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曬太陽補鈣 秋季寶寶怎麼曬

一天曬一小時, 維D就足夠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幼兒期常見的營養缺乏症, 一般人以為佝僂病是“缺鈣”, 這是錯誤的, 應為缺乏維生素D。 嬰幼兒期生長發育旺盛, 骨骼的生長發育迅速, 需要足量的維生素D才能維持正常的骨骼發育, 當維生素D缺乏時, 即可引起本病。

研究發現, 將嬰兒每天曬太陽1小時, 可產生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 就已經能滿足嬰兒每天對維生素D的全部需要了。 看來, 陽光是最好的維生素D“活化劑”, 孩子滿月後, 家長即可常抱孩子出戶外曬太陽。

怎麼曬太陽更補呢?

1、6~8點, 9~10點, 16~17點, 想曬隨時曬

秋冬季臭氧層出現季節性薄弱,

Advertisiment
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加強, 因此要注意選擇曬太陽的時段。 有三個時間段比較適合曬太陽:第一階段為上午6~8時, 這時的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占上峰, 紫外線相對薄弱。 紅外線溫度較高, 對人體主要起溫熱作用, 可使身體發熱, 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第二、三階段分別是上午9~10時, 和下午4~5時, 這兩個時間段的照射特點是紫外線中的A光束成分較多, 是儲備體內“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 增強體質, 有利於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2、戴頂帶沿帽, 為眼睛防曬

每次曬太陽的時間長短隨嬰兒年齡大小而定, 要循序漸進, 可由十幾分鐘逐漸增加至1~2小時為宜, 或每次15~30分鐘,

Advertisiment
每天數次。 也可曬一會兒、到蔭涼處休息一會兒。 此外, 給寶寶戴一頂帶帽沿的小帽子還是有必要的, 能保護視網膜, 特別是年齡特別小的寶寶, 毛髮較稀疏, 而且頭顱骨骨板薄, 對陽光中紫外線抵抗能力較差。

3、要曬太陽就別“防曬”

有的媽媽怕寶寶感冒, 給孩子戴著帽子、手套和口罩, 殊不知這樣曬太陽很難達到目的。 給寶寶曬太陽應根據當時的氣溫條件, 盡可能地暴露皮膚。 曬太陽時要注意摘掉圍巾和手套, 儘量將皮膚暴露在外, 讓陽光與皮膚親密接觸。

寶寶補鈣食譜

1、絲瓜蝦皮豬肝湯

原料:絲瓜250克, 蝦皮30克, 豬肝50克, 蔥花、薑絲各適量, 食油少許。

DIY:1.將絲瓜去外棱, 洗淨, 剝兩半, 切成段, 再去瓜瓤;豬肝洗淨切片;蝦皮用水浸泡;2.起油鍋,

Advertisiment
入薑絲、蔥花炒香, 再入豬肝, 略炒, 倒入蝦皮和適量清水, 燒沸後投入絲瓜, 再煮燉3~5分鐘即成。

特點:味道鮮美, 嬰幼兒愛吃。 對寶寶缺鈣形成的四肢軟有治療作用, 可防治佝僂病, 並有利牙齒發育。

2、蝦皮炒菠菜

原料:蝦皮10克, 菠菜400克, 植物油25克, 蔥、鹽適量。

DIY:1.將菠菜擇洗乾淨, 切成3釐米長的段;幹蝦皮用溫水稍泡, 洗淨;2.將炒鍋置於火上, 放入油, 待油熱後放入蔥花及蝦皮略煸炒;3.將菠菜放入, 一同煸炒幾下, 再放入食鹽等, 炒勻即可。

特點:此食譜含鈣336.3毫克, 適合於1~3歲的寶寶食用。 絲瓜蝦皮豬肝湯蝦皮中含鈣豐富, 每百克中含量高達2000毫克;豬肝含豐富的維生素D, 可促進鈣的吸收;絲瓜性涼有通絡作用。 合用可起到通絡行血、補鈣強骨之功效。

Advertisiment

3、胡蘿蔔排骨湯

原料:胡蘿蔔、豬排骨各250~300克, 生薑2片, 料酒、鹽、蔥、味精各適量。 DIY:1.將胡蘿蔔、豬排骨洗淨, 切成塊;2.將鍋置中火上, 加水適量。 放入胡蘿蔔塊、排骨塊, 燉約2小時;3.將出鍋時, 調入料酒、鹽、薑、蔥, 再煮20分鐘即成。 4.可因寶寶的喜好添加其他作料, 如加入米醋, 湯中鈣質更易被吸收。

特點:豬骨肉香, 胡蘿蔔爛, 吃肉喝湯均鮮香適口。 對行動遲緩的寶寶、筋骨發育欠佳的寶寶都有療效。

99熱心醫生溫馨提示, 秋季是寶寶補鈣的黃金期, 除了多曬太陽外, 爸爸媽媽更要注意給寶寶補充營養, 特別是成長發育不可缺少的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