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暑期兒童應提防的幾大意外

意外傷害已成為兒童第一殺手。 暑假將至, 也進入了意外傷害的高發時期。 發生意外傷害后, 家長如果能在第一時間采用正確的急救方法, 可以將傷害程度降到最低。

第1時間:頭部摔傷

孩子摔到頭部后, 如果有血腫, 切不可按揉, 過12~24小時后才能熱敷。 如果血腫較大或較紅, 應到醫院就診。 摔到頭部后的兩天內要多注意觀察。 如果孩子精神一直很好, 食欲正常, 就可以完全放心。 摔傷后皮膚有挫裂傷, 切忌在傷口上涂藥物或其他物質, 以免加重傷口污染, 應及時到醫院處理創面, 并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Advertisiment

特別提醒:如果孩子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要立即去醫院

頭部有出血性外傷;在摔后兩天內, 出現反復性嘔吐、睡眠多、精神差或劇烈哭鬧;在摔后兩天內, 出現鼻部或耳內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況。

第1時間:燙傷

1、盡快脫離熱源。 可用剪刀輕輕地將衣褲剪開, 并迅速用冷水沖洗或浸泡10~30分鐘。

2、保護創面。 用無菌或潔凈的毛巾、衣被等包扎。

3、如果是化學燒傷, 應立即用清水沖洗。

4、切不可喝白開水, 以免發生水中毒, 危及生命。 可適量喝些生理鹽水, 以補充失水, 減輕休克。 5。 及時送醫院救治。

特別提醒:孩子被開水、熱湯、火焰等燙傷后, 家長千萬不能急著幫孩子脫衣服, 以免將燙傷的皮膚與衣服一起撕脫。 也不能在燙傷表面涂藥物或其他物質,

Advertisiment
包括醬油、牙膏、食鹽、紅藥水、紫藥水等, 這樣反而會加重創面損傷。

第1時間:食物中毒

1、用手或圓潤的物品刺激咽部催吐。

必要時可以進行洗胃, 例如強酸中毒可用弱堿中和, 強堿中毒可用弱酸中和。 這些措施一般在發生食物中毒6小時內進行。

2、及時送醫院救治。

特別提醒:懷疑孩子發生食物中毒時, 應該盡快問清孩子發病前吃了什么東西, 還要仔細查看孩子口袋里有沒有吃剩下的東西。 盡可能把有關東西搜集齊全, 供醫生參考。

第1時間:異物堵塞

讓孩子俯伏在大人雙腿上, 胸廓橫過膝部而下垂, 這樣可使孩子胸部和頭部低懸。 一只手扶住孩子的外側, 另一只手有節律地拍擊兩肩胛間的背部, 使氣道內異物脫離原位。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開始咳嗽, 則暫停拍背;如果咳嗽變弱, 要重復上述過程, 直到異物吐出。

特別提醒:3~4歲的孩子最容易發生異物阻塞呼吸道。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咽喉防御功能不健全, 吃東西或玩耍時嘴里有瓜子、花生米、棗核或其他異物, 孩子突然大哭、大笑或咳嗽后吸氣時, 異物會突然阻塞氣道。

第1時間:嚴重外傷

頭部傷:如有開放傷, 要在傷口覆蓋干凈毛巾包扎。 如孩子昏迷或惡心、嘔吐、頭痛、頭暈、口鼻出血, 要讓孩子平臥, 頭部稍高, 拉出舌頭, 清除口腔異物, 并清除鼻腔內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暢。 同時平穩地就近移送醫院救治。

胸背部開放傷:特別是伴有呼吸困難的, 傷口覆蓋干凈毛巾加壓包扎, 不能透氣, 然后急送醫院救治。

Advertisiment

擠壓傷:立即脫離擠壓環境, 迅速實施心肺復蘇術, 同時就近送醫院或拔打120救治。

骨折:不可變動體位, 防止移動中刺傷血管、神經、內臟。 原位固定骨折部位, 可采用木板等綁縛骨折處, 平穩移送醫院救治。

第1時間:溺水

孩子溺水后, 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忙送醫院, 而是迅速檢查孩子是否有呼吸和心跳。 撬開孩子的嘴, 將舌頭拉出, 并將口、鼻中的泥沙、污物迅速清除。 對救起后仍有呼吸、心跳的孩子, 可先給予“倒水”幫助呼吸。 如果孩子嘴唇發紫或蒼白, 呼吸緩慢或停止, 刺激后無反應, 脈搏摸不到, 可能呼吸、心跳已停止, 要立即就地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爭分奪秒地恢復孩子的呼吸心跳。 在搶救的同時設法聯系附近醫療單位,

Advertisiment
以進一步搶救。

特別提醒:在轉送醫院的途中, 胸外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都不能停止。 另外, 溺水后孩子會出現體溫降低、四肢冰冷的情況, 要加強保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