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寶寶就是不肯接受奶瓶,怎麼破?

到第三天, 見到奶瓶就哭, 哭了睡, 睡醒哭, 我到家一見我又哭。

後來我一邊喂他一邊跟他說,媽媽不在家的時候要吃奶瓶, 希望他能明白, 一邊自己都哭了。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好一點的方式讓寶寶接受奶瓶。 自己身上掉的一塊肉, 好心疼啊, 感覺他都瘦了。

這是一位來自寶媽的留言, 後臺收到過很多這樣的困擾。

休完產假的媽媽需要重返職場, 外出辦事的媽媽不能及時回家, 母乳不夠的媽媽需要添加奶粉… …

不管是背奶還是添奶粉, 總之, 都必須上奶瓶了。

可是習慣了親喂的寶寶, 完全拒絕奶瓶, 孩子難受,

Advertisiment
大人揪心, 怎麼破?

西爾斯建議, 寶寶滿月後就可以每週用2-3次奶瓶(母乳吸出來瓶喂), 保持這個頻率寶寶就不會忘記奶瓶的感覺。

所以新手媽媽不要嫌麻煩, 若果你在滿月之後堅持做了這件事, 那今後就不必臨時抱佛腳。

那沒來得及及時引入奶瓶的, 還有救麼?

當然!兩種前提, 兩種方法, 拿走不謝! 第一種:循序漸進法

適用於“即將”上班, 但仍有一段緩衝時間的媽媽們, 從意識到寶寶有可能需要奶瓶代替親喂的那天起, 就開始實行吧。

1給孩子足夠的適應時間

如果沒有滿月之後那麼早開始準備, 那至少需要在重返職場前的一個月開始訓練。

這樣才有充分的時間來幫助孩子適應奶瓶, 以及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

2讓奶瓶成為孩子的日常用品

Advertisiment

不管是做為飲食工具, 還是作為玩具。

總之, 見面三份情嘛, 即便寶寶沒有規規矩矩的喝, 就是想咬奶嘴, 那就任他咬。

據我所知, 大部分的寶寶即便不愛使用奶瓶, 卻都熱衷於啃咬奶嘴, 啃著咬著嘗到了奶水或是不一樣的新鮮液體, 也許就從此愛上了。

畢竟使用奶瓶出水量足, 比母乳更有大塊朵碩的趕腳麼!

始于玩樂、陷於飲品、忠於習慣。 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3裝他喜愛的液體, 用他喜歡的方式

如果想在更短的時間內讓寶寶喜歡奶瓶, 可以在奶瓶裡放他喜歡的東西, 在他心情好的時候, 用他喜歡的姿勢喂他。

如果剛開始只肯喝一點點也不要緊, 願喝就多喝, 不喝也不強迫。

每天有事沒事就拿奶瓶給他,

Advertisiment
說不定哪天就得寵了。

4循序漸進, 分段進行

如果把寶寶的進食時間分為早、中、晚三段。

最初的奶瓶嘗試可以選擇中間時段, 這時的寶寶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先攻破最弱的環節, 剩下的都是水到渠成。

