴物品準備好,帶好手機防止錯過重要電話。如果實在要出浴室,一定要先將寶寶安頓在安全的地方並有其他大人照看。養成洗澡後及時排水和清理地面的習慣。

救助措施:

(1)將寶寶從水中抱起後,首先檢查寶寶是否還能自覺吐納吸收空氣。若寶寶呼吸微弱則要立刻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寶寶沒有恢復正常呼吸或脈搏不在80到90次間則不能停下急救。

(2)撥打醫療電話或“120”向醫生求助,或立即將寶寶送往最近的醫院搶救。

3.觸電

在浴室中發生的觸電不僅有電源插座引起的事故,由熱水器引發的事故也屢見不鮮。所以為了減少熱水器漏電的情況,爸爸媽媽一定要養成及時關閉熱水器的習慣,不管是淋浴還是盆浴,同時也能很好地預防燙傷。

救助措施:

(1)在浴室中,水是最大的導電體,所以一旦漏電,切斷水源是最重要的。

(2)人體同樣會導電,所以不要急著直接觸碰寶寶,而是用絕緣體先將寶寶和電源分開,再用大浴巾擦乾寶寶身上的水分。

(3)感受寶寶的呼吸,若呼吸微弱或心臟跳動停止,要立即給寶寶做人工呼吸和心臟擠按的急救工作。

(4)立即到醫院就醫。

如何給寶寶做人工呼吸

1.雙手放置

一手托住脖頸,一手撫住額頭,兩手支撐起寶寶的頭部使其向後上方仰起。

2.氣息吐納

先深吸一口氣,不要急著將其呼出,而是找准寶寶的嘴巴嚴密地覆上自己的唇部,儘量少留縫隙,然後慢慢將氣息渡進寶寶的口中。

3.觀察胸部

一邊將氣呼進寶寶的口中,一邊將手放在寶寶的胸腔部位感受心臟跳動狀況。若胸部沒有隨著氣息的進入而高起,則表明氣管被堵,需快速送往醫院搶救。若氣息呼入而胸部伏起,則可移開嘴唇,待其胸部變平再做兩次人工呼吸,結束後將耳朵平貼于寶寶胸前的心臟部位仔細聆聽其心跳聲,檢查是否回歸正常狀態。

4.心臟按壓

若寶寶的心跳較為微弱,那麼保持鎮定是家長的首要任務,慌亂不能解決問題。此時,家長應立刻對寶寶的胸部進行擠按,讓寶寶平躺,大人立于一側將兩手拇指放于寶寶胸骨下方1/3處,手掌放于寶寶背部做規律性擠按,深度為2釐米,60秒內做滿100次且不多於120次,力度適中均勻。在做心臟擠按時,人工呼吸也是必要的,最好是10次心臟擠按與2次人工呼吸搭配,反復進行。

不要心存僥倖。

4.時常教育寶寶,告訴寶寶哪些東西不能碰,在潛移默化中讓寶寶自覺遠離。

浴室環境安全

燙傷、溺水、觸電、窒息、中毒、撞傷是一些常見的寶寶居家安全問題,即使是在浴室這個較為狹小的空間中,這些問題也不容忽視。要解決這些問題,爸爸媽媽可以從浴室環境著手,為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的浴室環境。

