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突然沒了呼吸怎麼辦?

早產兒由於先天不足, 各項器官發育不成熟, 所以很容易出現併發症, 其中呼吸暫停就是一個較常見的危急症狀。 寶寶出現呼吸暫停往往會嚇壞爸爸媽媽。

早產兒的呼吸暫停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呼吸暫停超過20秒或不足20秒, 並伴有心率減慢、皮膚蒼白或青紫等症狀。

新生兒呼吸暫停常見於兩種情況, 一種是原發性呼吸暫停, 原發性呼吸暫停在早產兒中的發病率大約是20~30%, 常見於胎齡小於34 周、體重小於1.8 kg的早產兒, 在生後3-5天左右更易發生, 並且胎齡越小、體重越低, 其發生的幾率就越高, 據有關資料統計,

Advertisiment
極低出生體重兒發生呼吸暫停的幾率甚至可高達50%, 這是由於早產兒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 引起呼吸調節障礙所致。

另一種是繼發性呼吸暫停, 引起新生兒時期繼發性呼吸暫停的原因較多, 如:腦缺氧損傷、氣道阻塞、胃食管返流、血容量不足、感染、顱內出血和內環境紊亂等, 均可導致繼發性呼吸暫停的發生。

由於反復的呼吸暫停可導致新生兒腦缺氧時間過長而引起腦損傷, 或留有腦癱、共濟失調、智力障礙和癲癇等神經系統後遺症, 甚至發生猝死等危險, 故切不可大意,

那麼爸爸媽媽在居家護理的時候, 應該怎樣避免寶寶發生呼吸暫停的現象?

1、多觀察新生小寶寶

平常多關注新生寶寶尤其是早產兒的呼吸,

Advertisiment
注意觀察他的呼吸深淺度及節律, 觀察他的心跳、脈搏次數和面色等。 佳音醫院集團兒科專家提示, 寶寶呼吸正常時, 可以看到寶寶的胸廓和腹部有節奏地上下起伏, 而且面色是紅潤的, 但如果寶寶突然出現胸廓和腹部一動不動的, 繼而出現面色蒼白或青紫, 則要警惕寶寶是否出現了呼吸暫停。

2、注意保持適宜的溫度

新生兒由於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成熟, 體溫調節功能較差, 體溫易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而溫度過高或過低時, 都可能會導致早產兒發熱或體溫太低, 引起繼發性呼吸暫停。 因此, 嬰兒房的室內溫度要適宜, 最好是控制在24~28℃, 濕度保持在50~65%, 當外界溫度比較低時, 要注意給寶寶做好保暖工作, 當外界溫度過高時,

Advertisiment
則應注意降溫, 給寶寶鬆開包被, 注意多喂溫白開水等。

3、餵養時體位要合適

新生兒因消化功能還不夠完善, 再加上新生兒的胃是呈現水準位的, 上下端括約肌發育還不完全, 餵養時如果體位元不當的話容易引起內容物反流到食管, 阻塞氣管而引發呼吸暫停。 因此, 在給他餵奶時, 要特別小心, 不要嗆著他, 哭鬧厲害的時候最好安撫他使他情緒平穩後再餵奶, 喂完奶後要豎著抱孩子, 輕輕幫助寶寶拍出奶嗝, 並取右側臥位, 抬高上半身, 以防寶寶吐奶造成誤吸而促發呼吸暫停的發生。

4、預防感染

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抵抗力較低, 而感染也可誘發或加重呼吸暫停的發生, 因此, 預防寶寶的感染也非常重要。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在摸寶寶之前, 一定要先洗洗手, 尤其是從外面回來後, 在撫摸孩子之前一定要換衣服和洗乾淨雙手。 特別要注意的是, 別讓有感染性疾病的人接觸到新生寶寶, 同時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5、皮膚的撫觸刺激

皮膚是神經系統的感覺器官, 而新生兒的皮膚則更為敏感, 當用雙手對新生寶寶各部位的皮膚進行按摩時, 可以很好地刺激新生兒的感覺器官, 如頭部撫觸有助於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呼吸中樞;胸部和背部撫觸, 可以刺激肺反射;腹部撫觸, 可以促進腸胃蠕動, 促進胎糞的排泄和胃的排空, 減少發生嘔吐和返流等。 因此, 在給寶寶洗完澡後, 媽媽可以學著幫他做一個全身的撫觸和按摩。

兒科專家提示,

Advertisiment
當發現新生寶寶出現呼吸暫停時, 父母切勿慌亂, 應冷靜下來, 立即給予其適當的物理刺激, 如輕拍背部、彈足底、搖動肩胸部等方法來刺激他的呼吸, 使他恢復正常呼吸, 同時注意保持其呼吸道暢通。

如果上述措施無效, 或者寶寶發生呼吸暫停的頻率過於頻繁時, 則最好送往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 以免延誤了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