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體重過低如何餵養


新生兒是否健康可以從體重來判斷, 有的寶寶雖然剛開始體重正常, 但一段時間後體重不增反而下降, 這讓爸爸媽媽實在感到擔心。 面對這樣的低體重寶寶, 究竟該如何正確餵養才好呢?

引起新生兒體重增長不足的3大原因

(1)疾病因素:嬰兒4個月以後, 從母體中帶來的各種免疫物質及營養素(鐵、鋅等)已基本耗盡。 因此, 6個月以後的孩子容易患病。 腹瀉及呼吸道反復感染是影響6個月以後孩子體重增長不足的原因之一。 因此, 為了減少孩子半歲後患病的幾率, 需要增加孩子的戶外鍛煉及營養的攝入。

Advertisiment

(2)餵養因素:餵養不當是半歲以後孩子體重增長不足的主要原因。 孩子半歲以後, 輔食添加不及時、不足可以造成孩子餵養困難, 營養素攝入不足, 從而體重增長緩慢。 輔食添加方法不當, 如:過早地添加某一食物種類、初次添加輔食的量過大, 也可使孩子胃腸道難以適應, 導致消化不良。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較多, 會造成孩子體重增長緩慢, 甚至體重不增或下降。 因此, 添加輔食時, 不論從量上還是從種類上, 需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這是保證孩子正常攝食, 獲取營養的必要方法。

(3)心理因素:有的孩子吃得很好、攝入量足夠、睡眠好、也未患病, 但是體重卻仍然不能令人滿意。 此時應考慮到孩子是否缺乏母性的愛☆禁☆撫, 是否缺乏適宜的刺激,

Advertisiment
例如:撫摸、親吻、逗引、玩耍、交談等, 這些是一個孩子正常發育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環境的沉寂往往會令孩子感到無聊, 有的孩子會表現哭鬧。 而從出生便習慣了這種環境的孩子, 往往表現為體重增長不良。 另外, 家長過度地關注孩子, 會令孩子的心靈緊張、疲勞, 同樣可能引起孩子體重增長不正常。

新生兒體重低 家長餵養要用心

(1)餵養指導:必須強調母奶餵養。 對吸吮力弱的小兒, 可將母親的奶汁擠在杯中, 用滴管餵養。 逐步增加餵奶次數, 觀察體重的增長。

(2)保溫指導

l)定期測體溫, 每小、-6小時測一次, 作好記錄(每日體溫正常應波動在36~37oC之間)。

2)室溫度保持在24~26℃。 在換尿布時, 注意先將尿布用暖水袋加溫。

3)新生兒保溫可採用熱水袋或用裝熱水的密封瓶,

Advertisiment
將其放在兩被之間, 以嬰兒手足溫和為適宜。

4)無上述條件者, 可將小兒直接貼近成人身體保溫。

5)體重大於2000g的小兒, 臍帶脫落後每日可洗澡, 室溫最好在28oC左右, 盆浴水溫在38~40oC為宜, 一切浴巾、衣服應預熱後使用。

(3)護理指導

1)觀察新生兒吃奶、精神、面色、呼吸、哭聲、皮膚(注意黃疽、硬腫)及大小便性質和次數, 並囑家長如發現異常及時告知負責訪視的人員或到醫院檢查。

2)每次換尿布或做其他護理時, 動作要輕柔迅速, 以防小兒受涼。

3)注意更換小兒的體位, 定時翻身, 側臥。 吃奶後應將小兒頭部側向一邊, 以免吐奶吸人呼吸道中。

4)注意觀察臍部情況(按新生兒訪視常規處理)。

5)新生兒滿2周及28天時各測一次體重,

Advertisiment
但要注意保暖。 對滿月體重增長不足600g者應分析原因, 進行指導, 並轉人體弱兒專案病歷管理。

注意:新生兒體重超重也非好事

新生兒超重並非證明胎兒發育良好, 相反會被認為是一種體弱的徵兆。 由於超重嬰兒降生後將會離開母體的營養供給, 多種併發症也就隨之出現。 如低血糖、低血鎂、紅細胞增多症、高膽紅素血症等。 據調查顯示, 巨大兒中發生先天性心臟病、無腦兒等畸形的比例高於一般正常體重兒, 並且在長大後患肥胖症的幾率也較大, 將成為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的易患人群, 對於嬰兒腦部細胞的成長發育極為不利。 此外, 醫學研究證明, 由於剖腹產降生的超重兒未經產道擠壓, 不易適應外界環境的驟變,

Advertisiment
不能及時排出呼吸道液體, 由宮內窘迫導致的吸入式肺部感染發病率就明顯高於順產分娩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