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常急救常識

 A、鍛練中時不時遇到肌肉拉傷、扭傷, 該怎樣正確處理?

首先要區分傷勢輕重。 一般來講, 如果自己活動時扭傷部位雖然疼痛, 但並不劇烈, 大多是軟組織損傷, 可以自己醫治。 如果自己活動時有劇痛, 不能站立和挪步, 疼在骨頭上, 扭傷時有聲響, 傷後迅速腫脹等, 是骨折的表現, 應馬上到醫院診治。 踝扭傷後24小時內, 應用冰敷抬高壓迫予以警急處理。 病患可先用彈性繃帶加以壓迫防止進一步腫脹, 包紮時先用海綿墊敷傷部, 再行彈力繃帶包紮, 鬆緊度適中,同時將下肢抬高增加靜脈血回流以防腫脹。
Advertisiment
包紮24小時後拆除, 視其傷情再作處理。 此時更是冰敷的最佳時機, 將冰塊包上毛巾或者用冰涼的水沾濕毛巾。 冰敷目的在防止內出血持續, 但需避免凍傷。 要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 熱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療法, 作用卻截然不同。 血遇熱而活, 遇寒則凝, 所以在受傷早期宜冷敷, 以減少局部血腫;在出血停止以後再熱敷, 可加速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 一般而言, 受傷24到48小時後始用熱敷。 早期不宜作按摩和理療, 否則會加重出血和組織的滲出, 使腫脹加重。 傷後三天內避免重複致傷動作, 三天后可進行功能性練習。 一周後, 可逐漸恢復鍛練, 但伸展時以不引起傷處疼痛為度。 注意: 1.不可忽略持續的疼痛, 應讓疼痛的肌肉得到休息。
Advertisiment
請勿在48小時內使用膏藥貼, 因為那樣有可能加重症狀。 2.當天, 每3到4小時進行15分鐘冷敷(可以緩解腫脹)。 請注意不能直接用冰塊接觸皮膚。 3.至少讓受損肌肉休息一天。 4.保持拉傷的肌肉處於抬高的位置可以縮短症狀持續時間。 B、入室後發現發生煤氣中毒, 該怎樣正確處理? 家庭中煤氣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氣、管道煤氣、天然氣中毒, 前者多見於冬天用煤爐取暖, 門窗緊閉, 排煙不良時, 後者常見於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氣管道漏泄等。 煤氣中毒時病人最初感覺為頭痛、頭昏、噁心、嘔吐、軟弱無力, 當他意識到中毒時, 常掙扎下床開門、開窗, 但一般僅有少數人能打開門, 大部分病人迅速發生抽痙、昏迷, 兩頰、前胸皮膚及口唇呈櫻桃紅色,
Advertisiment
如救治不及時, 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主要採取:煤氣中毒的現場急救原則 (1)立即打開門窗, 移病人于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 查找煤氣漏泄的原因, 排除隱患。 (2)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須儘快抬出中毒環境, 在最短的時間內, 檢查病人呼吸、脈搏、血壓情況, 根據這些情況進行緊急處理。 松解衣扣, 保持呼吸道通暢, 清除口鼻分泌物, 一旦發現心跳驟停者,應立即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並作出心臟體外按摩。 在正常室溫下, 心臟驟停3秒鐘之後, 人就會因腦缺氧感到頭暈;10至20秒鐘後, 人就會意識喪失;30至45秒鐘後, 瞳孔就會散大;1分鐘後呼吸停止, 大小便失禁;4分鐘後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 由於心臟驟停,
Advertisiment
