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寶寶真的是越重越好嗎 寶寶出生體重6斤左右才最好

如今的生活, 對於孕媽媽來說, 簡直不要太好。 很多孕媽媽因為害怕工作環境以及工作壓力等等, 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所以孕媽媽會早早的辭職或者休產假, 待在家裡。 在家, 孕媽媽就是一寶, 家人會想各種方法讓她們補充營養。 當然也有不少孕媽媽有自己的孕期營養計畫。 但是, 不少准媽媽過度重視孕期營養但又缺乏運動, 導致營養過剩的准媽媽日益增多。 家人都以為, 媽媽吃的多, 孩子就會補充營養的多, 那生出來的一定是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

醫生提醒大家, 其實智力最好的孩子, 是出生體重在3kg左右的孩子,

Advertisiment
而老人家最喜聞樂見的“大胖小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很容易上代謝病。

生個“大胖墩”智力高?錯誤!

有這樣一則案例:從得知梅子懷孕那一天開始, 梅子的婆婆就開始了“孕期增補”計畫。 梅子的婆婆也是苦日子過來的人, 梅子的丈夫生下來的時候才不到5斤, 這一直是她的遺憾。 於是, 在得知梅子懷孕之後, 就把自己以前懷孕期間想吃卻沒吃到、或者大家說孕婦要吃的東西全部買齊, 制定了一日四餐的進食表。

社區裡的左鄰右舍的大媽大嬸知道梅子懷孕, 也出主意, 告訴她該如何進補。 尤其是梅子的婆婆聽人家說, 出生的寶寶如果體重偏低, 容易影響寶寶的智力。 所以, 要想生下來的寶寶聰明, 自然得是個大胖墩小子。

Advertisiment

梅子有些無奈地看著興奮中的婆婆, 對她的熱情也根本無法招架得住。 於是, 在懷孕3個月的時候梅子偷偷給自己的好友打電話, 好友剛好是婦產科實習醫生, 她對於梅子婆婆的觀點哭笑不得。 原來, 體重與智商並無直接的關係。

出生6斤重左右, 智力發育最好

優生優育的政策下, 不少孕婦都享有國寶級的待遇——多進補、少做事。 過度重視孕期營養但又缺乏運動, 導致營養過剩的准媽媽日益增多。

民間流傳甚廣的“大胖小子才更聰明”這一觀點, 也純屬謬論。 醫生提醒大家, 其實智力最好的孩子, 是出生體重在3kg左右的孩子, 而老人家最喜聞樂見的“大胖小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很容易上代謝病。

當然, 科學家也說了,

Advertisiment
不能完全“以體重論英雄”。 因為影響人智力的因素千萬種, 出生體重只是其中之一, 其他的比如生活的空間很狹小啊, 空氣污染很嚴重啊, 甚至爸媽經常爆發離婚大戰都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所以, 打算孕育大胖小子的准媽咪們也該長點心眼了。 寶寶出生時體重過大, 不僅生的時候“害子害媽”, 而且將來成年後肥胖的風險也比較大, 並可能易患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

孕期控制體重生個聰明BB

其實, 控制孕期體重, 不盲目進補, 不忽視營養攝入, 這才是對寶寶和孕媽咪自己負責的樣子。

那麼准媽媽怎樣做才能避免缺乏營養, 又不會營養過剩呢?

孕婦飲食要注意什麼?

1.不宜高脂肪飲食

平時的米飯、麵食等不應超過每天的供給標準。

Advertisiment
少吃脂肪較高的肉類, 如羊肉、牛肉, 但是可以選擇脂肪相對較低的雞肉、魚肉、蝦、蛋類等。 少吃油炸品、堅果等脂肪量高的食物。

2.不宜高糖飲食

脂肪類食物進食減少, 孕媽你的饑餓感往往也會加重。 你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來緩解你的饑餓感。 但是, 注意不要經常吃那些含糖量高的水果哦。 比如榴槤、葡萄、荔枝等的含糖量就很高, 可能導致你患上糖尿病。 你可以多吃奇異果、蘋果、柳丁, 可以幫你更好的補充維生素等營養。

3.不宜高鈣飲食

很多孕媽習慣在孕期大量進補鈣片, 大量的喝牛奶、吃鈣片, 補充維生素D。 但是專家認為, 孕期補鈣過多, 可能導致胎兒患高血鈣等疾病。 正常情況下, 孕媽在孕早期每天只需800mg的鈣質就足夠了。

Advertisiment
孕中後期可逐漸增加到1100mg。 你只需從日常的肉類、魚類、蛋類等飲食獲取就可以。

4.不宜過度咸食

科學家研究發現, 過度鹹食可能引發高血壓的發生。 吃的鹽越多, 就越可能患妊娠高血壓。 它可引起孕婦眩暈、頭痛頭暈、胸悶、眼花等不良症狀, 嚴重的話還會危及到胎兒健康。 專家表示懷孕期間孕婦每天攝取的鹽分不應超過6g。

5.合理平衡膳食

孕媽每天應合理平衡膳食。 每天攝入熱量約9209千焦, 其中純蛋白質約75g。 若能使你的飲食結構中, 動物蛋白占總蛋白量的2/3則最佳。

所以說, 孕媽媽們這會兒知道了吧, 可不是你吃的越多、越好, 寶寶就會越健康的哦~~孕婦膳食可是講究一個健康、合理的原則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