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是什麼讓爸爸不自覺當起“甩手掌櫃”

1、“我工作太忙, 顧不上孩子”

恐怕這是“袖手”爸爸最理直氣壯的擋箭牌了。 事實情況卻是, 父親在育兒過程中的參與, 所需投入的時間量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Advertisiment
恰當的參與方式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而且, 許多時候, 參與育兒並不是需要特別時間的, 比如, 性別角色示範、對家庭責任的擔當等本身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只要當爸爸的腦子裡繃上這根弦, 即使百忙也可以做到力所能及的參與。

2、“我文化層次低, 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

也許是出於內心深處的愛, 很多學歷比較低的爸爸生怕自己淺薄的知識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索性袖手。 殊不知, 孩子的教養並不僅僅包括智力開發活動, 它有著更廣闊的內涵, 孩子的健康養育、習慣養成、社會性發展等甚至來的更為重要。 教孩子知識是一種育兒行為, 帶孩子在廣闊的草地上奔跑、讓孩子騎在脖子上感受更高處的視界、給孩子示範一個良好的健康習慣等看似沒有什麼“知識含量”的行為也是一種參與。

Advertisiment

3、“孩子不缺人帶, 不差我一個”

持這種觀念當爸爸似乎認為, 孩子只要有人養大就行了, 他的角色是可有可無的, 果真如此麼?當然不是, 要知道, 孩子雖然是個生物體, 卻有著社會性的一面, 在不斷長大的過程中, 他還有著艱巨的社會化任務, 他需要學習規則、積聚探索外界的力量、建立性別認同、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 父親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 不僅僅表現在父親對性別社會化的直接影響, 而且父親許多作為男性的育兒方式可以給孩子不一樣的體驗, 這些都不是母親所能替代的。 也就是說,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成長過程如果缺少了來自男性的影響, 那麼他的成長就難以獲得充分的能量。

4、“我和老婆有約定, 我負責賺錢, 她負責打理孩子”

家庭的責任或許是有邊界的, 育兒行為卻不是處處都有邊界, 比如, 孩子的營養、健康護理可以明確地由一個人負主要責任, 一旦關涉到孩子的心理發育、家庭育兒氛圍的創設等內容, 媽媽一個人就可能孤掌難鳴了, 因為這些都是需要爸爸配合的工作, 否則, 媽媽出於孩子成長的考慮, 想給孩子一個有教育性的家庭環境, 但爸爸覺得這不關他的事情, 把家裡搞得烏煙瘴氣, 就是失職之舉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