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餵養,你準備好了嗎?

6個月以上母乳就沒營養了嗎。

感冒了就不能喂母乳。

母乳寶寶體重不達標就要加奶粉。

……

這些關於母乳的種種傳說仍在媽媽們身邊流傳著, 但事實上, 並不正確。

每年8月1日至7日被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為“世界母乳餵養周”, 為了能讓更多媽媽實現和堅持母乳餵養, 讓全社會積極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 拓寬母乳餵養的內涵, 創造一種愛嬰、愛母的社會氛圍。

值此“世界母乳餵養周”, 我們想為媽媽們提供最切實的幫助。 當然, 想要真正實現母乳餵養並堅持下去, 你需要做到心中有數, 知而無畏, 進而信心滿滿,

Advertisiment
從容面對。

本期專題我們將與你分享媽媽們的母乳餵養故事, 專家的答疑, 讓你有信心實現母乳餵養。

Part 1你母乳餵養了嗎?

這次, 我們一共調查了64位媽媽, 謝謝她們的熱情參與。

Part2“奶牛”媽媽, 是如何做到的?

2位元職場“奶牛”媽的對話實錄

A.花生媽, 寶貝1歲半, 堅持了1年左右的全母乳餵養, 之後混合餵養, 近2月正在嘗試斷奶, 但寶寶還在吃夜奶, 斷奶之路漫漫。

B.曉靜, 寶貝4歲, 堅持了3年的全母乳餵養。

A:你母乳喂了多久?

B:一直喂到寶寶3歲哦。

A:牛!你全職在家嗎?

B:沒有, 孩子70多天我就上班了, 然後一直背奶。

A:太佩服你了。 你如何背奶的?

B:我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擠第一回奶, 7點多出門上班, 在單位9:30, 13:30, 16:00各擠一次, 然後晚上回家帶孩子, 陪玩、哄睡覺, 大約要10點多入睡,

Advertisiment
晚上她會醒兩次, 我就哄她直到她再次入睡, 第二天繼續。 1歲後減少到2次, 到1歲半後在單位不擠奶了。 早上6點半那次我連鬧鐘都不敢定, 怕吵醒寶寶。

A:你怎麼能堅持那麼久呢?

B:首先, 我懷孕時準備比較充分, 先拔了智齒, 又做了孕前檢查, 還特意鍛煉了身體, 至今依舊堅持每週跑步3回, 所以寶寶出生後我從未生過病。 小感冒的話, 只要跑上七八公里, 出身汗, 第二天就神清氣爽了。 我懷孕時還看了許多有關養育孩子的書籍包括母乳餵養的各種知識, 能辨別一些說法和做法的科學性。

A:看來身體和知識準備都很重要呢。

B:是的, 除了身體和知識準備, 你還要做個強大的媽媽。 你如果強大, 就可以不為周圍的人所動搖。

Advertisiment

A:你可以舉些例子嗎?

B:孩子才半歲時, 我婆婆想讓我斷奶, 把孩子帶回老家。 她聽人說, 半歲後母乳就沒營養了。 我就委婉地告訴她, 孩子不可能讓她帶回老家, 如果她要回去, 我就辭職, 如果壓力太大, 就縮減開支。 在我的堅持下, 婆婆沒把寶寶帶回去。 孩子1歲多時, 社區的老太太或者一些媽媽常常問我, 你給孩子吃什麼奶粉?聽到我說吃母乳都一臉驚訝說, 孩子這麼大了, 母乳都沒營養了, 可別吃了, 又是女孩, 吃得久了對孩子發育不好。

A:是啊, 我媽媽也勸我讓婆婆帶寶寶回老家, 就可以斷奶了。 我覺得這種方式太簡單粗暴了。 只是我家寶寶夜裡醒好幾次要吃奶, 吃一會兒又繼續睡了, 實在有點折騰。

B: 嗯, 我們也有夜醒很多次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感覺一晚上都在餵奶, 不少媽媽也是在這期間放棄母乳的, 覺得自己睡不好, 太累。 那時候我也心煩, 但覺得還是要給她最好的口糧, 這些都是值得的。 我記得西爾斯在書裡講過, 大體意思是孩子需要你的日子就這麼幾年, 熬過去, 你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A:上班的媽媽非常需要家庭的支援。

B:嗯, 但媽媽自己的堅持很重要, 然後才是家人的支持。 孩子出生後, 我就做好隨時辭職的準備, 如果孩子沒人帶, 我就回歸家庭。 由於我的堅持, 家人只能輪流來幫忙。 也因為堅持,

才有了和父母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還是很幸福的。

A: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這種狀況, 不過能像你堅持一直母乳的媽媽並不多。 你孩子是如何自然離乳的呢?

Advertisiment

B:就是孩子大了看到別人吃奶粉, 也特別想吃奶粉, 就要求喝。 那天喝完後睡覺時她就摸著乳☆禁☆頭, 似乎有心事地睡了。 後來她問我, 媽媽, 奶奶(母乳)你還我幫我留著嗎?我說留著呢, 她就特別開心!再後來, 有一天她想再吸下乳☆禁☆頭, 我就讓她吸了, 她吸了幾口說, 媽媽, 沒有水水了。 她就這樣離乳了。

牛媽推薦

1.大咖們的書:《西爾斯母乳餵養全書》、國際母乳協會的指導手冊, 《圖解家庭育兒之母乳和奶粉》

2.必備神器:吸奶器(手動、電動)、母乳儲存袋、防溢乳墊、哺乳內衣、消毒鍋、保溫隨身包(若出差, 最好還要準備冰袋)。

2個媽媽的母乳餵養故事

關鍵字:乳腺炎

做“奶牛”媽媽, 真的不容易

媽媽:土豆媽(寶寶13個月)

飲食不要太油膩

在懷孕的時候, 我每天洗澡前會發現內衣上有一些白白黃黃的黏稠物, 上網查了下後才知道是泌乳了,這個時候必須注意清洗乳☆禁☆頭,這樣有利於日後的開奶。寶寶出生後,醫生第一時間把她放到我身邊,讓她吸吮,其實剛開始兩天乳汁很少,而且還是清水樣的液體,但我還是充滿了信心。

