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季入園爸媽必須知道的事

開春了, 又到了媽媽們開始考慮寶寶春季入園問題的時候了。 春季入園, 有哪些事是家長必須知道的呢?

0~3歲寶寶篇

小米粒8個月了, 媽媽打算送他去親子園, 可又擔心小米粒因一些“壞習慣”不能適應入園生活, 比如他常像個小夜貓子一樣晚上11點不肯入睡, 白天10點不肯起床, 而且只黏媽媽一個人。 可是事情真有這麼糟糕嗎?

必知一 “黏寶寶”也能上親子園

對於像小米粒這樣月齡的寶寶來說黏媽媽很正常, 但親子園和幼稚園不同, 通常寶寶6個月就可以與父母一起接受科學系統的親子園課程了。 親子園更強調家長的參與,

Advertisiment
寶寶參加親子園課程需要媽媽陪伴左右, 與寶寶共同學習, 共同成長, 也正因此, 媽媽們可以第一時間瞭解寶寶, 並給予他們最恰當的支持和幫助。

此外, 親子園班級人數通常較少, 多為10人左右, 老師能夠關注到寶寶們的個體差異, 從而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教育方案, 以及更適合寶寶的親子遊戲, 以便為家長和寶寶建立更加良好的親子關係創造條件和環境, 媽媽陪寶寶上親子園, 也有利於家長學會一些更加科學有效的育兒理念和方法, 更好地與寶寶溝通。

必知二 親子園不是單純地哄寶寶開心

幼稚園的親子園課程更重視寶寶的潛力開發和能力培養, 老師們會根據0~3歲寶寶身心發展的規律和敏感期,

Advertisiment
設置親子、音樂、語言、思維等相關課程, 所以說, 親子園可不是隨便哄寶寶開心的場所, 每項課程都有實際的啟發、教導意義, 可以讓寶寶在最專業最科學的學習教育環境中提升潛力, 收穫知識。

必知三 媽媽可借親子園巧提升

千萬別以為上親子園受益的只有寶寶。 家庭教育的意義在於力求塑造寶寶的優秀人格品質, 簡單地說, 就育兒而言, 家長僅有愛是不夠的, 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我, 如此才能成為智慧型父母。 所以在陪寶寶上親子園的過程中, 有心的父母可多關注親子園舉辦的各種針對家長的公益講座、活動, 以便更好地樹立先進、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 從而掌握親子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不但可以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Advertisiment
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3~6歲寶寶篇

可樂3歲了, 到了上幼稚園的年齡, 可日常生活中三餐不定時, 作息不規律, 而且分離焦慮感爆棚。 面對問題多多的可樂, 媽媽真不知如何讓其融入幼稚園生活。

Part 1 必要準備做在前

必知一 幫寶寶進行自理能力準備

想讓寶寶更好地適應幼稚園生活, 必備的自理能力不能少。 日常生活中, 寶寶可以做的事, 家長切不可插手, 比如喂寶寶吃飯, 幫寶寶洗手、穿衣服等。 入園前, 媽媽需要幫寶寶培養自理能力好習慣, 讓寶寶自己用勺吃飯、用杯子喝水;學會自己洗手;學會自己說大小便;學會自己穿衣服等。

必知二 為寶寶做好心理準備

3歲左右的寶寶有較為明顯的分離焦慮, 這是寶寶成長發育中必經的過程。

Advertisiment
家長不妨給寶寶時間讓他去適應, 同時也需要給寶寶更多正面引導, 比如告訴寶寶在幼稚園能認識很多好朋友、幼稚園的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他、幼稚園有很多家裡沒有的玩具等等, 以便讓寶寶對接下來的幼稚園生活充滿好感和期待。

必知三 幫寶寶做好作息準備

平日裡, 寶寶可能喜歡晚睡晚起, 三餐也不定時, 但幼稚園有自己的作息時間, 寶寶入園前, 媽媽應根據幼稚園的作息時間安排寶寶的生活, 比如早上8點之前起床, 然後用早餐, 中午12點左右午餐, 飯後半小時開始午睡, 總之儘量依照幼稚園的作息時間安排寶寶生活作息。

對於不喜歡午睡的寶寶, 家長可以通過早晨早起和增加上午的運動量的方法,

Advertisiment
使寶寶愛上午睡。 當然, 寶寶來園後, 若沒有午睡習慣, 老師們也會耐心地通過增加寶寶運動量、播放舒緩的睡眠音樂以及個別陪護等方法來幫助其養成午睡的好習慣。

Part 2 教會寶寶新“技能”

必知一 教會寶寶最實用的三句話

入園後, 雖然老師們會顧照好所有寶寶, 但涉及自我需求的問題, 與其等老師發現, 不如讓寶寶主動提出來。 寶寶入園前, 媽媽要告訴寶寶, 有什麼需要要學會主動向老師表示。 媽媽可教會寶寶最實用的三句話:一、“老師, 我要喝水”;二、“老師, 我要小便”;三、“老師, 我不舒服”, 以便老師能更及時地發現寶寶的需要, 提供最及時的呵護。

必知二 教會寶寶基本衛生常識

幼稚園過的是集體生活, 空間比較密閉,如果寶寶衛生意識不強,飯前便後不洗手,或是亂摸亂碰物品後吸吮手指,便很容易使病毒、細菌進入口腔,從而染病。所以,入園前,應培養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原體有機可乘。

入園當天特別提示

早起。爸爸媽媽讓寶寶早點起床,以便留出充裕的時間穿衣、如廁,可確保準時到園。

到了幼稚園,家長要主動和老師、小朋友打招呼,營造快樂氣氛,讓寶寶覺得幼稚園是個快樂的活動遊戲的地方,減輕焦慮情緒。

把寶寶交給老師後,要平靜地和寶寶道別,即便寶寶哭鬧也不要妥協,但可告訴寶寶會提前接他回家。對於初上幼稚園的寶寶來說,入園第一周可以提早一點接回家,給寶寶一個適應新生活的過渡期。相反地,若家長心軟,寶寶會哭得更厲害,更難適應入園生活。

空間比較密閉,如果寶寶衛生意識不強,飯前便後不洗手,或是亂摸亂碰物品後吸吮手指,便很容易使病毒、細菌進入口腔,從而染病。所以,入園前,應培養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原體有機可乘。

入園當天特別提示

早起。爸爸媽媽讓寶寶早點起床,以便留出充裕的時間穿衣、如廁,可確保準時到園。

到了幼稚園,家長要主動和老師、小朋友打招呼,營造快樂氣氛,讓寶寶覺得幼稚園是個快樂的活動遊戲的地方,減輕焦慮情緒。

把寶寶交給老師後,要平靜地和寶寶道別,即便寶寶哭鬧也不要妥協,但可告訴寶寶會提前接他回家。對於初上幼稚園的寶寶來說,入園第一周可以提早一點接回家,給寶寶一個適應新生活的過渡期。相反地,若家長心軟,寶寶會哭得更厲害,更難適應入園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