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季長個兒:寶寶曬太陽的"3W"學問

春天, 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好季節。 溫暖的陽光不僅一掃冬日的陰霾, 帶來了生意盎然, 還為寶寶們帶來了最新鮮的活力。 科學證明, 春天是寶寶成長的季節。 曬太陽能夠幫助寶寶獲得維生素D, 還可以幫助寶寶攝取和吸收鈣、磷, 使寶寶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 對寶寶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 在溫暖的春天, 帶著寶寶多曬曬太陽。 不過, 曬太陽也不是亂曬的, 其實裡頭包含的一個個重大的學問, 一起來學學曬太陽的3個W學問。


寶寶曬太陽的3W學問

一、Where——哪裡曬?

寶寶可在室內陽臺上曬太陽, 注意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Advertisiment
研究表明, 隔著玻璃測試, 紫外線透過不足50%, 若到距視窗4米處, 則紫外線更少, 不足室外的2%。 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沒什麼作用。 等到寶寶滿月以後, 就可以到戶外曬太陽了。 這時可選擇性地到一些綠化較好, 空氣清新的公園曬太陽。 去公園環境較好, 空氣品質也高, 對寶寶身體健康也有好處。

另外, 媽媽們要特別注意曬太陽時不要在靠近街道的廣場, 例如, 馬路邊或人多嘈雜的地方。 記得空氣渾濁、汽車尾氣和太多的粉塵對寶寶呼吸道不好, 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二、When——幾時曬?


寶寶曬太陽的3W學問

為了讓寶寶科學合理地接受日光的滋養, 寶寶在三四個月大後, 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 方可外出曬太陽。 如果寶寶月齡較小,

Advertisiment
可以打開窗戶或者在平臺上接受日光浴, 但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有的媽媽怕寶寶吹風, 常隔著玻璃讓寶寶曬太陽, 豈不知紫外線穿透玻璃能力較弱, 大部分紫外線被阻擋在外, 故而降低了陽光的功效。

在時間的選擇上, 以目前的天氣情況看, 以9時至11時、16時至17時為最佳。 不管哪個季節, 12時至16時這段時間, 最忌長時間曬太陽, 因為這個時段陽光中的紫外線最強, 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每次曬太陽的時間長短隨寶寶年齡大小和寶寶對陽光的反應能力而定, 要循序漸進, 可由十幾分鐘逐漸增加至一兩小時為宜, 但建議每天曬太陽的時間最長不要超過兩小時。 小編提醒一下各位媽媽, 在曬太陽的過程中, 如果發現寶寶皮膚變紅、出汗過多、脈搏加速,

Advertisiment
應立即回家, 讓寶寶多喝溫水或鹽糖水, 並用溫水給寶寶擦身。

三、Who——誰能曬?


寶寶曬太陽的3W學問

首先是對花粉過敏的寶寶, 應儘量減少戶外曬太陽的頻率;其次是對患有佝僂病症狀或平時從未服過魚肝油和鈣片的寶寶, 特別是營養不良或人工餵養兒, 應先服一段時間的維生素D製劑, 以防在曬太陽時突然發生抽風。

“抽風”又稱為“驚厥”, 是小兒常見的急症之一。 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大腦皮質運動神經細胞突然大量異常放電而使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現暫時的、不隨意的收縮, 常伴有意識障礙。 具體表現為雙眼凝視、斜視或上翻, 面色由紅轉青, 頭轉向一側後仰, 面部、四肢肌肉呈陣攣性或強直性抽動。

Advertisiment

秋冬季出生的寶寶, 由於天氣寒冷, 父母很少帶寶寶出門曬太陽, 如果有沒有及時補充魚肝油, 寶寶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就會不足, 鈣就不能夠被充分地利用去強骨健齒, 但血液中的鈣濃度尚能維持在正常水準。 春暖花開時, 如果猛曬太陽, 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就會迅速增加, 血液中得鈣被運送到骨骼中, 加速骨骼的鈣化, 鈣就會沉積在骨表面, 而腸道吸收鈣相對不足, 使血液中的鈣濃度下降, 若下降達一定水準就會發生抽風。

所以, 做為媽媽的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寶寶是什麼樣的體質, 曬太陽也不是每個寶寶都能享受的專利, 要適可而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