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會做家務的孩子VS從不做家備的孩子 差距究竟在哪裡?

雖然生命之初, 一直是父母幫著孩子打理一切, 但隨著寶寶長成為一個嬰兒、一個幼兒、一個兒童, 親愛的父母們, 家庭工作完全可以重新分配了。

很多家長都問, 孩子應該在什麼年齡才能在家裡做一些事情。

實際上, 孩子們應該在很小的時候就參與家務或工作。

家務能教會他們責任, 給予他們一系列不同的能力, 以及自尊和技能。

你每幫孩子整理一次玩具, 洗一次碗筷, 就等於剝奪一次他們建立秩序感, 培養責任感的機會。

別覺得危言聳聽、小題大做。

哈佛大學有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 證明: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 收入前者比後者高20%, 犯罪率是1∶10, 愛幹家務的孩子, 離婚率低, 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一、你覺得家務很無聊, 其實是孩子的自我追求

寶寶做家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從1歲之後, 寶寶就開始萌發自我意識。 他會慢慢的知道“我”和“你”的概念, 以及, 我與你有什麼不同。

在他觀察大人的時候, 就會得到一個認知, 家庭成員除了陪他玩, 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做家務。

爸爸會拿著抹布擦來擦去, 媽媽會在廚房叮叮噹當。

這些對於寶寶來說都太炫酷了, 也許比自己手裡的搖鈴, 會唱歌的音樂盒更有趣。 因為這是只有大人才可以做的事啊。

對於孩子來說, 沒有什麼比渴望像大人一樣更讓他著迷了。

Advertisiment

跟爸爸媽媽一起參與某一項工作, 會讓孩子更快樂、更有價值感。

不然你急赤白臉的忙活, 孩子在旁邊無所事事, 她除了抱大腿哭和變著法兒搗亂引起你注意之外, 就沒有別的選擇了。

二、你覺得家務沒有價值, 其實是對孩子的全技能訓練

我們帶孩子, 特別容易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區分什麼是有用的事情, 什麼是沒意義的事情。

我們的孩子是誰? 是以後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啊!呸呸呸, 是要成為成功人士的苗子啊。

終日被家務纏身的老媽子們, 理所當然的覺得, 怎麼能讓我的孩子做掃地、擦桌子這種毫無價值的工作呢?

作為一個准成功人士, 看書、畫畫、搭積木, 才是“有用”的事啊。

但如何定義有用無用?

1歲之後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家務可能比你上述期望的種種更有吸引力。

就像如果父母愛玩手機, 寶寶即便不會玩, 只知道它是個小黑匣子, 也擋不住對手機的喜愛一樣。

沒人陪玩的積木遠沒有觀察媽媽擦桌子、洗衣服更有吸引力。

1、從技能提高來講

做家務可以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和觀察能力

就拿幫廚這事來講, 一歲的寶寶可能只能幫你扔個爛菜葉子。

這個過程中, 他首先要觀察你扔的動作, 其次扔准也是一種挑戰啊, 最後他還得分清, 好葉子和壞葉子的區別是什麼?

通過幫忙, 他能認識各種蔬菜水果, 這比拼圖認物功效強上100倍。 也比你花錢買的任何訓練精細動作的玩具都有用100倍。

不管是擇菜、整理玩具、丟垃圾, 其實都可以在玩耍中鍛煉寶寶的很多大運動和精細運動。

Advertisiment

2、從行為能力提高來講

做家務可以提高寶寶的執行能力和自律能力

家庭教育的本質, 從來不是選個特定的時刻, 和孩子正襟危坐來“學習”, 而是每時每刻的潤物細無聲。

別小看孩子, 有時候他們比你認為的更聰明。

當你說, “寶貝幫媽媽把裝水果的盤子拿過來時, ”也許你會看到, 她跑去廚房看到了水果盤子, 踮起腳夠了夠沒夠到, 然後跑去洗手間, 把洗手台下面用來蹬著洗手的小凳子搬到廚房, 然後蹬著凳子, 夠到了盤子, 拿過來給你。

不必驚訝, 孩子的執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就是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積累的。

擅長做家務的孩子也會更自律。

歸納和執行本就可以提高一個人對自我的控制能力。

Advertisiment

一個人得先學會克制自己, 才能從這種自律中不斷磨練出自信。

如果從小生活就沒有任何規律可言, 做事全憑感覺, 那麼長大之後做人做事自然也很容易放飛自我。

三、我們是媽媽, 不是老媽子

說來殘酷, 多少媽媽活生生的把自己活成了老媽子啊。

是嬌慣孩子成為一個巨嬰, 永遠跟在他屁股後頭幫他打點;還是儘早的讓他學會獨立, 今後各自瀟灑。 其實從1歲開始就可以做出選擇了。

如果早點開始讓孩子幫忙, 寶寶以後的獨立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他不會有太多問題和抱怨, 因為這已經融合成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就像吃飯、上廁所一樣, 做家務並沒什麼特殊的, 不過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的事而已。

問題就在於,我們總是不自覺的把寶寶獨立的門檻設低,覺得他還小,做不了這、幹不了那。

但當你試著提高孩子獨立的門檻時,你就會驚訝地發現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迎接挑戰。

前段時間我發朋友圈:週末我睡了個大懶覺,起來發現CC已經給自己沖了一碗牛奶麥片,然後自己放上音樂邊聽邊玩彩泥。

很多媽媽都蠻驚訝,其實我也很驚訝,因為我只有讓她幫過忙,但從未放手讓她獨立做過這些事。

我想有一句話是對的,孩子總是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長大。

不同年齡孩子的家務清單

不過說起來,分配家務也是個技術活。太簡單沒有挑戰性,太難了又有挫敗感!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做哪些事,不算超範圍呢?這裡給大家整理了一份適合年齡的家務清單。

問題就在於,我們總是不自覺的把寶寶獨立的門檻設低,覺得他還小,做不了這、幹不了那。

但當你試著提高孩子獨立的門檻時,你就會驚訝地發現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迎接挑戰。

前段時間我發朋友圈:週末我睡了個大懶覺,起來發現CC已經給自己沖了一碗牛奶麥片,然後自己放上音樂邊聽邊玩彩泥。

很多媽媽都蠻驚訝,其實我也很驚訝,因為我只有讓她幫過忙,但從未放手讓她獨立做過這些事。

我想有一句話是對的,孩子總是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長大。

不同年齡孩子的家務清單

不過說起來,分配家務也是個技術活。太簡單沒有挑戰性,太難了又有挫敗感!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做哪些事,不算超範圍呢?這裡給大家整理了一份適合年齡的家務清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