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有關新生兒黃疸的八大問題

如何判斷自己寶寶得了黃疸?

在自然光線下, 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 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染;軀幹部用手指將皮膚按壓後抬起, 觀察皮膚黃染的情況, 軀幹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染;用同樣的方法觀察四肢和手足心, 如果也出現黃染, 即為重度黃染, 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


得了黃疸會對寶寶健康有什麼影響?


在大多數情況下, 出現黃疸是不用擔心的。 但是, 如果寶寶的膽紅素水準太高(因為沒有採取任何治療措施控制黃疸, 而且膽紅素水準持續升高), 可能會對寶寶的神經系統造成永久性傷害。

Advertisiment
極少數發生黃疸的新生寶寶發展成一種叫做核黃疸(也叫膽紅素腦病)的疾病, 這種病會導致寶寶耳聾, 發育遲緩或出現一種腦性癱瘓。


如何區分生理與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1)在生後2~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 在第4~6天為高峰, 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

(2)黃疸有一定限度, 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 黃疸主要分佈在面部及軀幹部, 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 若抽血測定膽紅素, 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 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

(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週末基本上消退, 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

(4)小兒體溫正常, 食欲好, 體重漸增, 大便及尿色正常。

新生兒黃疸如果有以下特點之一,

Advertisiment
則要考慮為病理性黃疸:

1.黃疸出現過早:足月兒在生後24小時以內, 早產兒在48小時以內出現黃疸

2.黃疸程度較重:血清膽紅素超過同日齡正常兒平均值, 或每日上升超過85.5μmol/L(5mg/dl)

3.黃疸進展快, 即在一天內加深很多;

4.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以上, 早產兒超過3周)或黃疸消退後又出現;

5.黃疸伴有其它臨床症狀, 或血清結合膽紅素大於25.7μmol/L(1.5mg/dl)。


得了黃疸必須要照藍光嗎?


大多數生理性黃疸都不需要治療。 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就需要治療了, 光照療法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具體方法是讓寶寶脫光衣服躺在嬰兒床裡(眼睛需要遮蔽)放在藍色的螢光燈下照射。 這種方法通常可以緩解黃疸, 因為紫外光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另外, 還有一種治療方法就是將你的寶寶用光纖毯(毯式黃疸治療儀)包裹起來。 新生兒黃疸主要的治療手段就是藍光照射, 安全性很好, 部分嬰兒可能出現皮疹和腹瀉等副作用, 停止照射後即消失。 照光時注意保護眼睛。

光照療法通常十分有效, 但如果寶寶的黃疸比較嚴重, 或者經過光照療法後膽紅素水準仍持續升高, 寶寶就需要進行換血療法


怎樣預防會讓寶寶不生黃疸?


懷孕期間注意飲食衛生, 忌酒和辛熱之品, 不可濫用藥物, 如准媽媽有黃疸病史, 可口服黃疸茵陣沖劑。 自確診的服至分娩服藥時間以兩個月以上為宜。 嬰兒出生後宜密切觀察, 皮膚黃疸情況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Advertisiment
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 或黃疸逐漸加深, 或退而複現等情況, 以便及時破損感染 。


黃疸是因為母乳餵養引起的嗎?


如果你的寶寶是母乳餵養的, 在出生頭幾天裡要是寶寶吃到的母乳量不夠, 有可能造成黃疸。 因為如果你的寶寶沒有得到足夠的水分, 他可能就無法通過大便清除體內過多的膽紅素。

如果你的寶寶出現這種情況, 你應該找醫生諮詢一下哺乳問題。 你也可以向母乳餵養專家諮詢母乳餵養的方法。 一旦你通過改善哺乳技巧、增加哺乳次數, 或者添加配方奶補充等方法, 讓你的寶寶攝入足夠乳汁, 黃疸就多半會消退。 目前普遍建議在寶寶出生後的頭幾天裡每天至少要哺乳8~12次。