5不要太快妥協

如果寶寶大哭大鬧, 就是拒絕奶瓶, 那就先放下安撫完在繼續嘗試。

不要把奶瓶硬塞給寶寶, 如果你嘗試了3次, 寶寶還是完全不能接受, 那這頓就算了。

不過, 不要馬上給寶寶喂母乳。

你可以先等上5~10分鐘, 幹點兒別的事, 然後再喂。

這樣寶寶就不會認為只要拒絕奶瓶就能吃到媽媽的奶了。

6不妨考慮一下其他杯子

如果寶寶已滿6個月, 仍不接受奶瓶, 可以試試直接上杯子。

C媽寫過一篇《親愛的, 奶瓶再好, 也不得不戒啦!》裡面說過,

Advertisiment
6個月之後的寶寶應該逐漸從奶瓶過渡到杯子。 1周歲時要開始停止使用奶瓶, 而到18個月大時一定要完全戒除奶瓶。

如果孩子就是討厭奶瓶, 那正好可以試試引入其他方式, 比如學飲杯、吸管杯甚至敞口水杯, 總有一款娃中情。

第二種:速戰速決法

適用於之前毫無準備的媽媽, 或是臨時需要出差的媽媽, 可以快速幫助實現從母乳餵養過渡到奶瓶餵養。

號稱24小時之內寶寶都能妥協。

1. 選擇休息的某一天, 一整天都只用奶瓶餵養。 最好是有孩兒爹或是長輩幫忙。

2. 多準備一些不同材質和形狀的奶嘴和奶瓶, 越接近乳☆禁☆頭的越好。

3. 開始最好在奶瓶裡放媽媽的乳汁, 因為寶寶已習慣了母乳。 當寶寶嘗到奶瓶嘴上母乳的味道後,

Advertisiment
可能就會吸吮奶瓶, 喝到更多的奶了。

奶瓶裡的母乳儘量溫的熱一些, 習慣的母乳的寶寶, 喜歡的溫度也比較高。

4. 每次用奶瓶喂之前至少2-3個小時不給寶寶輔食和零食, 確保他的食欲。

如果寶寶有一點點的饑餓感, 會更有興趣吃奶,

但不要等到寶寶太餓的時候再拿出奶瓶喂, 寶寶可能會因為太餓, 急著想吃奶但遇到的卻是冰冷且不好用的奶嘴而氣餒, 導致哭鬧嚴重。

5. 把奶嘴上用針頭戳一個較大的洞, 寶寶能明顯感覺到奶嘴的流量比母乳更大, 讓他體驗奶非常流暢地流出的感覺。

6. 換個姿勢抱寶寶:讓寶寶筆直的坐在膝蓋上, 如果還不會坐可以放在嬰兒座上, 讓寶寶保持上半身直立的姿勢。

然後面對他用奶瓶餵奶, 避免流速太快嗆到。

不要像母乳餵養時那樣讓寶寶躺在你的臂彎裡,奶瓶餵養時這樣的姿勢讓寶寶感覺不適。

當寶寶習慣了用奶瓶吃奶後,你就可以用通常餵奶的姿勢抱著他了。

7. 讓別人給孩子喂第一瓶奶:餵奶的時候可以由其他看護人代替。

由媽媽來用奶瓶給寶寶餵奶,寶寶會感到迷惑不解,他不明白媽媽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直接讓自己從乳☆禁☆頭吃奶。

讓其他人喂孩子會更容易接受用奶瓶。如果只有媽媽自己,那可以讓寶寶背對自己。

8. 用可以發出聲響的玩具或電視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然後悄悄把奶瓶放進孩子嘴裡。

當他的注意力不在專注于奶瓶時,更容易接受。

最理想的結果是在寶寶意識到奶嘴在嘴裡前,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吸吮。

9. 一般來說,堅持24小時後,大部分寶寶都會開始接受奶瓶。

不要因為看著寶寶難受或怕寶寶進食不夠而妥協,因為妥協只會讓前面的努力都白費,讓寶寶痛苦的時間更長。

對於寶寶來說,奶瓶是個新事物,接受它需要一個過程。

10. 如果以上方法對你的寶寶都無效,就只能餓了……

說起來殘忍,但,當寶寶肚子餓的時候,他就會知道,只有奶瓶才可以滿足他的需要,自然也願意用奶瓶喝奶了,餓了總歸要吃的……

結語:

如果有充足的時間還是建議選擇循序漸進的方式。

但如果沒時間,也不必過於擔心速戰速決的方式對寶寶有什麼不良影響。

即便開始幾天吃得少,等習慣之後,食量也能恢復正常。

C媽說

習慣了親喂的寶寶,拒絕奶瓶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不管是母乳不足,還是工作需要,親喂轉奶瓶,母乳轉奶粉,媽媽們都不必心懷愧疚,覺得對不起寶寶。

只要你用其他方式讓寶寶知道,你只是不能時時親喂他,只是需要改變一下習慣,但你還是那個愛她、疼她的媽媽。

要相信,寶寶的適應能力都是杠杠滴。

不能繼續親喂不代表你狠心,你去發展更好地自己,是想成為一個比原來更好地媽媽,也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地明天。

有奶,亦或沒奶;

親喂,亦或瓶喂;

愛,都在那裡;

只增,不減。

避免流速太快嗆到。

不要像母乳餵養時那樣讓寶寶躺在你的臂彎裡,奶瓶餵養時這樣的姿勢讓寶寶感覺不適。

當寶寶習慣了用奶瓶吃奶後,你就可以用通常餵奶的姿勢抱著他了。

7. 讓別人給孩子喂第一瓶奶:餵奶的時候可以由其他看護人代替。

由媽媽來用奶瓶給寶寶餵奶,寶寶會感到迷惑不解,他不明白媽媽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直接讓自己從乳☆禁☆頭吃奶。

讓其他人喂孩子會更容易接受用奶瓶。如果只有媽媽自己,那可以讓寶寶背對自己。

8. 用可以發出聲響的玩具或電視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然後悄悄把奶瓶放進孩子嘴裡。

當他的注意力不在專注于奶瓶時,更容易接受。

最理想的結果是在寶寶意識到奶嘴在嘴裡前,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吸吮。

9. 一般來說,堅持24小時後,大部分寶寶都會開始接受奶瓶。

不要因為看著寶寶難受或怕寶寶進食不夠而妥協,因為妥協只會讓前面的努力都白費,讓寶寶痛苦的時間更長。

對於寶寶來說,奶瓶是個新事物,接受它需要一個過程。

10. 如果以上方法對你的寶寶都無效,就只能餓了……

說起來殘忍,但,當寶寶肚子餓的時候,他就會知道,只有奶瓶才可以滿足他的需要,自然也願意用奶瓶喝奶了,餓了總歸要吃的……

結語:

如果有充足的時間還是建議選擇循序漸進的方式。

但如果沒時間,也不必過於擔心速戰速決的方式對寶寶有什麼不良影響。

即便開始幾天吃得少,等習慣之後,食量也能恢復正常。

C媽說

習慣了親喂的寶寶,拒絕奶瓶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不管是母乳不足,還是工作需要,親喂轉奶瓶,母乳轉奶粉,媽媽們都不必心懷愧疚,覺得對不起寶寶。

只要你用其他方式讓寶寶知道,你只是不能時時親喂他,只是需要改變一下習慣,但你還是那個愛她、疼她的媽媽。

要相信,寶寶的適應能力都是杠杠滴。

不能繼續親喂不代表你狠心,你去發展更好地自己,是想成為一個比原來更好地媽媽,也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地明天。

有奶,亦或沒奶;

親喂,亦或瓶喂;

愛,都在那裡;

只增,不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