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黃疸用藥需注意有哪些

媽咪莫擔心, 非每個寶寶都會出黃疸

不是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會出現黃疸的。 大約有50-60%的足月新生兒會出現生理性黃疸, 大約80%以上的早產兒會出現新生兒黃疸

出黃疸的寶寶是因生理發育不完全成熟

新生兒黃疸主要和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有關:膽紅素生成較多、轉運能力不足、肝功能發育欠完善、排泄膽紅素能力欠完善, 即新生兒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及排泄能力較弱, 在處於饑餓、缺氧、胎糞排出延遲、脫水及酸中毒的時候容易使黃疸加重。

黃疸分種類, 媽咪要注意區分治療

小寶寶的黃疸一天天不見好,

Advertisiment
媽媽真著急!新生兒黃疸算是寶寶出生後得的第一個病嗎?為什麼有的孩子黃疸時間特別長, 有的孩子幾天就沒了呢?

黃疸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不屬於疾病, 屬於新生兒時期的一種特殊狀態, 對孩子健康沒有影響。 病理性黃疸屬於疾病狀態, 如果血中膽紅素特別高, 發生核黃疸, 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肌張力和運動能力。 即核黃疸會留有後遺症。 故病理性黃疸要積極治療。

黃疸的恢復時間主要是由黃疸程度、病情進展及有無基礎疾病等因素決定的。

生理性黃疸大多在生後2-3天出現, 4-5天達高峰, 5-7天消退, 最遲不超過2周。

但病理性黃疸多於生後24小時出現, 黃疸值高(足月兒大於12.9mg/dl, 早產兒大於15mg/dl),

Advertisiment
持續時間長, 且可能退而複現, 另外, 某些疾病如新生兒肝炎、敗血症、新生兒溶血病、膽道閉鎖及某些遺傳代謝性疾病均可使黃疸消退延遲或加重。

治療黃疸, 媽咪切勿擅自用藥

給剛出生的寶寶吃藥, 讓許多媽媽感到特別可怕, 而被醫生要求推到治療室裡照藍光, 更會讓媽媽擔心不已。 藍光治療黃疸安全可靠嗎?吃藥會不會有後遺症?

吃藥治療黃疸效果好, 但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給新生寶寶吃藥治黃疸, 總會遇到老人反對, 怕有後遺症。 其實一般不會影響, 藥物治療一般應用一些肝酶誘導劑, 促進膽紅素的轉化, 多具有一些短期副作用, 停藥後多可消失, 也可以同時配合中藥治療, 如茵梔黃口服液, 退黃效果也不錯,

Advertisiment
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不要自行用藥。

對孩子長大後的影響主要取決於黃疸的輕重, 如膽紅素腦病可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運動協調能力及肌張力等。

藍光治療安全可靠, 注意保護眼睛多補水

425-475nm藍光治療黃疸相對比較安全可靠, 一般持續時間1-4天不等。 應注意保護眼睛, 以免視網膜受損, 光療時非顯性失水增多, 核黃素破壞加快, 注意補充水分及核黃素, 有些孩子可能出現發熱、皮疹、腹瀉等副作用。 若光療時出現肝臟增大、血清結合膽紅素增加, 皮膚呈青銅色, 應停止光療, 青銅症一般可自行消退。

母乳餵養黃疸寶寶, 媽咪要忌口

母乳餵養期間, 寶寶與媽媽息息相關。 有的醫生說黃疸厲害就不讓吃母乳了,

Advertisiment
是為什麼?寶寶得黃疸與媽媽有關嗎?哺乳的媽媽要注意些什麼?食物上有忌口嗎?

母乳性黃疸, 暫停喂乳幾天後寶寶好轉就可恢復母乳餵養

新生兒黃疸中約1%為母乳性黃疸, 表現為非溶血性未結合膽紅素升高, 孩子一般情況良好, 未發現引起黃疸的其他病理因素。

主要是因為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較高, 使膽紅素在腸道重吸收增多而引起。 多於生後3-8天出現, 1-3周達高峰, 6-12周消退, 若停母乳後3-5天黃疸明顯減輕或消退有助於診斷。

如果考慮為母乳性黃疸, 可以停母乳48-72小時, 待黃疸消退一些後, 可以繼續喂母乳。

寶寶得黃疸, 哺乳媽媽要忌吃“黃色”食物

若確定為母乳性黃疸且黃疸較重時應暫停喂母乳, 若不是母乳性可適當喂母乳。

Advertisiment
母親應注意少食含黃色色素的食物如胡蘿蔔、南瓜、桔子等, 禁食辛辣刺激性及生冷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