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家長需要一顆平常心

在孩子進入一年級學習起始階段, 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尋找小學的學校生活中高興的事情, 讓孩子在不經意間喜歡小學的學習生活, 而不是一開始, 孩子一回到家就讓孩子坐下來寫作業, 讀課文。 舉個簡單的例子, 在接小孩放學的路上, 或者回到家在飯桌上, 抓住這些溝通的機會進行交流, 你覺得小學裡面有什麼特別的, 今天你最高興的事情是什麼等等, 一般孩子都會說出許多好玩的事情的, 因為這個階段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非常新奇的。 如果孩子一開始在交往過程中有障礙, 可以鼓勵幫助孩子主動去與同學溝通交流,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說不出新學校的一些事情, 可以從同學、老師以及新學校的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加以引導, 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 這是一件非常自豪、開心、幸福的事情。 這樣既可以增強孩子的表達能力, 又可以幫助孩子自然過渡到小學生活中。

與老師的密切配合。 教育不是學校和老師單方面的事情, 父母和生活環境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與老師的交流, 隨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方方面面, 包括優點和不足, 經常主動與老師保持聯繫, 方式有很多, 比如電話溝通, 面談等。 很多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的特別關照, 這對孩子是不利的,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平常生活中最最普通,

Advertisiment
最最平常的個體, 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要讓孩子以一顆平常心對待, 如果讓老師特別照顧, 會讓孩子在無形中有一種優越感和與眾不同的感覺, 對今後的耐挫能力極為不利。 所以與老師聯繫並不是代表要讓老師特別對待, 只是讓老師留意一些孩子平時學習生活中的優勢和不足, 以便我們能夠及時發現, 揚長避短。 在與老師的交流過程中, 如果在交流孩子的不足的時候, 儘量避免孩子在現場, 如果在老師的口中得知一些不足, 也忌諱直截了當地回饋到孩子的耳中。 一年級的孩子對老師有極大的崇拜, 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 所以很多家長在對孩子無計可施的時候往往會把老師搬出來, 這樣的方式儘量少使用,
Advertisiment
可能會降低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如果有機會, 可以把老師邀請到家長進行家訪, 讓老師來鼓勵孩子的優勢, 並針對不足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幫助孩子制定一些計畫, 讓家長進行督促和提醒, 這樣做到家校合作。

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可以理解, 但是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隨著家長的願望成長的, 所以家長的心態尤其重用。 一聽說自己的孩子學得不夠好, 就覺得肯定會不如別人, 回家拼命幫孩子補習, 也沒有必要讓自己的孩子跟優秀的同學去比較, 更不要讓小孩覺得自己比別人特殊, 其實班級裡的每個孩子都一樣平常和普通。 學習拔尖的孩子不一定將來大有出息,

Advertisiment
成績一般的孩子並不就是一無是處, 不要把學習當成衡量孩子學生生活的唯一標準。 孩子的學習好, 當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沒有必要從一年級開始就讓孩子的神經高度緊張。 在學習過程中, 我覺得孩子可能遇到的麻煩就是速度比較慢, 不夠細緻, 不太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一到關鍵就使出哭這一招, 不願意接受家長的建議……面對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 其實是現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 不必驚慌和頭疼, 如果每個孩子生來就什麼都明白, 還需要後天的教育幹什麼呢?針對孩子可能出現的情況, 家長可以防患於未然, 做一個有智慧的家長, 有必要的時候可以與老師協商好, 演演雙簧。 比如, 平時書寫比較慢, 不能專心投入,
Advertisiment
在進入小學之後, 你們可以抓住這個契機, 家中可以這麼來處理“你現在是小學生了, 做事情就是和幼稚園不一樣, 寫字得時候比以前認真多了, 我們不打擾你啊, 你自己在房間裡認真做啊”;過一段時間可以這麼說:“今天聽老師說, 你現在的口算速度快了不少, 爸爸媽媽有點不相信, 能不能表現給我們看看”;“聽說你們班級有的小孩寫字可棒了, 又快又好, 你想不想一聲不吭地超過他們呀, 爸爸媽媽可以幫助你, 我們在家裡偷偷地練習, 到時候可以讓老師大吃一驚, 讓同學都驚訝”諸如此類的方式還有很多種, 目的只有一個, 不是簡單粗暴地讓孩子被迫去改正一些壞習慣, 而是通過一些言語的刺激來激發他內在的潛能。

給孩子一些空間。不要對孩子的每一件事都親力親為,瞭若指掌。慢慢放手讓她自己完成一些小事情。比如,起床的時間自己確定,上學的時間自己掌控,不需要家長在旁邊不停地催促,有時候孩子實在磨蹭、撒嬌,可以乾脆讓他遲到,等老師批評了之後,孩子的時間觀念逐漸增強。起床自己穿衣洗漱,書包自己整理等等。 (韓 慶)

給孩子一些空間。不要對孩子的每一件事都親力親為,瞭若指掌。慢慢放手讓她自己完成一些小事情。比如,起床的時間自己確定,上學的時間自己掌控,不需要家長在旁邊不停地催促,有時候孩子實在磨蹭、撒嬌,可以乾脆讓他遲到,等老師批評了之後,孩子的時間觀念逐漸增強。起床自己穿衣洗漱,書包自己整理等等。 (韓 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