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疾病>正文

月子病不是非得月子治


醫學上稱為產褥期, 是指從分娩后的第一天起計算, 至第42天。 有許多媽咪平時身體健康, 可在坐了月子以后卻得了病。 為什么呢?

原來, 媽咪在懷孕后期負擔過重, 行動不便;臨產前, 心情又十分容易緊張、恐懼和焦慮不安;臨盆時, 由于宮縮, 整個分娩過程中休息不好, 身體非常疲勞;分娩以后, 夜間要為寶寶喂奶、換尿布, 白天又要照料寶寶, 已經疲倦的身體一時很難立即恢復。 加上產后內分泌功能正處于動蕩和重新組合的時期, 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 局部傷口未愈, 惡露未盡。 在這種全身和局部抵抗力差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是十分容易得病的。 如果媽咪再不注意分娩后的身體保養, 不當心冷熱(冬天夜間換尿布、喂奶容易著涼;夏天貪圖涼快而著涼), 就更容易外感風寒、病邪侵入而致病。 所以, 一些老年人非常重視坐月子, 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月子病月子治應該是指月子里得了病要抓緊時間治療, 而不是指月子里得的病只能在月子里治, 過了月子期就不能再治了, 或者說只能在下次月子里才能治好。

一些身體虛弱者, 經過充分的臥床休息和良好的營養補充, 有些病是可以改善的, 這就使得有些老年人誤以為坐月子能治好某些病。 但有許多疾病, 例如細菌感染性疾病等, 光靠休息和營養是難以治愈的, 還得用相應的藥物治療才能病去體愈,

Advertisiment
光靠月子中的休整是絕對不夠的。

對于月子病, 不能消極地怕和躲, 而應積極地預防。 科學合理的飲食起居和豁達健康的精神情致, 是防止產褥期疾病的關鍵。 如果得了病, 更應該及早發現, 及時就醫。


過去女性由于生育子女數多、科技不發達, 生活各方面都較現代人辛苦, 因此坐月子階段, 可說是難得的休養時間, 加上以前醫藥不發達, 因此要如何讓虛弱的產婦不生病是很重要的事。 甚至傳統觀念中還認為月內婦女是不潔的, 不宜出門, 所以傳統的坐月子方式, 可說是謹慎小心又充滿禁忌。

反觀現代, 各方面都進步太多, 產婦受到的威脅相對減少, 而且禁忌也隨著時間慢慢破除。 唯獨不變的是,

Advertisiment
生產時體力的耗費、懷胎十月的身心改變, 不管過去或現在的媽咪, 都需要利用坐月子階段復原身體, 迎接新生活的到來, 也因此多數人仍舊相信坐月子做得好, 可換來日后的身強體壯。

坐月子怎么吃?

有關坐月子期間的飲食真是一門大學問, 基本上均衡、營養、避生冷是最主要的原則。 如果媽咪產后因為活動力減少, 食欲不佳, 那幺不妨再以少量多餐的方式, 只需讓自己補充足夠的營養, 但不致于補過頭, 一個月下來體重直線上升。

1. 食物料理內容建議:基本上米酒、麻油、姜三樣材料, 是坐月子期間最常采用的素材。 米酒有活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但由于酒精對子宮的收縮有抑制的作用, 會延長子宮收縮復原的時間,

Advertisiment
一般建議媽媽分娩一周內, 最好避免食用含酒精類烹調的食物。

麻油含有大量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預防血管硬化, 促使子宮收縮的功效。 生姜具有健胃去寒的作用, 可以促進食欲、增加新陳代謝。 所以采用坐月子三寶, 加以高營養價值的豬肝、腰子、雞、新鮮海產等等食材就可以變化出許多坐月子期間常見的補品。

如果平常就滴酒不沾的媽咪, 也可以采不加酒的方式來料理, 或是使用公賣局最新推出的米酒水。 婦幼醫師中醫科中醫師莊雅惠建議, 其實坐月子藥膳只需加少量米酒, 目的是去除腥味、增加血液循環, 并非一定要使用整鍋的米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