而坐月子時,我一直遵循按需餵養的原則,餓了就給她吃,絕對不定時定點,剛出生的寶寶胃很小,吃得不多,每次只喂一邊就夠了。當時並沒有很強烈的漲感,還以為吃錯東西回奶了,於是特地去配了中藥。月子餐葷素都有,基本每餐都會有湯。建議最初的半個月裡不要喝太油膩的湯,否則乳汁裡油脂也會增多,寶寶吃了脂肪含量太高,腸胃不好接受。我基本喝的都是較清淡的素菜湯,偶爾喝一點鯽魚豆腐湯,半個月後開始吃豬蹄花生湯,但是會先撇油並且少鹽。再說一句,哺乳期間不宜吃得太鹹,吃鹹了不僅會使奶水減少,而且也容易上火,並且加重腎臟負擔。

乳腺炎帶來的啟示

由於對哺乳知識瞭解得不多,當時我每次喂完寶寶後沒有及時清空奶水,等到發現乳☆禁☆房特別腫痛之後才發現不對勁,原來我中招乳腺炎了!最後,竟發展到了積乳囊腫,被醫生宣佈需要手術開刀才能解決問題。不過幸運的是遇到了一位好醫生,再喝了2個月中藥後,囊腫消除了。這次患病經歷讓我吃盡了苦頭,但也“因禍得福”。原來,就醫的過程中,大多數醫生都叮囑我必須兩個小時定時擠奶。雖然我早已身心俱疲,但還是每天定時定鬧鐘,堅持餵奶和擠奶。

後來,乳腺炎的問題解決了,我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特別厲害的“奶牛”。每次土豆吃奶的時候,剛吸吮幾秒,就會有很強大的奶陣,並且她的吞咽次數也明顯增多。那段時間僅僅2個小時乳☆禁☆房就會明顯有脹感,有時甚至會有溢奶現象。晚上更是奶水的高峰期,必須擠出來或者給寶寶吃奶,不然就很疼。那時的我並沒有吃過什麼特別下奶的食物,睡覺時間也少的可憐,由此看來,乳汁分泌夠不夠多和吃飯、休息的關係不是特別大,關鍵還是讓寶寶多吸奶!並且定時吸奶擠奶,一定要吸乾淨,不要有殘留。因為你的乳☆禁☆房只有在吸乾淨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更多的奶,而沒有吸乾淨的話,裡面舊有的奶水佔據一定空間,新產生的奶當然就只能少了。

為想要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總結2點:

1.一定要讓寶寶不停吸,多吸才會多產。寶寶餓了就讓他吸,即使沒奶了也鼓勵他吸,不定量定時。另外,如果寶寶吃飽了,那麼要做到定時吸奶,想必媽媽們都知道,乳汁的分泌和寶寶的吸吮有很大關係,所以,有效地“排空”乳☆禁☆房,是向大腦發出信號:哦,原來寶寶需要的奶量是這麼多,那下次再多產點吧。

2.媽媽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追奶,一定要堅持下來,不能將信將疑,也不要半途而廢。我的經驗告訴我:哺乳的信心很重要,有時候會很明顯地影響奶量,所以一定要堅持。或許要兩三個月才可能見效,要心態平和,保持樂觀開朗。

關鍵字:斷奶

突如其來的斷奶考驗

媽媽:賀大大(寶寶17個月)

在純母乳了14個月後,由於自身原因,我牙痛得厲害,到了必須去治療的地步,於是不得不考慮給寶寶斷母乳。由於是突然斷奶的,再加上當時寶寶對奶粉處於很抵觸的階段,導致整個斷奶過程中,我每晚都沒有離開他。首先,當然是因為寶寶本身就非常依賴我,喜歡和我睡在一起;其次是沒有母乳,又不得不嘗試接受奶粉的他其實是很缺乏安全感的,我想給他一些安慰。

尋找合適的斷奶方式

由於需要儘快斷奶,我不得不思索有什麼利索點的好方法。網上許多人推薦的辣椒水方法我果斷選擇無視,因為大人都未必能接受辣,更別說寶寶了,而且這對寶寶的口腔黏膜也不好。我先嘗試用創可貼貼在乳☆禁☆頭上,然後告訴寶寶:“媽媽這裡壞了,沒辦法餵奶了。”但寶寶顯然不明白,他還是一邊哭著一邊嘗試撕開膠布。

後來,媽媽告訴我,可以選擇在乳☆禁☆頭上塗中成藥十滴水,因為我小時候就是這樣斷奶的。而且十滴水可以口服,也不會對寶寶帶來什麼負面作用。我決定試試,當晚,我當著寶寶的面在乳☆禁☆頭上塗了兩滴,結果他一含上乳☆禁☆頭,就立刻吐掉了,後來又嘗試了2次,但都立刻吐了出來。幾分鐘後,他整個人靠在我胸脯上,表示自己想吃奶了,我故意拿起十滴水,假意要塗在乳☆禁☆頭上,小傢伙一看到就立刻推開我,怎麼也不肯吃,哭鬧了一小會就睡著了。第一天過去了,我覺得離成功不遠了。

第二天,寶寶又想吃奶了,我連忙拉起衣服,結果意想不到的是,他兩隻手把我的衣服拉下來蓋好,似乎對此失去了興趣。接連試了好幾次,他都拒絕了。隨後幾天,如果寶寶有想吃奶,我就拿出我的法寶“十滴水”,於是,他就再也不吃了。

斷奶後要考慮的事

自成功斷奶後,還有一些不得不考慮的事。首先,要解決漲奶和回奶的問題。有種老辦法說是硬漲四天左右就回奶了,這是不科學的,會導致乳腺炎,媽媽們千萬別當真。我個人的做法是請了一個通乳師,在她的指導下逐漸拉長擠奶的時間間隔,循序漸進,最終自然回奶了。

還要考慮寶寶接下來是否接受奶粉。我家寶寶10個月大時,我就給他試過奶瓶了,但是1個月下來,他完全不接受。所以,這次斷奶讓他一下子要同時接受奶瓶和奶粉,真是非常有挑戰。而且,我還悲劇地發現網上許多通用的辦法依舊不適用我家。不管是“讓寶寶餓夠了,他自然而然會接受奶粉”還是“在寶寶睡著前後,迷迷糊糊時將奶瓶塞入他口中”,亦或是“買甜津津的奶粉,寶寶會喜歡”……各種方法我都試了,也換了多種奶粉和奶瓶,無奈寶寶還是不接受。後來,我無意中看到一位媽媽說芝麻糊的味道寶寶喜歡,於是我嘗試在奶粉中加了一點點芝麻糊,並且用好幾個漂亮的吸管杯代替了奶瓶,結果寶寶果然接受了。兩天后,我把芝麻糊去掉了,可能是已經習慣了奶粉的味道,這次寶寶“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