1.為寶寶洗澡時,將水倒好,試好溫度後再放入寶寶,最好不要一邊加水一邊為寶寶洗澡,防止燙傷。

2.不要讓寶寶單獨待在浴室,浴缸中的水及時排乾淨,防止寶寶溺水。

3.不要讓寶寶爬到浴缸邊緣或者馬桶上玩耍,防止滑倒墜落。

4.在潮濕浴室中使用電器並不是明智的選擇,要做到能不用就不用,並給浴室中的電源插座套上蓋子,杜絕一切觸電的可能性。

5.浴室中的含毒化學劑擰緊蓋子並擺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寶寶誤食中毒。

6.寶寶在浴室中容易滑倒,所以要在地上鋪好防滑墊和毛巾,周圍的傢俱選擇圓潤型的,有尖角要套上護套,防止割傷。

7.教寶寶學會簡單的求救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項。

浴室使用安全

1.杜絕寶寶單獨一人在浴室的情況,一定要有大人時時照看。

2.使用浴盆為寶寶沐浴時要保證浴盆的穩固性,將浴盆放在低處後再讓寶寶進去,並且在沐浴過程中不要隨意移動浴盆。

3.放水時注意寶寶對水溫的反映,及時調整,最好將水調掉合適的溫度後將寶寶放入水中。

4.洗澡水不宜放得過多,寶寶無法自行坐立的話,儘量不要使用成人浴缸,可為寶寶配備專用嬰兒浴盆,並且大人要在一旁扶著寶寶的上身,避免滑倒。

5.洗浴前先在地板上鋪好防滑墊及毛巾,這樣出浴時就可先安置寶寶,避免大人和寶寶一起出浴時容易滑倒的情況,也防止大人將寶寶獨自留在浴缸內。

6.浴室地面儘量保持乾淨避免潮濕,尤其是地漏附近,要時常清理。

浴室常見危險事故及救助

1.燙傷

在所有的寶寶燙傷事故中,洗澡水燙傷占了25%,且受傷面積大,會對寶寶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傷害,一遇到洗澡就做出特別激烈的反抗行為。這足以引起爸爸媽媽的重視,所以一定要將洗澡水調節到令寶寶最舒服的溫度。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洗浴前先用自己的手部肘關節伸進水中試一下溫度,自己感覺溫度適中後再放入寶寶。另外,熱水器的溫度調節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為了方便,許多父母會選擇將熱水器溫度調到很高,然後再手動調溫,但這樣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萬一有個疏忽,受傷的只會是寶寶。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熱水器保持在中檔偏低,溫度不能超過五十攝氏度。

救助措施:

(1)用冷水沖刷清洗寶寶被燙到的部位,使皮膚的溫度降低,不要擦藥,優先冷敷。

(2)燙傷部位不要有衣物遮蓋,防止蹭到傷口加劇疼痛。

(3)若有大片大片皮膚發腫發紅的現象,甚至出現水泡,那麼說明燙傷較為嚴重,應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2.溺水

從統計的資料中可以看出,浴室是寶寶溺水的高發地,寶寶在浴室溺水而亡的可能性遠高於其他地區。或許爸爸媽媽會認為離開那麼一小會兒沒有多大關係,殊不知就是在轉身接個電話的時間裡意外發生了。所以爸爸媽媽千萬不能讓寶寶單獨待在浴室。進浴室前將所有要用的洗浴物品準備好,帶好手機防止錯過重要電話。如果實在要出浴室,一定要先將寶寶安頓在安全的地方並有其他大人照看。養成洗澡後及時排水和清理地面的習慣。

救助措施:

(1)將寶寶從水中抱起後,首先檢查寶寶是否還能自覺吐納吸收空氣。若寶寶呼吸微弱則要立刻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寶寶沒有恢復正常呼吸或脈搏不在80到90次間則不能停下急救。

(2)撥打醫療電話或“120”向醫生求助,或立即將寶寶送往最近的醫院搶救。

3.觸電

在浴室中發生的觸電不僅有電源插座引起的事故,由熱水器引發的事故也屢見不鮮。所以為了減少熱水器漏電的情況,爸爸媽媽一定要養成及時關閉熱水器的習慣,不管是淋浴還是盆浴,同時也能很好地預防燙傷。

救助措施:

(1)在浴室中,水是最大的導電體,所以一旦漏電,切斷水源是最重要的。

(2)人體同樣會導電,所以不要急著直接觸碰寶寶,而是用絕緣體先將寶寶和電源分開,再用大浴巾擦乾寶寶身上的水分。

(3)感受寶寶的呼吸,若呼吸微弱或心臟跳動停止,要立即給寶寶做人工呼吸和心臟擠按的急救工作。

(4)立即到醫院就醫。

如何給寶寶做人工呼吸

1.雙手放置

一手托住脖頸,一手撫住額頭,兩手支撐起寶寶的頭部使其向後上方仰起。

2.氣息吐納

先深吸一口氣,不要急著將其呼出,而是找准寶寶的嘴巴嚴密地覆上自己的唇部,儘量少留縫隙,然後慢慢將氣息渡進寶寶的口中。

3.觀察胸部

一邊將氣呼進寶寶的口中,一邊將手放在寶寶的胸腔部位感受心臟跳動狀況。若胸部沒有隨著氣息的進入而高起,則表明氣管被堵,需快速送往醫院搶救。若氣息呼入而胸部伏起,則可移開嘴唇,待其胸部變平再做兩次人工呼吸,結束後將耳朵平貼于寶寶胸前的心臟部位仔細聆聽其心跳聲,檢查是否回歸正常狀態。

4.心臟按壓

若寶寶的心跳較為微弱,那麼保持鎮定是家長的首要任務,慌亂不能解決問題。此時,家長應立刻對寶寶的胸部進行擠按,讓寶寶平躺,大人立于一側將兩手拇指放于寶寶胸骨下方1/3處,手掌放于寶寶背部做規律性擠按,深度為2釐米,60秒內做滿100次且不多於120次,力度適中均勻。在做心臟擠按時,人工呼吸也是必要的,最好是10次心臟擠按與2次人工呼吸搭配,反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