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剛出生的寶寶的身體都是比較脆弱的, 他們的腦骨也是脆弱的, 那麼大家知道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怎麼回事呢, 新生兒護理是怎麼樣的呢, 新生兒濕疹是怎麼回事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病因機制

1.早產

所有在產前、產後可引起胎兒或新生兒缺氧, 缺血可導致顱內出血, 在早產兒中是比較常見的。

在腦室周圍的室管膜下及小腦軟腦膜下的顆粒層均存留胚胎生髮層基質(germinal matrix, GM)。 GM的血液供應源於大腦前動脈及中動脈, 其管壁是由僅含內皮細胞的毛細血管網組成, 缺乏膠原和彈力纖維的支撐。

Advertisiment

GM的內皮細胞富含線粒體, 耗氧量大, 對缺氧及酸中毒極其敏感, 易發生壞死, 崩解而出血。

此外, 矩陣區域靜脈系統通過“U”形環在大腦Galen靜脈, 這種特殊的走線, 容易改變血液的流動, 和血液流動緩慢或停滯, 導致毛細血管床壓力增加, 破裂出血。

因此, 早產兒所特有的腦室管膜下胚胎生髮層基質的解剖學結構的特點, 是早產兒好發腦室內出血的主要原因。 32周以後GM逐漸退化, 至足月時基本消失, 故足月兒腦室內出血較少見。

2.血流動力學異常

缺氧、酸中毒等均可損害腦血流的自主調節功能, 使其變為“壓力被動性腦迴圈”, 此時壓力的波動可直接作用于末端毛細血管, 使其破裂而出血。

低血氧和高碳酸血症可使腦血管擴張,

Advertisiment
靜脈淤滯, 壓力增高而引起栓塞和出血。 此外, 當新生兒存在動脈導管未閉、先天性心臟病、氣胸、嚴重酸中毒、抽搐等情況時, 或者在治療過程中快速擴容、吸痰、機械通氣時PIP或PEEP過高、出現人機對抗等各種原因, 均可引起血壓大幅度波動而造成毛細血管破裂而導致出血。

3.外傷

主要是受生產傷害。 如小胎位, 胎兒過大, 勞動時間過長或過短和使用高產鉗, 胎頭吸引器等, 可引起小腦, 大腦鐮和腦表淺靜脈破裂而導致硬膜下出血。

此外, 使用面罩加壓給氧、頭皮靜脈穿刺、氣管插管等操作時使頭部過分受壓, 也可導致顱內出血的發生。

4.其他

新生兒患有凝血機制障礙或血小板減少性疾病;母孕期服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利福平等藥物;腦血管發育畸形;不適當地輸入高滲溶液(如碳酸氧鈉、葡萄糖酸鈣、甘露醉等)等均可導致血管破裂而發生出血。

Advertisiment

臨床表現

顱內出血的症狀和體征與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關, 常見者包括。

①意識形態改變

如激惹、過度興奮、淡漠、嗜睡、昏迷等;

②眼症狀

凝視、斜視、眼球上轉困難、眼球震顫等;

③顱內壓增高表現

腦性尖叫, 前囟隆起, 角弓反張, 驚厥等;

④呼吸改變

增快或緩慢, 不規則或呼吸暫停等;

⑤肌張力

早期增高, 以後減低;

⑥瞳孔

對稱。 對光反應不良, 固定和散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