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子關係密切有助於寶寶安全感的建立

(配圖)

安全感是僅次於生理需求的基本需求, 是需求層次的第二層次。 (http://www.mama.cn/yuer/)育兒專家認為, 早年的不安全因素是後天心理問題形成的根源之一。 安全感是指人對環境完全性、秩序性以及可控性的一種評估和判斷。

嬰兒不同于成人, 他們安全感的獲取唯一路徑則是母體的情感支持和身體保護, 媽媽的撫摸、體恤、懷抱、親吻等親子行為則是嬰兒完全感需求獲得滿足的重要來源。 缺失了會給嬰兒的後天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幼兒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是嬰兒出生後的18個月。 人在出生後到青春期要先後經歷“口唇期”、“肛欲期”、“性☆禁☆器期”、“潛伏期”和“青春期”五個階段:在嬰兒出生後18個月之內,

Advertisiment
造成嬰兒焦慮的主要原因是饑餓、口渴和缺乏親人的撫慰。 嬰兒饑餓必然引發緊張焦慮, 隨著吃奶時嘴唇與母乳的接觸以及吸入乳汁, 嘴唇和口腔黏膜受到刺激, 饑餓感和內部緊張消除。 另外, 母親餵奶時的撫慰與相應的刺激能使孩子的心理得到滿足。

在這個階段, 正常的母子關係可以使幼兒建立安全感, 有助於形成信任別人、自信而不依賴別人、與別人易於和諧相處的個性。 有安全感的孩子意味著:安全感充足, 不受外界的左右和干擾, 遇到困難也不會輕易放棄努力。 反之如果缺乏來自母親的撫慰, 往往會產生恐懼心理, 形成不安全感,

Advertisiment
表現出:拒絕和陌生人交往, 對新鮮事物沒有探索欲、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感到害怕、不願意或不敢和同學說話、不喜歡學校、不願意上學、發生矛盾時退縮等等狀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