總之,不管是斷奶還是轉為奶粉餵養,媽媽都要有耐心,要找到適合自家的方法,慢慢地引導寶寶,不要失去信心。如果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好方法,也上網求助其他媽媽,和大家一起探討會有幫助的。想提醒媽媽們:最好在準備給寶寶餵奶粉之前,仍舊吃母乳階段,開始嘗試把乳汁擠在奶瓶裡,與奶粉混合,可能能讓寶寶容易接受;其次,斷母乳前,要先逐漸戒掉夜奶,這點也很重要。

編輯的話:

當“奶牛”的不易絕不是這點話可以包含的,但是信心、知識儲備和健康的身體一樣都不能少,不得不佩服能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同樣也為曾經母乳餵養過的你、正在母乳餵養的你、希望母乳餵養的你驕傲和自豪!

Part3 專家來解答:實現母乳餵養的10個問題

下面再請我們的專家系統地為媽媽們解答母乳餵養這一路的那些困惑吧。同樣身為一個孩子的母親,田園博士也至今難忘母乳餵養的那段美好的親子時光,希望你也能和寶寶擁有屬於你們的值得回憶的母乳餵養之路。田博士覺得充分的知識準備和足夠的自信是實現母乳餵養的重要保障。

Q1:怎樣讓寶寶吃上出生後的第一口奶?

A:開奶的2個要點——

越早越好。

初期越勤喂越好。

當寶寶出生以後,要儘早抱到媽媽身旁來喂上第一口奶。另外,產後媽媽比較虛弱或有疼痛都要跟家人和病房的護士做好溝通。其實,寶寶一出生就已經準備好了,而且非常期待媽媽的哺喂,所以要創造機會,家人的支持同樣重要。

對於新生寶寶來說,並不主張按時間來喂,而是提倡按需餵養,一般產後的餵奶頻率應達到24小時內8~12次,也就是平均2小時喂一次奶,即為勤喂。在盡可能早的時間開始,一般在產後2小時以內為宜。

另外,許多新手媽媽擔心自己沒奶,或是寶寶沒吃到初乳。如何知道有沒有奶?你可以在乳暈周圍輕輕擠壓,如有少量乳汁溢出,即為初乳。如果沒有奶的話可以通過簡單的按摩來通乳。若想瞭解寶寶是否吃到奶,媽媽則需要瞭解如何讓寶寶有效地吸吮。建議你可以生產前在孕期學習一下,比如看看如何逗引寶寶含乳的視頻,如何正確餵奶的姿勢等,這樣等到寶寶出生後餵奶就不會手忙腳亂。因為,生產後媽媽身邊人多嘴雜,容易焦慮,原本可以順利開始的哺乳就會受到影響。

有效吸吮的方式:

注意要把乳☆禁☆頭送到寶寶嘴裡,用逗引寶寶的方式,而不能硬塞,讓寶寶自己含住乳☆禁☆頭和大部分的乳暈。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乳☆禁☆頭逗引寶寶的下唇,鼓勵他張大嘴,當寶寶主動找乳☆禁☆頭並含住大部分乳暈時,注意乳☆禁☆頭要壓在寶寶的舌頭上方。

正確餵奶的姿勢要點:

媽媽和寶寶都要選擇舒服的姿勢,媽媽舒服地坐著,然後把寶寶抱在懷裡或讓新生寶寶橫躺在你懷裡,身體對身體,臉向著你的乳☆禁☆房。新生寶寶的頭應枕在你的前臂或者肘窩裡,你用前臂托住他的背,手托住他的屁股或腿。在用另一隻手握住乳☆禁☆房,拇指在上方,另外四指在乳☆禁☆房下方,虎口呈C字形。當寶寶含住乳☆禁☆頭和乳暈後,要緊緊抱住他。

Q2.很多過來人媽媽說,要讓寶寶多吸母乳,才能越吸越多,是這樣嗎?如何才能達到供需平衡呢?

A:根據泌乳原理,的確是寶寶吸的越多,母乳就會分泌越多。但供需平衡不是一兩天能行成的,奶量是逐漸增加的,需要媽媽不斷地排空乳☆禁☆房,讓大腦接受到信號,有時信號傳遞再回饋會有滯後,會需要一兩天的時間奶量才慢慢增加。因此,用吸奶器排空乳☆禁☆房也是一個給大腦增加分泌奶量信號的方法。

剛開始,很可能會發生媽媽剛剛吸完奶,寶寶要吃了,或者乳☆禁☆房感覺脹了,寶寶還沒到要吃的時間。此時,媽媽不要氣餒,要靜下心來,相信自己有奶,要跟寶寶不斷地磨合,配合好節奏。慢慢地,寶寶吃的時候,乳汁就嘩啦嘩啦來了,寶寶不吃的時候,乳☆禁☆房也不會腫脹,就達到了一個理想的供需平衡的狀態。如果媽媽產後4到6周還經常脹奶說明媽媽的奶量供應大於寶寶的需求,應儘量避免奶量過多,每次寶寶吃完不需要再用吸奶器排空,否則容易產太多引起其他麻煩。

Q3.新生寶寶為什麼會總吃不到一側的奶呢?

A:寶寶的確會體會到媽媽左右兩側奶的差別,可能會傾向於乳腺通暢的一側,而會較少光顧略有困難的一側,這樣乳腺通暢的一側就會進入一個良性迴圈,吃得多刺激就多,會

越吸越多,越吸越通暢,越來越順利。因此,媽媽一定要兩側交替喂,這點很重要。

如果發現寶寶的確很少光顧某一側的話,就要檢查下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比如是否有乳☆禁☆頭凹陷、乳☆禁☆頭短等情況。媽媽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從乳☆禁☆頭根部捏住,觀察乳☆禁☆頭是否可以凸出,是否比較平或凹陷。其實,在孕期媽媽就可以發現這些問題,可以在孕晚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乳☆禁☆頭,往下按壓再牽拉出來,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改善乳☆禁☆頭扁平和凹陷的方法。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媽媽的某側乳腺動過手術,或者寶寶的某側耳朵有感染或鼻塞等,也可能是習慣的問題。

解決方法:

可以在寶寶不太餓的時候,先喂較難喂的那側乳☆禁☆房,之後再換到容易喂的一側乳☆禁☆房,單側喂10~15分鐘,然後交替。而且,儘量在同一次哺乳過程中,兩側都喂到。

每頓奶一般吃20~30分鐘,如果還沒有吃飽可以從另一側再開始。一般母乳分為前奶和後奶,前奶的水分含量相對多一些,可以給寶寶解解渴,而後奶的脂肪含量多一些,可以管飽。

Q4.如何判斷母乳餵養的寶寶是否吃飽?母乳夠不夠?要不要補配方奶粉?