患者立刻失去知覺, 已處於臨床死亡階段。 一般人的最佳黃金搶救時間為4—6分鐘, 如果在4分鐘之內得不到搶救, 患者隨即進入生物學死亡階段, 生還希望就極為渺茫。 因此對於心臟驟停的病人, 不要“爭分奪秒”地去醫院, 應就地搶救。 儘快使病人就地平臥, 迅速掏出咽部嘔吐物, 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 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並為患者做胸外心臟擠壓和人工呼吸:解開病人的衣領及腰帶, 使之平臥, 抽出枕頭, 墊在肩下, 使患者頭部後仰, 然後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施行者一手將患者的口張開, 另一手捏緊患者的鼻子, 深吸一口氣, 向患者口中吹氣, 吹畢再用兩手按壓患者胸部, 協助呼氣。 人工呼吸常與胸外心臟擠壓同時進行,
Advertisiment
可每按壓胸部5次吹氣一次;如果急救者只有一人, 同時兼作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擠壓, 則每按壓15次, 較快地連續吹氣2次。 病人躺在地上或硬板床上, 或墊木板於其背下, 施術者將左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中下端1/3處, 右手掌重疊于左手背上, 兩手十字形交叉, 兩臂伸直, 借體重力量加壓, 每分鐘有節奏地擠壓。 (3)呼叫120急救服務, 急救醫生到現場救治病人。 注意點:入室後感到有煤氣味, 應迅速打開門窗, 並檢查有無煤氣漏泄或有煤爐在室內, 切勿點火, 開燈。 C、執行任務中被毒蛇或其他咬傷的處理 在山地, 草叢中執行任務中可能被毒蛇或其他咬傷,面對危險, 自我的急救非常重要。 (1)毒蛇咬傷 先分清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的咬傷。 毒蛇的頭多呈三角形,頸部較細,尾部短粗,色斑較豔,咬人時嘴張得很大,牙齒較長。毒蛇咬傷部常留兩排深而粗的牙痕,相距1到2公分,周圍組織充血腫脹,甚至為黑褐色。無法判定是否毒蛇蛟傷時,按毒蛇咬傷急救。 1.早期結紮:用繩子、布帶、鞋帶、稻草等,在傷口靠近心臟上端5~10釐米處作環形結紮,不要太緊也不要太松。結紮要迅速,在咬傷後2~5分鐘內完成,此後每隔15分鐘放鬆1~2分鐘,以免肢體因血液迴圈受阻而壞死。 2.沖洗傷口:用井水、泉水、茶水、自來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反復沖洗傷口,破壞毒汁。 3.排毒:經過沖洗處理後,用消毒過的小刀劃破兩個牙痕間的皮膚,同時在傷口附近的皮膚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數處,這樣可使毒液外流。不斷擠壓傷口20分鐘。但被蝰蛇、五步蛇咬傷,一般不要作刀刺排毒,因為它們含有出血毒,會造成出血不止。用口吮吸毒液時,必須保證沒有口腔粘膜潰瘍、齲齒等口腔疾病,最好隔幾層紗布。用嘴吸毒並不是好方法,吸吮的人也可能因此中毒。 4.抗蛇毒血清治療:抗蛇毒血清應用越早,療效越好。 注意:加強野外作業的防護,被毒蛇咬傷後切忌奔跑,宜就地包紮、吸吮、沖洗傷口後速到醫院治療。 (2)蜂螫傷 一般只表現局部紅腫疼痛,多無全身症狀,數小時後即自行消退。若被蜂群螫傷時,可出現如頭暈、噁心、嘔吐等,嚴重者可出現休克、昏迷或死亡,有時可發生血紅蛋白尿,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過敏病人則易出現蕁麻疹、水腫、哮喘或過敏性休克。可用弱鹼性溶液如3%氨水、肥皂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中毒,也可用紅花油、風油精、花露水等外搽局部。