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標籤效應與孩子個性培養

到超市買東西, 商品上的標籤, 會左右人對商品價值的認定。 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完全相同的兩件商品, 標注不同的價格, 人們會為他們找出價格不同的理由。 人們會在標價高的商品上找出很多優點, 會在標價低的商品上找出諸多的不足, 並且還能“明確”指出兩者的“不同”之處。 也說是說, 標籤會誘導人的思維方向。 這就是所謂的標籤效應。
心理學上也有這種“標籤效應”。 就是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或名稱予以標注時, 他就會做自我印象管理, 使自己的行為與標注相一致。 也就是說如果給某人在某一方面下一個結論,
Advertisiment
那就將導致此人在行動上向這個方向努力, 最後達到與結論相一致。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我們大人經常有意或無意地給孩子貼上這樣或那樣的標籤。
有一個女同事, 她的孩子三歲時, 把家中切開的的西瓜全都咬上一口, 以示這些西瓜全部歸他所有。 於是這位同事逢人便“誇”她的孩子“自私”。 以後, 幾乎在所有的場合, 孩子“自私”便成了她的口頭禪, 還列舉出孩子“自私”的依據:“和他爸一個德性”。 在她“自私”標籤的指引下, 其孩子也總是做出許多讓人無法擊掌的行動來。 孩子六歲時, 有一次聚會, 孩子把他最愛吃的蝦全都夾到自己的盤裡, 然後示威般地對其欲言未發的母親宣戰:“你又要說我自私了吧!對,
Advertisiment
我就是自私, 怎麼樣?我自私, 所以我吃到了全部的蝦!”……真不知其母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其實, 孩子的自私全是其母親給孩子貼標籤的結果, “和他爸一個德性”, 還暗示了這種自私是天生的, 給孩子自私提供了“法律”依據, 強化了孩子的自私性格。
班上有個女生, 膽子特小。 去她家家訪時, 她的母親說:“這孩子隨我, 生性膽小, 我小時候就不敢舉手回答問題。 老師你不知道, 她晚上睡覺必須開著燈, 她怕黑。 ”然後要求教師照顧云云。 我終於明白了孩子膽小的原因:從小她媽媽就給她貼上了標籤:“膽小”!從而使她認為自己天性如此, 以至於做什麼都縮手縮腳, 上課都失去了舉手的勇氣。
我的外甥5歲時, 領他出去玩。 他跑得快, 不小心摔倒了,
Advertisiment
膝蓋上擦了皮, 還出了血。 我趕過去問他:“疼嗎?”“不疼!我是一個勇敢的男子漢, 我很堅強, 疼也不怕!”我聽著這小大人的話, 不禁為姐姐的標籤教育叫好。 姐姐還給外甥貼了很多標籤, 諸如, 懂禮貌, 樂助人, 勤奮, 好學, 有創造性……外甥現在讀高三, 這些標籤已成為他性格的寫真, 懂禮貌, 樂助人……很受師生的歡迎, 學習成績也一直遙遙領先……
美國心理學家貝克爾說:“人一旦被上某種標籤, 就會按照標籤所標定的去塑造自已。 ”孩子像一張白紙, 你給他貼上什麼樣的標籤, 他就會按照標籤去塑造自己:給他貼上勇敢的標籤, 他就會努力形成勇敢的性格, 給他貼上膽小的標籤, 他就會養成懦弱的性格;給他貼上勤快的標籤, 他就會變得勤勞,
Advertisiment
給他貼上懶蟲的標籤, 他就會變得懶惰……
希望孩子具有怎樣的品行, 就給孩子貼上怎樣的標籤。 但要且記, 不要因孩子偶爾的行為, 就給孩子貼上黑暗的標籤。 要收穫金色的太陽, 就給孩子貼上光明的標籤!你會發現, 最終你的孩子會成長為一個聰明的、自信的、樂觀的、勇敢的、勤奮的、勇於進取的……具有你所期望的所有高尚品格的人!
(責任編輯:lemon)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