A:最主要的還是從生長發育的角度來看,比如在出生體重下降後,寶寶的體重增長幅度能達到每天增加150克以上,一般奶量是夠的。當然,寶寶會有差異,要根據個體來比較。

其次,從排尿量和便便量來看。由於母乳90%是水分,因此如果寶寶每天換5、6片很濕的紙尿褲,便便一般3到4次(喂母乳的寶寶會更多一些),奶量就應該是夠的。

有很多新手媽媽疑惑為什麼寶寶一天到晚都要吃奶,是沒吃飽嗎?其實,寶寶除了餓的需求外,還有吸吮、想讓媽媽抱著等需求,而且他希望被擁抱著,想跟媽媽有直接的皮膚接觸的需求更多。

而補配方奶粉的情況,同樣由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來定,只要寶寶的生長符合生長曲線趨勢,說明這樣的餵養方式和量都是足夠的,不需要再補充。若有不符合生長規律的情況需要諮詢醫生後調整餵養方式。

Q5.寶寶6個月後媽媽的母乳還有營養嗎?如果媽媽感冒還能喂母乳嗎?

A:有許多關於母乳餵養的民間說法,比如6個月以後母乳沒營養,媽媽感冒了不能喂母乳等。媽媽應該瞭解正確的知識,不能盲目相信民間說法。過去的確很多媽媽都是寶寶6個月以後就斷奶了,但現在的科學研究並沒有發現母乳在寶寶6個月以後缺乏營養的證據,而且母乳是會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而調整它的營養的,反而是更加適合寶寶的食物。因此,現在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媽媽們盡可能哺乳到2歲。

而對於感冒的媽媽,要注意是否用藥的問題。如果沒有用藥,可以繼續喂母乳,媽媽體內產生的抗體會通過乳汁傳給寶寶,反而能增加他的抵抗力。如果需要用藥,就要諮詢醫生避免使用那些對哺乳有影響的藥物。

Q6.哪些情況是不適合喂母乳的?

A:主要是一些疾病,當媽媽患有以下這些疾病時不適合哺乳:

患有重症心臟病、腎臟病,因為哺乳可使心腎功能惡化;患有精神病、癲癇;患急慢性傳染病,如愛滋病、肝炎、肺結核感染,因為這些均可通過乳汁傳染疾病。

但如果是皰疹病毒,若沒有發生在乳☆禁☆頭、乳暈上,媽媽就可以繼續哺乳,由於親喂,病毒可能會通過皮膚接觸而感染給寶寶,所以可以把母乳擠出來用奶瓶喂。

另外,寶寶如果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是不能吃母乳的。

Q7. 遇到乳腺炎、乳☆禁☆頭皴裂該怎麼辦呢?

A:乳腺炎主要由於部分乳腺管不通暢引起的。一般媽媽會有這些症狀:發低燒,乳☆禁☆房會腫脹,會有觸痛感的硬塊。這時,你就要讓寶寶儘量多地吸吮兩側乳☆禁☆房,如果寶寶不能完全吸掉患側乳☆禁☆房的乳汁,可以用吸奶器或手擠奶排空。或者餵奶前先熱敷乳☆禁☆房,再用吸奶器吸出一些奶,然後讓寶寶吸吮。媽媽需要多休息,多喝水以及諮詢醫生是否可以使用消炎藥物。當然,如果乳腺炎嚴重的話,比如在發生以上狀況24小時後情況並未改善,乳☆禁☆房有發紅、灼熱、腫脹,乳汁有膿液、血液,發高燒等情況,就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乳腺炎的程度使用抗生素,媽媽一定要配合醫生的治療,當然也需要告訴醫生你正在哺乳期,儘量使用不會影響到哺乳的安全的藥物。同時,媽媽要時刻關注自己的乳☆禁☆房,要繼續頻繁地以患側餵奶或擠奶,要採用不同姿勢讓各個方位的乳汁都能排空,用熱敷乳☆禁☆房的方式促進乳汁被吸出等措施以避免再次發生乳腺炎。

乳☆禁☆頭皴裂,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餵奶姿勢不正確引發的。首先,發生乳☆禁☆頭皴裂後是可以繼續哺乳的,但媽媽需要面對的困難是疼痛。無論是預防還是緩解,以下方法你都可以嘗試。

要用正確的餵奶姿勢,還可以適當變換餵奶姿勢。因為,一直採用一種姿勢會導致某一部位的奶一直積存在乳☆禁☆房裡。

你可以在餵奶後,用羊脂軟膏塗在乳☆禁☆頭上,或擠一些奶直接塗在乳☆禁☆頭上,待幹後再穿上棉制的寬鬆內衣。

餵奶前可熱敷乳☆禁☆房促進泌乳,餵奶時在寶寶的吸吮間隙可以輕輕按摩乳☆禁☆房。

Q8.上班了,背奶媽媽如何保證寶寶的口糧?擠奶要注意些什麼?

A:如果想要上班後背奶的話,媽媽就要早做準備,如果在家一直親喂的話,寶寶可能很難馬上接受奶瓶喂。所以,要在開始返回工作崗位之前的半個月到1個月時間在家用吸奶器擠奶,可以把擠出來的奶寫好日期存在儲奶袋裡放冰箱裡冷凍,每週用奶瓶給寶寶喂2~3次擠出來的母乳,為今後的背奶準備。

而上班後,為保證奶量,需要每4~6個小時擠奶一次,因此每天要在單位裡擠3次奶。比如早上10:00,下午13:00和16:00各擠一次,晚上18:00左右到家喂寶寶。但具體時間,應以距離上一頓餵奶兩個半小時左右為宜。

不少媽媽發現用吸奶器擠奶,會很沮喪,感覺擠出來的奶好少啊。其實並不用擔心,媽媽的乳☆禁☆房不漲奶,有規律地讓乳腺接受到需要泌乳的信號就可以保證寶寶的口糧了。

另外,媽媽還可以嘗試手動擠奶,比電動的更方便容易操作,雖然不快捷,但擠出的奶量要比電動吸奶器多。還要注意清潔吸奶器的各個部件並消毒以保證衛生和安全。

想要保證奶量,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如果工作緊張、心理壓力大也會明顯影響媽媽的奶量。因此,媽媽儘量不要把工作的事和情緒帶回家裡,寶寶很敏感的,會感受到媽媽的情緒變化。

Q9.晚上的夜奶一般要喂到寶寶多大?多少時間喂一次合適?如果她夜間頻繁醒來要吃奶是不是就不能喂母乳了?

