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關周歲前寶寶發育的小知識

曾經有位媽媽拿著孩子發育障礙的診斷書不解地問:“寶寶的發育是指什麼呢?”在她看來, 孩子雖然長得慢, 但身體、心臟、體重都正常, 為什麼說是發育障礙呢?

生長發育的含義

說孩子長得很快, 是指孩子從出生後就能自然地適應所處的環境。 請注意, 成長不止是身體方面的, 比如身高、體重的增長, 更意味著相應的心理方面的成熟程度。 成長意味著身體方面的變化, 如身高、體重的增長, 而發育主要指身體機能方面的成熟程度。

值得關注的是, 雖然說成長正常並不說明發育也一定正常, 但同樣也不能認為成長上有問題,

Advertisiment
發育就一定出現問題。

周歲前孩子快速成長和發育

如果說學齡期是認知能力飛速發育的時期, 青少年期是情緒發育活躍的時期, 那麼嬰幼兒期就是腦神經系統快速形成的時期, 是生活所需的各種機能的基礎腦神經系統形成的時期。

嬰幼兒期的發育障礙是指孩子在形成腦神經系統方面出現了問題。 在腦神經系統發育期間, 腦部的損傷會導致許多領域出現障礙。 此時出現發育障礙, 後遺症會伴隨孩子一生。 不過, 由於腦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 這也意味著只要給予適當的刺激和治療 , 是可以一定程度地恢復的。 因此, 重要的是及早發現並立即著手治療。

必須準確掌握發育的主要指標

Advertisiment

若要準確理解發育的含義, 就必須把發育至少劃分為“情緒發育”和“運動發育”兩種。 這裡需要留意的一點是, 不同年齡都有相應的體現發育狀況的主要指標和次要指標。 例如, 在情緒發育程度方面, 會說很多話就不是重要的指標, 而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才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運動發育方面, 能支撐脖頸和獨立行走是重要的指標, 相比之下, 翻身和站立就不是決定性的指標。 媽媽應該關心的是孩子在重要指標上是否發育遲緩。

孩子的發育需要適度刺激

孩子出生時腦部就形成了基礎神經系統。 所謂“天才”的孩子在出生時, 腦部一定領域的基礎神經系統就很發達, 而運動發育遲緩的腦源性麻痹, 則可認為是腦部運動領域的基礎神經系統沒有發育成熟。

Advertisiment

關於基礎神經系統對孩子將來的影響有多大, 學者們有著不同的見解。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神經越用越發達, 越不用越退化。 就好像手是越用越靈巧, 頭腦也是越用越聰明。

運動發育和情緒發育是一致的

如果運動發育遲緩, 情緒發育也會變得緩慢。 同樣, 情緒發育延遲, 運動發育也會變得遲緩。 因此, 絕不能把運動發育和情緒發育分開看。 例如, 嚴重焦慮的孩子學走路也學得慢。 因為害怕新刺激, 所以討厭運動、害怕摔跤, 繼而產生焦慮, 不願意嘗試行走, 身體機能就慢慢退化。 由此可見, 為了孩子的運動發育和情緒發育正常運行, 要在育兒過程中以積極的態度幫助孩子, 不讓他感到焦慮和恐懼。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的發育明顯遲緩, 那可能是大腦發育出現了問題, 也可能是先天性腦神經系統異常。 要根據孩子的不同症狀, 找出發育緩慢的原因並積極應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