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益菌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據說, 現在的日本人免疫力低下, 醫院內感染(MRSA)現象已經成為日本的一種社會化問題, 這種情況惟獨日本嚴重。 究其原因, 可能和“過度清潔”“營養平衡很差的食物”“化學污染”“隨意服藥”“生活習慣不良…‘壓力太大…‘運動不足”等有關, 這些情況均會造成腸道內環境的惡化。

腸內環境關係到免疫力

為了不使全身的免疫力下降, 調整腸道內的環境非常重要, 現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仔細地觀察就會發現, 有很多證據表明, 現代人的免疫力和過去相比下降了許多。

過去, 大多數日本人是和許多細菌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蟲共生在一起的。

Advertisiment
但是隨著生活環境的改善, “清潔願望”也變得越來越高, 體內的共生細菌和寄生蟲也被清除出體外。

有些專家就認為, 就是因為將細菌統統排出體外, 才導致了人們發生過敏性疾病。 換句話說, 只有和細菌、寄生蟲等生活在一起, 才能保持我們的免疫力。

現在, 日本人表面上是變得更清潔了, 可是腸道內的環境並沒有變好, 相反, 由於大量吃高脂肪的食物, 有害菌反而增加了。

有害菌增加後, 在全身引起許多不良反應。 其中之一就是人體免疫力低下, 免疫功能異常, 變得容易生病了。

那麼, 為何有害菌增加了就會使免疫功能變得不正常, 有益菌增加了就能提高免疫力, 使人體正常呢?大腸黏膜上遍佈著免疫細胞。

Advertisiment

免疫系統的最高司令官是輔助性T細胞(Th細胞), 這種細胞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專門防禦病毒和癌症的叫做Thl的(細胞免疫), 一類是專門防禦蠆白質等小的有害物質的叫做Th2(體液免疫)。 但是Thl和Th2這兩者中的任何一方被啟動以後, 都會抑制另一方的活性(它們之間是像蹺蹺板一樣的關係)。

大腸黏膜上遍佈著免疫細胞, 也就是說腸道也發揮著免疫系統的作用。 由於腸道要把從我們口腔吃人的東西統統裝進來, 而它事先並不知道會有些什麼東西吃進來, 因此也是我們體內最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

沒有消化的蛋白質會破壞免疫細胞的平衡

現代人偏食肉食, 由於蛋白質的攝人量大, 許多蛋白質沒有被充分分解和吸收,

Advertisiment
就被原封不動地送進大腸, 這樣的蛋白質就被稱為“異體蛋白”。

有害菌在分解蛋白質的時候會產生出氣體, 這種氣體對大腸黏膜具有毒性, 會損傷腸道黏膜。 於是, 異體蛋白就會侵入到大腸黏膜裡面, 為了防禦這些異體蛋白, 遍佈在大腸黏膜上的Th2就被啟動。

但是大腸黏膜裡的Th2被大量啟動後就會產生過剩, 這樣全身的黏膜在廣泛接觸到蛋白質以後就會引起過敏反應。 比如花粉症, 就是由於花粉這樣的蛋白質, 在接觸到鼻子和眼睛的黏膜後引起的, 表現為瘙癢和流鼻涕等過敏性反應。 如此一來, 當病毒入侵到細胞後, 或著是身體出現癌細胞時, 就不能很好地處理。 這樣, 人就會比較容易得感冒、流感以及癌症等疾病。

Advertisiment

乳酸菌的細胞壁能強化免疫力

乳酸菌能使Thl和Th2的平衡得到恢復, 乳酸菌細胞壁裡含有一種叫脂多糖的多糖體, 它能夠使Thl的活性提高, 這樣就能提高對病毒的免疫力, 同時人也不容易得癌症。 另外, 在Thl的活性上升以後, Th2的活性就會降低, 這樣就不會得過敏性疾病。

而更令人驚喜的是, 這種多糖體的作用與乳酸菌是否存活沒有關係, 從口吃入的乳酸菌, 即便不能活著到達腸道, 也不會影響其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