黃蜂螫傷可用弱酸性溶液〔如醋〕中和,用小針挑拔或紗布擦拭,取出蜂刺。局部症狀較重者,也以火罐拔毒和局部封閉療法,並予止痛劑。全身症狀較重者宜速到醫院診療。對蜂群螫傷或傷口已有化膿跡象者宜加用抗菌素。 (3)蠍和毒蜘蛛咬傷處理原則與毒蛇咬傷相同。 D、發現溺水的急救步驟 將溺水者救出水面後,應立即清除口腔內、鼻腔內的淤泥和雜物,迅速進行吐水急救,搶救者右腿膝部跪在地上,左腿膝部屈曲,將溺水者腹部橫放在救護者左膝上,使溺水者頭部下垂,搶救者右和按壓溺水者背部,讓溺水者充分吐出口腔內、呼吸道內以及胃內的水。 如果溺水者呼吸停止,迅速疏通呼吸道後,使其仰臥,頭部後仰,立即進行對口人工呼吸。具體方法是,搶救者捏住溺水者的口吹氣,吹氣量要大,每分鐘吹15—20次。 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立即讓溺水者仰臥,並作心肺復蘇。經過現場急救後,迅速將溺水者送到附近的醫院繼續搶救治療。 E、正確處理生活中的燒燙傷 生活中,以火焰燒傷和熱水、熱油等熱液燙傷最為多見。許多患者在受傷之後直接在創面上塗抹香油、醬油、黃醬、牙膏等物品後便急急忙忙到醫院就醫,但這些日用品並無任何治療燒燙傷的作用,且只能增加醫生治療的困難。若塗抹紫藥水,因其著色重、不易洗淨而影響醫生判斷傷情。 發生燒燙傷後的最佳治療方案是局部降溫,涼水沖洗是最切實、最可行的方法。沖洗的時間越早越好,即使燒燙傷當時即已造成表皮脫落,也同樣應以涼水沖洗,不要懼怕感染而不敢沖洗。沖洗時間可持續半小時左右,以脫離冷源後疼痛已顯著減輕為准。 如不能迅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塊、冰棍兒甚至冰箱裡保存的凍豬肉冷敷。如採取的冷療措施得當,可顯著減輕局部滲出、挽救未完全毀損的組織細胞,若在到達醫院之後才採取這一措施,在多數情況下已喪失了冷療的最佳時機。 對於酸、堿造成的化學性燒傷,早期處理也是以清水沖洗,且應以大量的流動清水沖洗,而不必一定要找到這種化學物質的中和劑。過早應用中和劑,會因為酸堿中和產熱而加重局部組織損傷。 F、脊柱損傷傷者的搬運法 在現場可採用輕拍,輕呼叫和疼痛刺激傷者來判斷有沒有昏迷,注意傷者有無肢體感覺喪失。對疑有脊柱骨折的傷者,均應按脊柱骨折處理。脊柱受傷後,不要隨意翻身、扭曲。因為這些都將增加受傷脊柱的彎曲,使失去脊柱保護的脊髓受到擠壓、伸拉的損傷,輕者造成截癱,重者可因高位頸髓損傷呼吸功能喪失而立即死亡。 正確的搬運方法是:先將傷者雙下肢伸直,上肢也要伸直放在身旁,硬木板放在傷者一側,用於搬運傷者的必需為硬木板、門板或黑板,且不能覆蓋棉被、海綿等柔軟物品。至少三名救護人員水準托起傷者軀幹,由一人指揮整體運動,平起平放地將傷者移至木板上。在搬運過程中動作要輕柔、協調以防止軀幹扭轉。對頸椎損傷的傷者,搬運時要有專人扶住傷者頭部,使其與軀幹軸線一致,防止擺動和扭轉。傷者放在硬木板上後,可將衣褲裝上沙土固定住傷者的頸部及軀幹部,以防止在往醫院轉運過程中發生擺動,造成再次損傷。 毒蛇的頭多呈三角形,頸部較細,尾部短粗,色斑較豔,咬人時嘴張得很大,牙齒較長。毒蛇咬傷部常留兩排深而粗的牙痕,相距1到2公分,周圍組織充血腫脹,甚至為黑褐色。無法判定是否毒蛇蛟傷時,按毒蛇咬傷急救。 1.早期結紮:用繩子、布帶、鞋帶、稻草等,在傷口靠近心臟上端5~10釐米處作環形結紮,不要太緊也不要太松。結紮要迅速,在咬傷後2~5分鐘內完成,此後每隔15分鐘放鬆1~2分鐘,以免肢體因血液迴圈受阻而壞死。 2.沖洗傷口:用井水、泉水、茶水、自來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反復沖洗傷口,破壞毒汁。 3.排毒:經過沖洗處理後,用消毒過的小刀劃破兩個牙痕間的皮膚,同時在傷口附近的皮膚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數處,這樣可使毒液外流。不斷擠壓傷口20分鐘。但被蝰蛇、五步蛇咬傷,一般不要作刀刺排毒,因為它們含有出血毒,會造成出血不止。