Advertisiment

一些寶寶會在他們出生後的頭幾個星期內出現“母乳性黃疸”。 這種現象通常在出生後7~11天左右出現。 儘管你的寶寶餵養沒問題且體重增長正常, 但母乳裡的一些物質影響了寶寶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 這種情況通常與生理性黃疸一起出現, 而且可能會持續好幾周甚至好幾個月。 這種情況在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中很常見, 而且通常認為沒有危害。 不過, 如果你寶寶的膽紅素水準太高, 醫生可能會建議你暫停哺乳3~5天, 使寶寶的膽紅素水準降下來。 這段時間, 你可以用吸乳器吸出乳汁, 以保持乳汁的分泌量。 等寶寶的膽紅素水準降下來後, 你就可以重新給寶寶餵奶了。


寶寶的黃疸總是不退怎麼辦?


新生兒黃疸延遲消退的常見原因和處理;

1.母親產前用藥:如給母親產前應用了大量催產素或維生素K等。

2.產程中有窒息、缺氧:由於呼吸困難、缺氧,一方面加重了酸中毒,另方面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影響了膽紅素的代謝進程;

3.分娩時損傷出血,使膽紅素產生增加;

4.產後受凍、饑餓:此時體內游離脂肪酸等有機陰離子增多,與膽紅素競爭與白蛋白結合,而使膽紅素游離血中,延遲餵養,胎糞排出延遲,可增加腸一肝迴圈,使血中非結合膽紅素增加。 為了預防新生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症,孕母產前用藥要慎重,能不用的藥物儘量不用;分娩過程中嚴密監護,以免胎兒發生窒息和產傷;生後注意保持新生兒體溫,適當提早餵養。若已發生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除病因治療外,可應用光療、血漿或白蛋白等治療。


得了黃疸的寶寶要如何護理?


減輕生理性黃疸,父母要注意:

1.讓寶寶胎便儘早的排出 在早期時我們要儘早給新生兒餵養,讓胎便儘早的排出,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黃素,因為如果胎便不排出乾淨膽黃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的特殊的肝腸迴圈重新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增多。怎樣看胎便是否排乾淨呢?主要是看胎便從黑色胎便轉變為黃色胎便就是排乾淨了。

2.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 判斷新生兒液體攝入是否充足的辦法是看新生兒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兒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數不足,有可能他的液體攝入不夠,小便過少不利於膽黃素的排泄。我們應當保證新生兒的液體攝入,一般新生兒的胎便應當2-3天就排完了,這樣就能減少其黃疸的程度。

1.母親產前用藥:如給母親產前應用了大量催產素或維生素K等。

2.產程中有窒息、缺氧:由於呼吸困難、缺氧,一方面加重了酸中毒,另方面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影響了膽紅素的代謝進程;

3.分娩時損傷出血,使膽紅素產生增加;

4.產後受凍、饑餓:此時體內游離脂肪酸等有機陰離子增多,與膽紅素競爭與白蛋白結合,而使膽紅素游離血中,延遲餵養,胎糞排出延遲,可增加腸一肝迴圈,使血中非結合膽紅素增加。 為了預防新生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症,孕母產前用藥要慎重,能不用的藥物儘量不用;分娩過程中嚴密監護,以免胎兒發生窒息和產傷;生後注意保持新生兒體溫,適當提早餵養。若已發生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除病因治療外,可應用光療、血漿或白蛋白等治療。


得了黃疸的寶寶要如何護理?


減輕生理性黃疸,父母要注意:

1.讓寶寶胎便儘早的排出 在早期時我們要儘早給新生兒餵養,讓胎便儘早的排出,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黃素,因為如果胎便不排出乾淨膽黃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的特殊的肝腸迴圈重新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增多。怎樣看胎便是否排乾淨呢?主要是看胎便從黑色胎便轉變為黃色胎便就是排乾淨了。

2.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 判斷新生兒液體攝入是否充足的辦法是看新生兒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兒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數不足,有可能他的液體攝入不夠,小便過少不利於膽黃素的排泄。我們應當保證新生兒的液體攝入,一般新生兒的胎便應當2-3天就排完了,這樣就能減少其黃疸的程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