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搏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通過心電圖、Holter監測(24h動態心電圖監測)、超聲心動圖、運動試驗和胸部X線等檢查, 結合臨床瞭解是否伴有與早搏相關的器質性心臟病, 特別強調去除造成早搏的誘因, 治療基礎心臟病。

1)適應證:

(1)I類(無須藥物治療):包括:①無症狀良性室性早搏(單純性室性早搏), 一般指無器質性心臟病, 室性早搏為單源性、偶發性者;②左室假腱索所致室性早搏。

(2)Ⅱa類(不主張藥物治療):無器質性心臟病、無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室性早搏。 但具有難以接受的自覺症狀者或複雜性室性早搏有發展成嚴重心律失常傾向時, 可考慮藥物治療。

Advertisiment

(3)Ⅱb類(可藥物治療):包括:①無器質性心臟病的頻發或複雜性室性早搏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②有預後意義的室性心律失常:a.先天性心臟病術後室早;b.急性心肌炎伴有多種類型早搏;c.心肺復蘇後或持續性室速複律後的室性早搏;d.先天性或獲得性長Q-T綜合征伴室性早搏;e.擴張型或肥厚型心肌病合併室性早搏;f.二尖瓣脫垂合併室性早搏;g.洋地黃所致頻發及複雜性室性早搏。

(4)Ⅲ類(必須治療):惡性室性心律失常。

2)藥物選擇:

(1)伴有難以接受的自覺症狀的良性室性早搏或有發展成嚴重心律失常傾向者可考慮選用普羅帕酮、β受體阻滯劑或美西律。 用藥的目的是暫緩解症狀, 以利患者逐漸適應和耐受, 不必長期服用。

(2)洋地黃所致頻發或複雜性室性早搏及先天性心臟病術後發生的室性早搏可選苯妥英鈉或美西律。

Advertisiment

(3)對其他有預後意義的室性心律失常, 可選用β受體阻滯劑, 亦可謹慎選用胺碘酮。

(4)惡性室性心律失常選用靜脈注射利多卡因或胺碘酮。

(5)臨床資料提示聯合應用胺碘酮和β受體阻滯劑可能提高療效, 降低病死率。

3)病情監測, 注重隨訪, 定期24h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檢查監測病情變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