這個是要根據寶寶的個體情況來定的。一般寶寶長到6~8個月後晚上可以睡整覺了,也就不需要在睡覺中餵奶,但也有很多1歲以內的寶寶仍然不能睡整覺,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可能會餓醒或尋求安慰,所以喂母乳的媽媽會比較辛苦。當寶寶再大一些可以睡整覺後,就不用喂夜奶。許多大寶寶對夜奶的需求更多的是尋求心理上的安慰,一般吃兩口就會繼續睡覺。如果寶寶真的晚上餓了,還可以用一些其他的輔助入眠方式讓他獲得心理上的安慰,或者用奶瓶喂一點擠出來的母乳。

剛開始餵奶時,夜奶是每隔2、3個小時吃一次,然後逐漸拉長到4個小時左右間隔,再之後當寶寶可以找到其他的安撫方式代替,就會不吃夜奶了。如果寶寶實在太頻繁醒來,可以請其他寶寶熟悉的家人幫忙陪寶寶睡覺,否則媽媽抱著哄著但不給奶吃寶寶也會很傷心很糾結的。

Q10.如何給寶寶斷奶?能自然離乳嗎?

A:首先要注意斷奶的時間,不宜選在寶寶身體狀況不佳時,比如生病期間。另外,儘量避開夏季過熱,冬季過冷的時候。當然也不是說一定不可以在這個階段斷奶,具體還得看寶寶的個體情況來定。

自然離乳,一般是寶寶到了1歲半到3歲之間。當然,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來說,吃母乳已經是一種日常習慣,所以要離開媽媽的奶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可以通過提供正常的三餐三點,逐漸斷奶

可以“不提供也不拒絕”,比如寶寶要吃了就給他吃,如果不吃也不要硬塞給他吃。

可以觀察寶寶的狀況,比如對母乳的需求越來越少時,就可以嘗試通過各種方式跟寶寶溝通斷奶這件事。發現自然離乳信號,可以是他對吃母乳不感興趣,也可以是他吃母乳就只吃幾口就不吃走開了,當原先的母乳時間被正常飲食一一替代後,也就慢慢完成斷奶了。

如果可以的話,還需要寶寶熟悉的其他家人幫助媽媽一起來完成這個逐漸斷奶的過程。因為,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還是會偶爾想起要吃母乳,就需要家人幫忙引導和安撫。

上網查了下後才知道是泌乳了,這個時候必須注意清洗乳☆禁☆頭,這樣有利於日後的開奶。寶寶出生後,醫生第一時間把她放到我身邊,讓她吸吮,其實剛開始兩天乳汁很少,而且還是清水樣的液體,但我還是充滿了信心。

而坐月子時,我一直遵循按需餵養的原則,餓了就給她吃,絕對不定時定點,剛出生的寶寶胃很小,吃得不多,每次只喂一邊就夠了。當時並沒有很強烈的漲感,還以為吃錯東西回奶了,於是特地去配了中藥。月子餐葷素都有,基本每餐都會有湯。建議最初的半個月裡不要喝太油膩的湯,否則乳汁裡油脂也會增多,寶寶吃了脂肪含量太高,腸胃不好接受。我基本喝的都是較清淡的素菜湯,偶爾喝一點鯽魚豆腐湯,半個月後開始吃豬蹄花生湯,但是會先撇油並且少鹽。再說一句,哺乳期間不宜吃得太鹹,吃鹹了不僅會使奶水減少,而且也容易上火,並且加重腎臟負擔。

乳腺炎帶來的啟示

由於對哺乳知識瞭解得不多,當時我每次喂完寶寶後沒有及時清空奶水,等到發現乳☆禁☆房特別腫痛之後才發現不對勁,原來我中招乳腺炎了!最後,竟發展到了積乳囊腫,被醫生宣佈需要手術開刀才能解決問題。不過幸運的是遇到了一位好醫生,再喝了2個月中藥後,囊腫消除了。這次患病經歷讓我吃盡了苦頭,但也“因禍得福”。原來,就醫的過程中,大多數醫生都叮囑我必須兩個小時定時擠奶。雖然我早已身心俱疲,但還是每天定時定鬧鐘,堅持餵奶和擠奶。

後來,乳腺炎的問題解決了,我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特別厲害的“奶牛”。每次土豆吃奶的時候,剛吸吮幾秒,就會有很強大的奶陣,並且她的吞咽次數也明顯增多。那段時間僅僅2個小時乳☆禁☆房就會明顯有脹感,有時甚至會有溢奶現象。晚上更是奶水的高峰期,必須擠出來或者給寶寶吃奶,不然就很疼。那時的我並沒有吃過什麼特別下奶的食物,睡覺時間也少的可憐,由此看來,乳汁分泌夠不夠多和吃飯、休息的關係不是特別大,關鍵還是讓寶寶多吸奶!並且定時吸奶擠奶,一定要吸乾淨,不要有殘留。因為你的乳☆禁☆房只有在吸乾淨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更多的奶,而沒有吸乾淨的話,裡面舊有的奶水佔據一定空間,新產生的奶當然就只能少了。

為想要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總結2點:

1.一定要讓寶寶不停吸,多吸才會多產。寶寶餓了就讓他吸,即使沒奶了也鼓勵他吸,不定量定時。另外,如果寶寶吃飽了,那麼要做到定時吸奶,想必媽媽們都知道,乳汁的分泌和寶寶的吸吮有很大關係,所以,有效地“排空”乳☆禁☆房,是向大腦發出信號:哦,原來寶寶需要的奶量是這麼多,那下次再多產點吧。

2.媽媽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追奶,一定要堅持下來,不能將信將疑,也不要半途而廢。我的經驗告訴我:哺乳的信心很重要,有時候會很明顯地影響奶量,所以一定要堅持。或許要兩三個月才可能見效,要心態平和,保持樂觀開朗。

