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早產兒生長過快長大易肥胖

去年8月16日, 劉女士的兒子東東出生了, 由于比預產期早了一個月, 他的體重只有4斤3兩, 身體各器官發育也不成熟, 像他的呼吸就比一般足月兒快, 隨時可能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 出于安全考慮, 東東和大多數早產兒一樣一出生就被送進了新生兒重癥監護室, 不得不和媽媽分離。

半個多月后, 東東終于可以出院回家了, 劉女士看著懷中小貓一樣瘦小的兒子, 當時就下決心要好好喂養他, 讓他快速趕上正常同齡兒的生長發育水平。 由于自己的奶水少, 劉女士就讓丈夫給兒子買最貴的、蛋白質等營養素含量最高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喝;為了讓兒子多吃幾次奶,

Advertisiment
她一夜爬起來五六次給他沖奶粉喝;兒子四個多月大時, 她就開始給他添加米粉、蛋黃、米粥、肉泥等輔食, 以讓他獲取更多的生長發育所需的能量和營養。

在劉女士的精心喂養下, 東東越來越能吃了, 體重迅速增長。 前段時間, 劉女士帶著6個月大的東東去醫院體檢, 一稱體重, 竟然重達18斤。 醫生說, 由于劉女士的過度喂養, 東東已經超出正常同齡兒標準體重的最高上限, 屬于肥胖了。

早產兒生長過快 長大后易患高血壓、糖尿病

“在人們的印象里, 早產兒總是瘦小、柔弱的, 似乎他們和肥胖扯不上關系, 而事實是, 門診上像東東這樣的1歲左右體重超標甚至中、重度肥胖的早產兒并不少見。

Advertisiment
”鄭州大學三附院兒保科生長發育門診副主任醫師、博士王偉提醒說, 早產兒并非長得越快越好, 最好是在出生后兩年內慢慢趕上正常同齡兒, 如果追趕太快, 不僅嬰幼兒時期容易肥胖, 成年后發生肥胖的風險會更高, 且成年后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也會遠遠高于巨大兒。

這是為什么呢?王偉解釋說, 其實原因不難理解, 早產兒出生后, 為了讓他們的體重、身高早點兒趕上正常同齡兒, 很多家長的做法和劉女士一樣——過度喂養。 然而, 1歲左右是人一生中脂肪細胞生長積累的關鍵時期, 如果家長對1歲左右的孩子長期過度喂養, 導致其熱量攝入過多、生長發育過快, 就會導致其體內脂肪細胞數量大大增加,

Advertisiment
甚至比一般人多很多, 因此很容易出現肥胖問題。

“更嚴重的是, 如果這些孩子成年后不注意飲食(如暴飲暴食, 攝入過多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或運動過少, 就會造成體內脂肪細胞體積增大, 肥胖問題就會更嚴重, 相應地, 發生高血壓、糖尿病等和肥胖關系密切的疾病的風險也會高很多。 ”王偉說。

早產兒有個追趕性生長期 合理喂養即能趕上正常同齡兒

很多家長覺得早產兒先天發育不足, 所以后天得好好補一補, 其實大可不必。

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生長發育研究室李輝教授說, 20世紀40年代就有學者發現, 在出生后的頭兩年里, 出生時體重輕的嬰兒會出現加速生長, 而出生時體重重的嬰兒則出現了減速生長。

Advertisiment
這是因為孩子的生長發育是遵循一定軌跡、向著遺傳所確定的目標前進的。 出生時體重輕的早產兒為了接近遺傳所確定的生長軌跡, 就要采取追趕生長的方式, 即以超過相應年齡正常的速度加速生長, 以便重新回到其原有的生長軌道上, 醫學上稱之為追趕性生長。

王偉說, 正常情況下, 70%~90%的早產兒在出生后6個月會出現一個追趕性生長期, 這時只要讓他們合理飲食、睡眠充足、適當鍛煉, 多數都能在兩歲內趕上正常的生長發育水平。 如果早產兒出現發育遲緩等問題, 在排除喂養不當導致營養不良的原因后, 要及早帶孩子上醫院檢查是否存在激素缺乏等疾病。

科學喂養 讓早產兒壯而不胖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一些地區早產兒發生率已達到10%,

Advertisiment
怎樣合理喂養才能讓這些早產兒茁壯成長但不肥胖呢?

●堅持母乳喂養

與足月兒媽媽的母乳相比, 早產兒媽媽的母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質、熱量、礦物質、微量元素和抗體等, 以滿足早產兒追趕性生長的需要。 然而, 由于早產兒一出生就被送進了新生兒重癥監護室, 導致早產兒媽媽的乳☆禁☆房不能得到寶寶及時的吮吸, 常常奶水不足甚至沒有。 對此, 王偉建議, 早產兒媽媽可以從產后的第一天開始用正確的方法擠奶, 以刺激乳汁分泌。 有條件的話, 可以把擠出來的奶存放在潔凈的瓶子里, 送給重癥監護室的寶寶吃。

●按需哺乳

早產兒媽媽總怕寶寶吃不飽, 所以會很頻繁地給寶寶喂奶吃, 這樣做很不妥。王偉說,剛出生的寶寶,他餓肚子的時候會哇哇大哭,吃飽了以后,即使面對再好吃的東西,他也不會多吃一口,甚至會把東西吐出來,這些都是飽食中樞在起作用。如果媽媽總是擔心寶寶吃不飽,經常喂奶喂到寶寶吃不下為止,時間一長,就會破壞寶寶的飽食中樞,導致他不知饑飽,以后只要媽媽喂奶了,他就會吃,進而造成熱量、脂肪攝入過多,引發肥胖。

●出生6個月以后再添加輔食

通常,健康寶寶出生4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但是對于早產兒來說,最好等到出生6個月以后再添加輔食。

王偉解釋說,一方面,早產兒胃腸道發育不成熟、消化酶活性低,過早添加輔食,容易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可能引發腹瀉等疾病;另一方面,容易讓寶寶攝入過多的脂肪、熱量、糖分等,可能引發肥胖。

這樣做很不妥。王偉說,剛出生的寶寶,他餓肚子的時候會哇哇大哭,吃飽了以后,即使面對再好吃的東西,他也不會多吃一口,甚至會把東西吐出來,這些都是飽食中樞在起作用。如果媽媽總是擔心寶寶吃不飽,經常喂奶喂到寶寶吃不下為止,時間一長,就會破壞寶寶的飽食中樞,導致他不知饑飽,以后只要媽媽喂奶了,他就會吃,進而造成熱量、脂肪攝入過多,引發肥胖。

●出生6個月以后再添加輔食

通常,健康寶寶出生4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但是對于早產兒來說,最好等到出生6個月以后再添加輔食。

王偉解釋說,一方面,早產兒胃腸道發育不成熟、消化酶活性低,過早添加輔食,容易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可能引發腹瀉等疾病;另一方面,容易讓寶寶攝入過多的脂肪、熱量、糖分等,可能引發肥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