用口吮吸毒液時,必須保證沒有口腔粘膜潰瘍、齲齒等口腔疾病,最好隔幾層紗布。用嘴吸毒並不是好方法,吸吮的人也可能因此中毒。 4.抗蛇毒血清治療:抗蛇毒血清應用越早,療效越好。 注意:加強野外作業的防護,被毒蛇咬傷後切忌奔跑,宜就地包紮、吸吮、沖洗傷口後速到醫院治療。 (2)蜂螫傷 一般只表現局部紅腫疼痛,多無全身症狀,數小時後即自行消退。若被蜂群螫傷時,可出現如頭暈、噁心、嘔吐等,嚴重者可出現休克、昏迷或死亡,有時可發生血紅蛋白尿,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過敏病人則易出現蕁麻疹、水腫、哮喘或過敏性休克。可用弱鹼性溶液如3%氨水、肥皂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中毒,也可用紅花油、風油精、花露水等外搽局部。黃蜂螫傷可用弱酸性溶液〔如醋〕中和,用小針挑拔或紗布擦拭,取出蜂刺。局部症狀較重者,也以火罐拔毒和局部封閉療法,並予止痛劑。全身症狀較重者宜速到醫院診療。對蜂群螫傷或傷口已有化膿跡象者宜加用抗菌素。 (3)蠍和毒蜘蛛咬傷處理原則與毒蛇咬傷相同。 D、發現溺水的急救步驟 將溺水者救出水面後,應立即清除口腔內、鼻腔內的淤泥和雜物,迅速進行吐水急救,搶救者右腿膝部跪在地上,左腿膝部屈曲,將溺水者腹部橫放在救護者左膝上,使溺水者頭部下垂,搶救者右和按壓溺水者背部,讓溺水者充分吐出口腔內、呼吸道內以及胃內的水。 如果溺水者呼吸停止,迅速疏通呼吸道後,使其仰臥,頭部後仰,立即進行對口人工呼吸。具體方法是,搶救者捏住溺水者的口吹氣,吹氣量要大,每分鐘吹15—20次。 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立即讓溺水者仰臥,並作心肺復蘇。經過現場急救後,迅速將溺水者送到附近的醫院繼續搶救治療。 E、正確處理生活中的燒燙傷 生活中,以火焰燒傷和熱水、熱油等熱液燙傷最為多見。許多患者在受傷之後直接在創面上塗抹香油、醬油、黃醬、牙膏等物品後便急急忙忙到醫院就醫,但這些日用品並無任何治療燒燙傷的作用,且只能增加醫生治療的困難。若塗抹紫藥水,因其著色重、不易洗淨而影響醫生判斷傷情。 發生燒燙傷後的最佳治療方案是局部降溫,涼水沖洗是最切實、最可行的方法。沖洗的時間越早越好,即使燒燙傷當時即已造成表皮脫落,也同樣應以涼水沖洗,不要懼怕感染而不敢沖洗。沖洗時間可持續半小時左右,以脫離冷源後疼痛已顯著減輕為准。 如不能迅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塊、冰棍兒甚至冰箱裡保存的凍豬肉冷敷。如採取的冷療措施得當,可顯著減輕局部滲出、挽救未完全毀損的組織細胞,若在到達醫院之後才採取這一措施,在多數情況下已喪失了冷療的最佳時機。 對於酸、堿造成的化學性燒傷,早期處理也是以清水沖洗,且應以大量的流動清水沖洗,而不必一定要找到這種化學物質的中和劑。過早應用中和劑,會因為酸堿中和產熱而加重局部組織損傷。 F、脊柱損傷傷者的搬運法 在現場可採用輕拍,輕呼叫和疼痛刺激傷者來判斷有沒有昏迷,注意傷者有無肢體感覺喪失。對疑有脊柱骨折的傷者,均應按脊柱骨折處理。脊柱受傷後,不要隨意翻身、扭曲。因為這些都將增加受傷脊柱的彎曲,使失去脊柱保護的脊髓受到擠壓、伸拉的損傷,輕者造成截癱,重者可因高位頸髓損傷呼吸功能喪失而立即死亡。 正確的搬運方法是:先將傷者雙下肢伸直,上肢也要伸直放在身旁,硬木板放在傷者一側,用於搬運傷者的必需為硬木板、門板或黑板,且不能覆蓋棉被、海綿等柔軟物品。至少三名救護人員水準托起傷者軀幹,由一人指揮整體運動,平起平放地將傷者移至木板上。在搬運過程中動作要輕柔、協調以防止軀幹扭轉。對頸椎損傷的傷者,搬運時要有專人扶住傷者頭部,使其與軀幹軸線一致,防止擺動和扭轉。傷者放在硬木板上後,可將衣褲裝上沙土固定住傷者的頸部及軀幹部,以防止在往醫院轉運過程中發生擺動,造成再次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