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天寶寶生長快 要用“鋅”來呵護,愛美媽媽網分享寶寶補鋅

進入春季, 孩子生長發育會明顯變快, 身體對營養的需求量也會有所增加, 加上春季又是各種疾病的多發季節, 一旦孩子們的身體所吸收的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不足, 很容易被病毒、細菌侵襲。

春天要用“鋅”照顧孩子

鋅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 其含量僅次於鐵。 鋅能促進生長發育, 尤其對生長發育迅速的兒童、少年和青年至關重要;鋅和維生素A的代謝關係密切, 缺鋅後維生素A的體內合成減少導致維生素A缺乏;鋅與細胞膜蛋白結合使細胞膜穩定, 缺鋅後體內細胞膜遭受體內氧自由基攻擊的可能性增加,

Advertisiment
從而引起細胞膜穩定性下降和細胞損毀增加;鋅參與免疫功能, 對免疫功能具有營養和調節作用, 故缺鋅後可致細胞免疫功能下降, 身體抵抗能力減弱。 鋅可提升胸腺釋放胸腺素, 改進或提升T淋巴細胞的攻擊、殲滅病源微生物的行動, 從而使機體少染多種“感染性疾病”。 如果人體內的鋅元素水準過低, 最容易發生的就是味覺、嗅覺障礙, 記憶力低下, 食欲不振或運動失調, 出現慢性疲勞、異嗜或“未老先衰”的現象。

專家提醒, 鋅攝入量超過正常值5倍~10倍時, 會刺激消化道, 出現腹痛, 嘔吐、腹瀉、厭食等症狀, 嚴重時還會引起頑固性貧血、高膽固醇血症, 甚至還會出現昏睡、頭痛、乏力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此外, 體內鋅含量過高,

Advertisiment
可能會抑制機體對鐵和銅的吸收, 並引起缺鐵性貧血。 因此, 要明確是否缺鋅, 最明智的做法是到醫院做個血鋅化驗, 聽從醫生的診斷, 而不是盲目的去補鋅。

鋅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 因此, 只要正常飲食, 一般不會出現缺鋅問題。 補鋅主要是通過飲食補充, 食物中含鋅量多的食物有牡蠣、魚子、動物肝、腎、花生、蛋黃及堅果類, 只要平時多吃一點上述食物, 人體就不會發生缺鋅現象, 即使已經缺鋅, 也會很快補上。 只有長期嚴重偏食、素食, 膳食搭配不當, 營養素不全, 經久泄瀉、嘔吐、不運動或運動量不足者均應納入“缺鋅”群體。 對於缺鋅嚴重的孩子來講,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補鋅的藥物。 研究表明, 補鋅的同時補充鈣與鐵。

Advertisiment

哪些寶寶最易缺鋅

一: 懷孕期間鋅攝取量不足的孩子。 孕期對鋅的需求量約為100毫克, 其中大概50%被胎兒吸收, 而胎兒對鋅的需求在孕晚期達到峰值, 如果准媽媽的一日三餐中缺乏含鋅食品, 勢必會影響胎兒對鋅的利用, 使體內貯備的鋅過早被吸收, 孩子出生後就易出現缺鋅症狀。

二:發生早產的孩子。 早產將導致孩子失去在媽媽體內貯備鋅元素的黃金時間, 造成先天性鋅不足。

寶寶科學補鋅小常識

1、 小小身體需要多少“鋅”

在給孩子補鋅的時候, 媽媽們一定不要走入“越多越好”的誤區, 如果補充過量, 不但對孩子的生長發育起不到正面作用, 反而會因為鋅過量抑制機體對鐵和銅的吸收, 造成缺鐵性貧血或者導致性☆禁☆早☆禁☆熟。

Advertisiment

補充多少其實是有標準的:6個月以下3毫克/日, 6~12個月5毫克/日, 1~13歲10毫克/日, 13歲以上15毫克/日。 媽媽一定要記住哦!

2、鈣鋅同補是否真“方便”

很多媽媽為了圖方便, 會購買鈣鋅同補製劑, 其實, 鈣和鋅的吸收原理相似, 同時補充兩者容易產生“競爭”, 相互爭奪載體蛋白, 互相牽制。 同時, 鈣在體內的含量遠多於鋅, 也比鋅活潑, 同時補充會影響鋅的吸收。 因此, 這兩種微量元素最好分開補。 如果需要同時補鋅和補鈣, 時間最好錯開, 間隔2小時以上;或者選擇白天補鋅, 晚上補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