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節長假上演“玩伴危機”

好不容易有個春節長假, 叮叮媽本想好好和兒子親近下, 可是連續的雨雪天, 讓全部的外出遊玩計畫泡湯, 兒子叮叮更是表現出強烈不滿, 說要上幼稚園找小朋友玩。 像叮叮這樣缺乏玩伴的孩子越來越多, 不少媽媽只能在網上為孩子呼朋喚友, 但是如何增加小朋友的交友機會, 如何幫助孩子找到門當戶對的玩伴, 裡面學問不少, 像一首老歌唱的:“找呀!找呀!找朋友……”

多才多藝才能多朋友

寶寶並不會自然而然就能交到朋友的, 現在的寶寶都是獨生子女, 回到家裡通常都是自己一個人。 一個寶寶只有經常和小夥伴在一起,

Advertisiment
才能增進友誼。 因此, 父母要為寶寶交友牽線搭橋, 例如多和鄰居打交道, 多邀請小朋友到家裡玩耍, 多帶孩子去家附近的公園玩耍, 多和親戚中有同齡小孩的家庭交往等等。

如果你不會游泳, 你就不會被邀去游泳;如果你不會跳舞, 你就不會被邀去參加舞會。 如果寶寶有一些特長, 就會增加他們的自信, 並為他們結識新朋友提供了機會。 友誼建立在共同興趣的基礎上。 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 那麼就培養他們的廣泛興趣。 這樣, 在參加共同的活動中可以建立朋友之間的友誼。

另外父母以自己的言行告訴寶寶應該如何和朋友建立友誼也很重要, 寶寶會從父母和朋友的交往中學到很多東西。

Advertisiment
在許多家庭中, 傾聽別人意見, 關心別人是作為家訓世代相傳的。 沒有比友誼更貴重的禮物。 在充滿愛心、耐心和溫情的長期薰陶下, 父母能幫助寶寶接受並學會這些方法。

“打架”也是一種友誼

孩子們湊到一起免不了要發生一些小衝突, 如果遇上你家寶貝是個淘氣包, 爸爸媽媽們也許就會又急又氣。 教育專家告訴你:不要太擔心!兒童在社會交往中, 進攻性行為在所難免。 相反, 越是挑逗性行為多的孩子, 越具備社交能力。 只要你善意誘導就行。

“挑逗”是兒童之間常見的社交行為, 一個會挑逗他人的孩子, 說明他的智力發育有了飛速的成長, 能夠利用自我設計的遊戲來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 進行友好交往。 同時,

Advertisiment
如果其他小朋友開他的玩笑, 他也能夠快樂地接受, 並利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對方的挑逗, 是請小朋友參與到遊戲中的一種行為。

兒童交往當中, 大約10%的遊戲行為是兩個或者多個孩子糾結在一起, 身體衝撞, 扭打摔跤。 在這種遊戲當中, 孩子們體驗著自己的力量, 發現著自身的強度和限度, 增強著自信心。 並且還排出老大、老二的順序, 還會根據夥伴的力量逐步調整。 做家長的不僅需要經常擁抱孩子, 也應該多跟孩子進行扭打遊戲, 有助於孩子發現自己、找到力量的極限、建立起自信。

門當戶對找玩伴

小潔媽媽說, 給孩子找朋友迫在眉睫, 但是也要注意門當戶對才行, 孟母三遷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首先得給小潔找一個年齡相當的小女孩。

Advertisiment
現在住的社區裡倒是有一個, 可是那個小女孩家庭似乎有些問題, 時不時就能聽見她父母的爭吵聲。 小女孩嘴巴特別甜, 如果想得到什麼, 就格外討人喜歡, 可一旦得手, 轉臉就好像不認識了。 小潔媽媽非常不喜歡小小年紀就有點世故的孩子, 這個小女孩自然不在考慮範圍內。

還有一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 家裡似乎很有錢, 上著一年8萬元的幼稚園, 動不動就說自己家有什麼。 孩子們在一起玩兒偶爾發生矛盾時, 這個孩子和她的父親都表現得有點霸道。 這樣的孩子可能會給女兒帶來不好影響, 也不重點考慮。

一天, 小潔媽媽終於鎖定了目標, 是一對年齡和小潔差不多大的雙胞胎, 雙胞胎的媽媽看上去文雅又有耐心。

Advertisiment
因為不是獨生子女, 雙胞胎的性格非常好, 很容易與別的小孩相處, 也特別會合作。 於是, 只要看到雙胞胎姐妹在樓下玩, 小潔媽媽就讓小潔也趕緊下樓, 並主動與雙胞胎的媽媽聊天, 邀請雙胞胎到家裡來玩, 請她們一起去看電影。 三個小夥伴在一起玩得特別高興。

看到女兒一下子有了兩個好朋友, 小潔媽媽感覺自己就像特別成功地完成了一件大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