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對待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受認知的水準和能力的限制, 他們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 他們總想知道這是什麼, 那是什麼, 總會問些諸如煤為什麼是黑的、雪為什麼是白的之類令家長啼笑皆非的問題。 他們甚至還會出於好奇, 把爸媽給他們剛買來的玩具拆得七零八落, 把活蹦亂跳的小金魚扔進滾燙的開水裡。

好奇心往往能夠促使孩子對某種事物、某項活動產生求知的欲望, 產生興趣, 從而在這種欲望、這種興趣的驅動下, 去探究、去思考、去學習、去發現, 使他們最終可能成功、成才。 對於學習尤其如此。

Advertisiment
無論是學齡前階段, 還是真正成為一名學生, 知識的海洋對於他們來說, 永遠充滿了奧秘, 充滿了神奇。 這也正是促使他們產生好奇心的不竭的源泉和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們思想的發展, 在某種意義上常常來源於好奇心。 ”他認為學生學習最可寶貴的動力就是好奇心、求知欲、學習中的樂趣以及對學習結果的社會價值的認識。

愛迪生小時候就是個充滿了好奇心的孩子。 有一次, 到了吃飯的時候, 仍不見小愛迪生回來。 他的父母親都很焦急, 四下尋找, 直到傍晚才在場院的草棚裡發現了他。 父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裡, 就非常奇怪地問他:“你這是幹什麼?”小愛迪生卻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雞呀!”原來,

Advertisiment
愛迪生是看到母雞能孵小雞, 覺得很奇怪, 他就想自己去試一試。 愛迪生好奇愛問。 由於他問的問題太多, 他家的大多數成員甚至都不想回答。 但是, 他的母親總是試圖幫助他。 也正是他母親的耐心和幫助, 才促使愛迪生喜歡上了科學, 後來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發明大王”。

由此看來, 好奇心對於孩子求知欲的培養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在兒童時期, 正確對待孩子的好奇心, 鼓勵與發展孩子的好奇心, 對於他們的成長, 良好的習慣、傾向、態度、愛好的形成發展, 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礎作用。 但是應該清醒地認識到, 好奇心往往只是孩子一時的衝動, 要真正使孩子能夠堅持下去, 還必須要像愛迪生的母親那樣,

Advertisiment
及時加以幫助和引導,使孩子把對東西的認識一時的探究欲望化為長時間的興趣和動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