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教急功近利是徒勞 親子教育很重要

早期教育是父母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 但如今的早教越來越片面化, 逐漸步入誤區。 專家通過對3—4歲兒童進行的早教效果抽樣調查發現, 接受過強化早教的孩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 不僅創造力和學習能力沒有加強反而減弱, 還失去了善良的天性和愛心品質。

早教的含義是廣義的, 既包括感知、語言、認知的訓練, 也包括生活習慣、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養。 但現在有不少家長把早期教育片面理解為智力技能教育, 認為孩子會背詩詞、念字母表, 背得越多越好。 其實, 這對嬰幼兒的發展非常不利。

Advertisiment
調查證明強化早教並不會增強孩子的邏輯記憶能力, 也沒能使孩子變得更聰明。 孩子大腦在3歲以前的記憶只是機械記憶, 家長常常以自己的孩子這麼小就能說會道、背詩詞、數數為驕傲, 其實孩子這時並不理解一個詞一個數代表的真實含義, 只是一種短期機械記憶, 如果不定期重複, 就會很快遺忘, 而且這種做法並不能增強記憶力, 也就是說孩子記住的東西並不比同齡人多。 等到上學後, 這些所謂的優勢就會遺失, 他們會重新與同齡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以前學的東西都白學了。

專家指出, 0—3歲的孩子除了早期的智力開發外, 非智力素質的培養也是一項重要內容, 家長不能把孩子某方面的技能來代替早教培養,

Advertisiment
期望過度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為孩子日後的成長埋下隱患。

專家建議, 早期教育應該更偏重親子教育, 開發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以及觀察能力, 而不是單純讓孩子背書、數數。 家長們要注意觀察, 比如說到動物園去玩, 孩子看了猴子和猩猩, 要讓他知道猴子和猩猩有什麼不同, 耐心地給他們講兩種動物的形狀、運動方式、吃的東西和玩耍的方式。 帶孩子到野外看看花草也是早教, 小草發芽了, 是綠色的;花開了, 是紅色的。 孩子的眼裡什麼都是新奇的, 孩子都有興趣去觀察, 只是這種觀察很多大人注意不到。 早教就是根據孩子的身心自然發展規律, 和孩子多溝通, 讓孩子多活動, 多動手用腦, 遊戲和快樂才是孩子早教的主要構成。

Advertisiment

(原標題:早教不能急功近利 過度強化孩子會變“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