關鍵字:斷奶

突如其來的斷奶考驗

媽媽:賀大大(寶寶17個月)

在純母乳了14個月後,由於自身原因,我牙痛得厲害,到了必須去治療的地步,於是不得不考慮給寶寶斷母乳。由於是突然斷奶的,再加上當時寶寶對奶粉處於很抵觸的階段,導致整個斷奶過程中,我每晚都沒有離開他。首先,當然是因為寶寶本身就非常依賴我,喜歡和我睡在一起;其次是沒有母乳,又不得不嘗試接受奶粉的他其實是很缺乏安全感的,我想給他一些安慰。

尋找合適的斷奶方式

由於需要儘快斷奶,我不得不思索有什麼利索點的好方法。網上許多人推薦的辣椒水方法我果斷選擇無視,因為大人都未必能接受辣,更別說寶寶了,而且這對寶寶的口腔黏膜也不好。我先嘗試用創可貼貼在乳☆禁☆頭上,然後告訴寶寶:“媽媽這裡壞了,沒辦法餵奶了。”但寶寶顯然不明白,他還是一邊哭著一邊嘗試撕開膠布。

後來,媽媽告訴我,可以選擇在乳☆禁☆頭上塗中成藥十滴水,因為我小時候就是這樣斷奶的。而且十滴水可以口服,也不會對寶寶帶來什麼負面作用。我決定試試,當晚,我當著寶寶的面在乳☆禁☆頭上塗了兩滴,結果他一含上乳☆禁☆頭,就立刻吐掉了,後來又嘗試了2次,但都立刻吐了出來。幾分鐘後,他整個人靠在我胸脯上,表示自己想吃奶了,我故意拿起十滴水,假意要塗在乳☆禁☆頭上,小傢伙一看到就立刻推開我,怎麼也不肯吃,哭鬧了一小會就睡著了。第一天過去了,我覺得離成功不遠了。

第二天,寶寶又想吃奶了,我連忙拉起衣服,結果意想不到的是,他兩隻手把我的衣服拉下來蓋好,似乎對此失去了興趣。接連試了好幾次,他都拒絕了。隨後幾天,如果寶寶有想吃奶,我就拿出我的法寶“十滴水”,於是,他就再也不吃了。

斷奶後要考慮的事

自成功斷奶後,還有一些不得不考慮的事。首先,要解決漲奶和回奶的問題。有種老辦法說是硬漲四天左右就回奶了,這是不科學的,會導致乳腺炎,媽媽們千萬別當真。我個人的做法是請了一個通乳師,在她的指導下逐漸拉長擠奶的時間間隔,循序漸進,最終自然回奶了。

還要考慮寶寶接下來是否接受奶粉。我家寶寶10個月大時,我就給他試過奶瓶了,但是1個月下來,他完全不接受。所以,這次斷奶讓他一下子要同時接受奶瓶和奶粉,真是非常有挑戰。而且,我還悲劇地發現網上許多通用的辦法依舊不適用我家。不管是“讓寶寶餓夠了,他自然而然會接受奶粉”還是“在寶寶睡著前後,迷迷糊糊時將奶瓶塞入他口中”,亦或是“買甜津津的奶粉,寶寶會喜歡”……各種方法我都試了,也換了多種奶粉和奶瓶,無奈寶寶還是不接受。後來,我無意中看到一位媽媽說芝麻糊的味道寶寶喜歡,於是我嘗試在奶粉中加了一點點芝麻糊,並且用好幾個漂亮的吸管杯代替了奶瓶,結果寶寶果然接受了。兩天后,我把芝麻糊去掉了,可能是已經習慣了奶粉的味道,這次寶寶“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

總之,不管是斷奶還是轉為奶粉餵養,媽媽都要有耐心,要找到適合自家的方法,慢慢地引導寶寶,不要失去信心。如果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好方法,也上網求助其他媽媽,和大家一起探討會有幫助的。想提醒媽媽們:最好在準備給寶寶餵奶粉之前,仍舊吃母乳階段,開始嘗試把乳汁擠在奶瓶裡,與奶粉混合,可能能讓寶寶容易接受;其次,斷母乳前,要先逐漸戒掉夜奶,這點也很重要。

編輯的話:

當“奶牛”的不易絕不是這點話可以包含的,但是信心、知識儲備和健康的身體一樣都不能少,不得不佩服能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同樣也為曾經母乳餵養過的你、正在母乳餵養的你、希望母乳餵養的你驕傲和自豪!

Part3 專家來解答:實現母乳餵養的10個問題

下面再請我們的專家系統地為媽媽們解答母乳餵養這一路的那些困惑吧。同樣身為一個孩子的母親,田園博士也至今難忘母乳餵養的那段美好的親子時光,希望你也能和寶寶擁有屬於你們的值得回憶的母乳餵養之路。田博士覺得充分的知識準備和足夠的自信是實現母乳餵養的重要保障。

Q1:怎樣讓寶寶吃上出生後的第一口奶?

A:開奶的2個要點——

越早越好。

初期越勤喂越好。

當寶寶出生以後,要儘早抱到媽媽身旁來喂上第一口奶。另外,產後媽媽比較虛弱或有疼痛都要跟家人和病房的護士做好溝通。其實,寶寶一出生就已經準備好了,而且非常期待媽媽的哺喂,所以要創造機會,家人的支持同樣重要。

對於新生寶寶來說,並不主張按時間來喂,而是提倡按需餵養,一般產後的餵奶頻率應達到24小時內8~12次,也就是平均2小時喂一次奶,即為勤喂。在盡可能早的時間開始,一般在產後2小時以內為宜。

另外,許多新手媽媽擔心自己沒奶,或是寶寶沒吃到初乳。如何知道有沒有奶?你可以在乳暈周圍輕輕擠壓,如有少量乳汁溢出,即為初乳。如果沒有奶的話可以通過簡單的按摩來通乳。若想瞭解寶寶是否吃到奶,媽媽則需要瞭解如何讓寶寶有效地吸吮。建議你可以生產前在孕期學習一下,比如看看如何逗引寶寶含乳的視頻,如何正確餵奶的姿勢等,這樣等到寶寶出生後餵奶就不會手忙腳亂。因為,生產後媽媽身邊人多嘴雜,容易焦慮,原本可以順利開始的哺乳就會受到影響。

有效吸吮的方式:

注意要把乳☆禁☆頭送到寶寶嘴裡,用逗引寶寶的方式,而不能硬塞,讓寶寶自己含住乳☆禁☆頭和大部分的乳暈。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乳☆禁☆頭逗引寶寶的下唇,鼓勵他張大嘴,當寶寶主動找乳☆禁☆頭並含住大部分乳暈時,注意乳☆禁☆頭要壓在寶寶的舌頭上方。

正確餵奶的姿勢要點:

媽媽和寶寶都要選擇舒服的姿勢,媽媽舒服地坐著,然後把寶寶抱在懷裡或讓新生寶寶橫躺在你懷裡,身體對身體,臉向著你的乳☆禁☆房。新生寶寶的頭應枕在你的前臂或者肘窩裡,你用前臂托住他的背,手托住他的屁股或腿。在用另一隻手握住乳☆禁☆房,拇指在上方,另外四指在乳☆禁☆房下方,虎口呈C字形。當寶寶含住乳☆禁☆頭和乳暈後,要緊緊抱住他。

Q2.很多過來人媽媽說,要讓寶寶多吸母乳,才能越吸越多,是這樣嗎?如何才能達到供需平衡呢?

A:根據泌乳原理,的確是寶寶吸的越多,母乳就會分泌越多。但供需平衡不是一兩天能行成的,奶量是逐漸增加的,需要媽媽不斷地排空乳☆禁☆房,讓大腦接受到信號,有時信號傳遞再回饋會有滯後,會需要一兩天的時間奶量才慢慢增加。因此,用吸奶器排空乳☆禁☆房也是一個給大腦增加分泌奶量信號的方法。

剛開始,很可能會發生媽媽剛剛吸完奶,寶寶要吃了,或者乳☆禁☆房感覺脹了,寶寶還沒到要吃的時間。此時,媽媽不要氣餒,要靜下心來,相信自己有奶,要跟寶寶不斷地磨合,配合好節奏。慢慢地,寶寶吃的時候,乳汁就嘩啦嘩啦來了,寶寶不吃的時候,乳☆禁☆房也不會腫脹,就達到了一個理想的供需平衡的狀態。如果媽媽產後4到6周還經常脹奶說明媽媽的奶量供應大於寶寶的需求,應儘量避免奶量過多,每次寶寶吃完不需要再用吸奶器排空,否則容易產太多引起其他麻煩。

Q3.新生寶寶為什麼會總吃不到一側的奶呢?

A:寶寶的確會體會到媽媽左右兩側奶的差別,可能會傾向於乳腺通暢的一側,而會較少光顧略有困難的一側,這樣乳腺通暢的一側就會進入一個良性迴圈,吃得多刺激就多,會

越吸越多,越吸越通暢,越來越順利。因此,媽媽一定要兩側交替喂,這點很重要。

如果發現寶寶的確很少光顧某一側的話,就要檢查下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比如是否有乳☆禁☆頭凹陷、乳☆禁☆頭短等情況。媽媽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從乳☆禁☆頭根部捏住,觀察乳☆禁☆頭是否可以凸出,是否比較平或凹陷。其實,在孕期媽媽就可以發現這些問題,可以在孕晚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乳☆禁☆頭,往下按壓再牽拉出來,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改善乳☆禁☆頭扁平和凹陷的方法。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媽媽的某側乳腺動過手術,或者寶寶的某側耳朵有感染或鼻塞等,也可能是習慣的問題。

解決方法:

可以在寶寶不太餓的時候,先喂較難喂的那側乳☆禁☆房,之後再換到容易喂的一側乳☆禁☆房,單側喂10~15分鐘,然後交替。而且,儘量在同一次哺乳過程中,兩側都喂到。

每頓奶一般吃20~30分鐘,如果還沒有吃飽可以從另一側再開始。一般母乳分為前奶和後奶,前奶的水分含量相對多一些,可以給寶寶解解渴,而後奶的脂肪含量多一些,可以管飽。

Q4.如何判斷母乳餵養的寶寶是否吃飽?母乳夠不夠?要不要補配方奶粉?

A:最主要的還是從生長發育的角度來看,比如在出生體重下降後,寶寶的體重增長幅度能達到每天增加150克以上,一般奶量是夠的。當然,寶寶會有差異,要根據個體來比較。

其次,從排尿量和便便量來看。由於母乳90%是水分,因此如果寶寶每天換5、6片很濕的紙尿褲,便便一般3到4次(喂母乳的寶寶會更多一些),奶量就應該是夠的。

有很多新手媽媽疑惑為什麼寶寶一天到晚都要吃奶,是沒吃飽嗎?其實,寶寶除了餓的需求外,還有吸吮、想讓媽媽抱著等需求,而且他希望被擁抱著,想跟媽媽有直接的皮膚接觸的需求更多。

而補配方奶粉的情況,同樣由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來定,只要寶寶的生長符合生長曲線趨勢,說明這樣的餵養方式和量都是足夠的,不需要再補充。若有不符合生長規律的情況需要諮詢醫生後調整餵養方式。

Q5.寶寶6個月後媽媽的母乳還有營養嗎?如果媽媽感冒還能喂母乳嗎?

A:有許多關於母乳餵養的民間說法,比如6個月以後母乳沒營養,媽媽感冒了不能喂母乳等。媽媽應該瞭解正確的知識,不能盲目相信民間說法。過去的確很多媽媽都是寶寶6個月以後就斷奶了,但現在的科學研究並沒有發現母乳在寶寶6個月以後缺乏營養的證據,而且母乳是會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而調整它的營養的,反而是更加適合寶寶的食物。因此,現在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媽媽們盡可能哺乳到2歲。

而對於感冒的媽媽,要注意是否用藥的問題。如果沒有用藥,可以繼續喂母乳,媽媽體內產生的抗體會通過乳汁傳給寶寶,反而能增加他的抵抗力。如果需要用藥,就要諮詢醫生避免使用那些對哺乳有影響的藥物。

Q6.哪些情況是不適合喂母乳的?

A:主要是一些疾病,當媽媽患有以下這些疾病時不適合哺乳:

患有重症心臟病、腎臟病,因為哺乳可使心腎功能惡化;患有精神病、癲癇;患急慢性傳染病,如愛滋病、肝炎、肺結核感染,因為這些均可通過乳汁傳染疾病。

但如果是皰疹病毒,若沒有發生在乳☆禁☆頭、乳暈上,媽媽就可以繼續哺乳,由於親喂,病毒可能會通過皮膚接觸而感染給寶寶,所以可以把母乳擠出來用奶瓶喂。

另外,寶寶如果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是不能吃母乳的。

Q7. 遇到乳腺炎、乳☆禁☆頭皴裂該怎麼辦呢?

