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 拉肚子

貝瓦資訊——前沿資訊, 寶寶 拉肚子,更多9個月寶寶拉肚子, 幼兒 拉肚子,寶寶拉肚子怎麼辦,蒙脫石散等相關內容大家一起看貝瓦小編怎麼說

新媽的苦惱之:新生兒腹瀉怎麼辦

王小姐的苦惱:

我的寶寶是早產兒, 提前到這個世界報到的小寶寶很瘦弱, 讓我心痛又自責。 我怕自己不能很好地照顧寶寶, 特地花高價請了保姆精心照料。 讓我擔心又難過的是, 寶寶二十天時開始拉肚子。 前兩天, 保姆很淡定地說沒事, 然而第三天寶寶還在待續地腹瀉, 我趕緊把寶寶抱去了醫院。

 醫生建議:

新生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Advertisiment
出現腹瀉要看腹瀉的程度, 如每天排多少次大便、每次量多少、大便常規結果怎樣、寶寶有沒有尿、前囟門有沒有凹陷、體溫如何……因此一定要及時就醫。

新媽有問題:為什麼這麼小的寶寶會腹瀉呢?

A:生理性稀便

有時較稀薄的大便並非腹瀉。 由於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 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 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 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 甚至10~12次, 大便通常較稀薄, 色黃, 如果寶寶精神好, 吃奶好, 體重增長正常, 就不必擔心。

腹瀉症狀: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 甚至10~12次, 大便通常較稀薄, 色黃。

是否要去醫院:母乳寶寶如果吃奶正常、精神好, 可不必去醫院, 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果拉稀便請及時就醫。

Advertisiment
如果您仍然不能判斷是否生理性稀便, 也請去醫院讓醫生診斷。

B:餵養不當

給新生兒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加糖過多、奶液過涼、天氣炎熱時給寶寶斷奶, 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 都容易引起寶寶腹瀉。

腹瀉症狀:大便含泡沫, 帶有酸味或腐爛味, 有時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 常伴有嘔吐、哭鬧。

是否要去醫院: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法後症狀依然得不到改善, 應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

C:奶粉過敏

大約2%~7%的寶寶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 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兒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腹瀉症狀:使用牛奶或奶粉餵養後有難治性、非感染性腹瀉超過兩周, 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絲, 伴隨皮膚濕疹、蕁麻疹、氣喘等症狀。

Advertisiment

是否要去醫院:應根據醫生的處方給寶寶餵養防敏感奶粉。

D:感冒

在寶寶患感冒時常伴有腹瀉症狀, 因此, 只要從根本上把造成腹瀉的罪魁禍首——感冒治好, 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 痊癒了。 如果擔心寶寶會出現脫水症狀, 應適當給予口服補液。

腹瀉症狀:伴隨著感冒症狀會出現腹瀉。

是否要去醫院:應去醫院就醫, 治療感冒的同時預防脫水。

E:病毒或細菌感染

最常報告的病因包括一些細菌(如大腸桿菌, 沙門菌, 空腸彎麴菌)和病毒, 特別是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 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約占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 2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最多, 尤其是6個月—7歲的嬰兒。 傳染性很強,

Advertisiment
能在家庭、幼托及兒科病房流行。 發病時伴有嘔吐發熱, 若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脫水症狀, 因此要格外注意。

腹瀉症狀:大便呈黃稀水樣或蛋花湯樣, 量多, 無膿血, 應考慮輪狀病毒感染。 若大便含黏液膿血, 應考慮細菌性腸炎。

是否要去醫院:立即上醫院接受治療。

新媽有問題:寶寶急性腹瀉還能正常餵奶嗎?有什麼食療方法?

母乳餵養

母親在嬰兒腹瀉期間飲食要清淡一些, 餵奶前半小時可飲用溫開水一碗以稀釋乳汁, 切勿輕易斷母乳。

在餵奶時儘量讓嬰兒吃前部分易消化的母乳, 避免吃最後部分含脂肪較多的母乳。

可酌情減少哺乳次數和時間。

人工餵養

嬰兒應吃脫脂奶粉或將牛奶燒開冷卻後去掉上面的脂肪,

Advertisiment
如此燒煮反復脫脂3次就成了脫脂奶。

腹瀉較重者, 要減少奶量並用水稀釋。 可用1份牛乳加1/2份水或l/2份米湯, 必要時可用l份牛乳加l份水或米湯稀釋。 待嬰兒腹瀉好轉後逐漸增加直至全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