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治療咳嗽的偏方嗎 專門治療冬季小兒咳嗽偏方

1、痰熱咳嗽:咳嗽痰黃, 稠黏難咯, 面赤唇紅, 口苦作渴, 或有發熱、煩躁不寧, 尿少色黃, 舌紅苔黃膩, 脈滑數, 指紋色紫。 治法:清肺化痰。 方藥(清寧散加減):桑白皮、前胡、栝樓皮各5克, 葶藶子3克, 茯苓10克, 浙貝母、車前子各5克, 黃芩3克, 魚腥草10克, 甘草2克, 竹瀝、海浮石、淡竹葉各3克。 水煎服, 每天1劑。

2、陰虛咳嗽:乾咳無痰, 或痰少而黏, 不易咯出, 口渴咽幹, 喉癢聲嘶, 手足心熱, 或咳嗽帶血, 午後潮熱, 舌紅少苔, 脈細數。 治法:滋陰潤肺, 兼清餘熱。 方藥(沙參麥冬東加減):沙參10克, 麥門冬、玉竹各5克, 天花粉、扁豆各8克, 桑葉、甘草各3克, 川貝母2克(研末,

Advertisiment
沖服), 炙枇杷葉、海浮石各5克。 水煎服, 每天1劑。

3、風寒咳嗽:咳嗽頻作, 咽癢聲重, 痰白清稀, 鼻塞流涕, 惡寒少汗, 或有發熱頭痛, 全身酸痛, 舌苔薄白, 脈浮緊, 指紋浮紅。 治法:散寒宣肺。 方藥(金沸草散加減):旋複花5克, 前胡、荊芥各3克, 細辛2克, 半夏3克, 茯苓10克, 麻黃2克, 杏仁3克。 水煎服, 每天1劑。

4、風熱犯肺:咳嗽不爽, 痰黃黏稠, 不易咯出, 口渴咽痛, 鼻流濁涕, 伴有發熱頭痛, 惡風, 微汗出, 舌質紅、苔薄黃, 脈浮數, 指紋紅紫。 治法:疏風肅肺。 方藥(桑菊飲加減):桑葉、菊花各5克, 薄荷、連翹各3克, 石膏10克, 天花粉5克, 浙貝母5克。 水煎服, 每天1劑。

5、痰濕咳嗽:咳嗽重濁, 痰多壅盛, 色白而稀, 胸悶納呆, 苔白膩, 脈濡。 治法:化痰燥濕。 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東加減):陳皮、半夏各5克, 茯苓10克,

Advertisiment
甘草3克, 蘇子、萊菔子、白芥子各5克, 蒼術、厚樸、杏仁各3克。 水煎服, 每天1劑。

小提示:當感冒咳嗽時患兒應忌糖與一切甜食、冷飲等, 咳嗽劇烈時, 連一些酸甜的水果, 如蘋果、香蕉、桔子等也不宜多吃。

冷凍、辛辣食品會刺激咽喉部, 使咳嗽加重, 咳嗽時不宜吃冷飲或冷凍飲料, 從冰箱裡取出的牛奶最好加溫後再喝。
對於咳嗽頻作, 痰鳴量多還可配合超聲霧化劑吸入療法, 以達到化痰止咳的目的。 咳嗽反復發作的慢性支氣管炎, 根據天人相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原理, 於三伏、三九天採用中醫外治療法、穴位貼敷治療, 可提高患兒抵抗力, 減輕病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