A:乳腺炎主要由於部分乳腺管不通暢引起的。一般媽媽會有這些症狀:發低燒,乳☆禁☆房會腫脹,會有觸痛感的硬塊。這時,你就要讓寶寶儘量多地吸吮兩側乳☆禁☆房,如果寶寶不能完全吸掉患側乳☆禁☆房的乳汁,可以用吸奶器或手擠奶排空。或者餵奶前先熱敷乳☆禁☆房,再用吸奶器吸出一些奶,然後讓寶寶吸吮。媽媽需要多休息,多喝水以及諮詢醫生是否可以使用消炎藥物。當然,如果乳腺炎嚴重的話,比如在發生以上狀況24小時後情況並未改善,乳☆禁☆房有發紅、灼熱、腫脹,乳汁有膿液、血液,發高燒等情況,就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乳腺炎的程度使用抗生素,媽媽一定要配合醫生的治療,當然也需要告訴醫生你正在哺乳期,儘量使用不會影響到哺乳的安全的藥物。同時,媽媽要時刻關注自己的乳☆禁☆房,要繼續頻繁地以患側餵奶或擠奶,要採用不同姿勢讓各個方位的乳汁都能排空,用熱敷乳☆禁☆房的方式促進乳汁被吸出等措施以避免再次發生乳腺炎。

乳☆禁☆頭皴裂,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餵奶姿勢不正確引發的。首先,發生乳☆禁☆頭皴裂後是可以繼續哺乳的,但媽媽需要面對的困難是疼痛。無論是預防還是緩解,以下方法你都可以嘗試。

要用正確的餵奶姿勢,還可以適當變換餵奶姿勢。因為,一直採用一種姿勢會導致某一部位的奶一直積存在乳☆禁☆房裡。

你可以在餵奶後,用羊脂軟膏塗在乳☆禁☆頭上,或擠一些奶直接塗在乳☆禁☆頭上,待幹後再穿上棉制的寬鬆內衣。

餵奶前可熱敷乳☆禁☆房促進泌乳,餵奶時在寶寶的吸吮間隙可以輕輕按摩乳☆禁☆房。

Q8.上班了,背奶媽媽如何保證寶寶的口糧?擠奶要注意些什麼?

A:如果想要上班後背奶的話,媽媽就要早做準備,如果在家一直親喂的話,寶寶可能很難馬上接受奶瓶喂。所以,要在開始返回工作崗位之前的半個月到1個月時間在家用吸奶器擠奶,可以把擠出來的奶寫好日期存在儲奶袋裡放冰箱裡冷凍,每週用奶瓶給寶寶喂2~3次擠出來的母乳,為今後的背奶準備。

而上班後,為保證奶量,需要每4~6個小時擠奶一次,因此每天要在單位裡擠3次奶。比如早上10:00,下午13:00和16:00各擠一次,晚上18:00左右到家喂寶寶。但具體時間,應以距離上一頓餵奶兩個半小時左右為宜。

不少媽媽發現用吸奶器擠奶,會很沮喪,感覺擠出來的奶好少啊。其實並不用擔心,媽媽的乳☆禁☆房不漲奶,有規律地讓乳腺接受到需要泌乳的信號就可以保證寶寶的口糧了。

另外,媽媽還可以嘗試手動擠奶,比電動的更方便容易操作,雖然不快捷,但擠出的奶量要比電動吸奶器多。還要注意清潔吸奶器的各個部件並消毒以保證衛生和安全。

想要保證奶量,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如果工作緊張、心理壓力大也會明顯影響媽媽的奶量。因此,媽媽儘量不要把工作的事和情緒帶回家裡,寶寶很敏感的,會感受到媽媽的情緒變化。

Q9.晚上的夜奶一般要喂到寶寶多大?多少時間喂一次合適?如果她夜間頻繁醒來要吃奶是不是就不能喂母乳了?

這個是要根據寶寶的個體情況來定的。一般寶寶長到6~8個月後晚上可以睡整覺了,也就不需要在睡覺中餵奶,但也有很多1歲以內的寶寶仍然不能睡整覺,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可能會餓醒或尋求安慰,所以喂母乳的媽媽會比較辛苦。當寶寶再大一些可以睡整覺後,就不用喂夜奶。許多大寶寶對夜奶的需求更多的是尋求心理上的安慰,一般吃兩口就會繼續睡覺。如果寶寶真的晚上餓了,還可以用一些其他的輔助入眠方式讓他獲得心理上的安慰,或者用奶瓶喂一點擠出來的母乳。

剛開始餵奶時,夜奶是每隔2、3個小時吃一次,然後逐漸拉長到4個小時左右間隔,再之後當寶寶可以找到其他的安撫方式代替,就會不吃夜奶了。如果寶寶實在太頻繁醒來,可以請其他寶寶熟悉的家人幫忙陪寶寶睡覺,否則媽媽抱著哄著但不給奶吃寶寶也會很傷心很糾結的。

Q10.如何給寶寶斷奶?能自然離乳嗎?

A:首先要注意斷奶的時間,不宜選在寶寶身體狀況不佳時,比如生病期間。另外,儘量避開夏季過熱,冬季過冷的時候。當然也不是說一定不可以在這個階段斷奶,具體還得看寶寶的個體情況來定。

自然離乳,一般是寶寶到了1歲半到3歲之間。當然,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來說,吃母乳已經是一種日常習慣,所以要離開媽媽的奶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可以通過提供正常的三餐三點,逐漸斷奶

可以“不提供也不拒絕”,比如寶寶要吃了就給他吃,如果不吃也不要硬塞給他吃。

可以觀察寶寶的狀況,比如對母乳的需求越來越少時,就可以嘗試通過各種方式跟寶寶溝通斷奶這件事。發現自然離乳信號,可以是他對吃母乳不感興趣,也可以是他吃母乳就只吃幾口就不吃走開了,當原先的母乳時間被正常飲食一一替代後,也就慢慢完成斷奶了。

如果可以的話,還需要寶寶熟悉的其他家人幫助媽媽一起來完成這個逐漸斷奶的過程。因為,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還是會偶爾想起要吃母乳,就需要家人幫忙引導和安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