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硬腫症治療方法

新生兒硬腫症多見於早產兒、低體重兒,以伴有薰染、窒息、先天畸形的新生兒為宜發對象.一旦發病,患兒滿身嚴寒,皮膚及皮下脂肪變硬和腫脹,嚴峻者惹起肺出血、DIC、急性腎性能衰竭等,殞命率極高.所以,一旦新生兒患了硬腫症,起首要採取複溫措施,並依據實際情況給予抗感染、糾正酸中毒,改善微輪回和對症醫治,以確保嬰兒性命安全.因此,為推進病情好轉,生男生女幫介紹一些簡易的治療方法.

(一)普通康復療法

複溫是治療新生兒硬腫症低體溫的重要措施,目前多主張快速複溫法.

1.複溫

(1)輕度患兒:可用緩慢複溫法,先將患兒用溫暖褓包裹置24—25℃室溫中使其自然複溫.待體溫上升至35℃(2時置暖箱或加用熱水袋.暖箱溫度自26℃開始,4~6小時內逐漸調節至30一32℃,約每小時時提高箱溫1℃.切忌加溫過速,否則體表溫度上升太快,外周血管床增加,心肌功能不能適應,以致內臟血液供應不足,可致中樞神經系統缺血、缺氧或肺部鬱血、出血.

Advertisiment

(2)輕、中度(體溫>30℃)患兒:置於預熱至30℃的暖箱內,調節箱溫為30~34~C,通過減少患兒散熱使體溫升高,力爭6~12小時內恢復正常體溫.

(3)重度(體溫<>

(4)恒溫水浴法:將患兒置於39~42''C的恒溫水浴箱內(室溫在24℃或稍高),臍部用消毒紗布覆蓋,上面用橡皮膏固定,防水侵入,頭露出水面,四肢、軀幹浸入水中,每次15分鐘,每口2次,直至硬腫消失.微波、遠紅外線等也能使患兒較快複溫.

Advertisiment

2.餵養

保證患兒熱能供應,儘量母乳餵養和口服補液,使機體產熱而複溫.不能吸吮者,可用滴管或鼻飼餵養和靜脈滴注補液.

(二)中醫分型與中藥治法

1.脾腎陽虛,氣滯血瘀

全身冰冷,面色灰暗,僵臥少動,昏昏多睡.哭聲低微,吮乳無力,局部皮膚發硬,水腫發亮.按之凹隱.硬腫範圍較廣,唇白舌淡,苔白,指紋淡滯或陷伏不顯.

[治法]溫補睥腎,行氣活血.

[方藥]參附湯合真武東加減:人參3克,附子4克,黃芪7克,桂枝3克,茯苓、白術、紅花、赤芍、當歸、川芎各5克.腫甚,小便不利者,加豬苓、澤瀉、木通、車前子;氣陰不足者,加麥冬、五味子;咳嗽痰多或大便稀溏者,合二陳湯.

2.寒凝氣滯,瘀血內阻

面色紫暗,全身欠溫,四肢發涼,硬腫多限於臀、小腿、臂、面頰等部,皮膚不易捏起,色暗紅、青紫,或紅腫如凍傷.嚴重者口鼻出血,唇色黯紅,指紋紫暗.

Advertisiment

[治法]益氣溫陽,活血化瘀.

[方藥]當歸四逆東加減:人參3克,當歸、赤芍、桂枝各3克,細辛1.5克,黃芪7克,川芎3克,木通1.5克,甘草4克,大棗3枚.精神萎靡,口吐痰沫,呼吸不勻者,加白僵蠶,法半夏,石菖蒲、郁金、膽南星;硬腫甚者,加桃仁、紅花或丹參、郁金、雞血藤.

3.熱毒蘊鬱,氣滯血瘀

發熱,面赤,煩燥,肌膚硬腫紫紅,尿短赤.嚴重者鼻竅出血,血色鮮紅.舌紫紅,苔黃,指紋紫滯.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方藥]黃連解毒東加減;黃連、黃芩、梔子各5克,人參3克,川芎、丹參、紅花、茯苓各5克,黃芪7克.發熱傷陰者,加玄參、麥冬,大便秘結或不暢者,加大黃、檳榔:伴有感染性疾病者,選用地錦草、蒲公英、金銀花、連翹、野菊花、紫花地丁,有外寒裡熱者,用藥要溫散外寒,清解裡熱,活血化瘀,溫涼並用.

Advertisiment

(三)現代西醫西藥治療方法

1.補液

液量按1毫升/千克體重給予,若患兒有尿少或無尿或有心腎功能損害,要嚴格限制入量及輸液速度.一般輸入液體為lo%葡萄糖加1/4氯化鈉溶液.重症患兒可適當輸入鮮血或血漿,每次20~25毫升.

川芎紅花注射液:每次o.3亳升/千克體重(每毫升含川芎o.7克,紅花o.3克)加10%葡萄糖溶液5毫升稀釋後緩慢靜脈注射,每日4次.病情好轉後改為肌注,每日2次.

2.糾正酸中毒

劑量為5%碳酸氫鈉每日5毫升/千克體重,用50%-10%葡萄糖液稀釋1.4%碳酸氫鈉等張溶液緩慢靜脈注射.

3.控制感染

患兒多數伴有感染性疾病,控制感染應作為治療常規措施之一.選擇藥物時慎用有腎毒性的藥物.常選用水劑青黴素、氨苄青黴素等.

Advertisiment

4.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防治

(1)肝素:DIC確診或高度懷疑時立即應用.首劑1毫克/千克體重,6小時後按0.5-1毫克/千克體重給予,若病情好轉,改為8小時1次,逐漸停藥.

(2)潘生丁:抗血小板凝集,每天10毫克/千克體重,加入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或分次口服.

(3)低分子右旋糖酐:保護受損的血管內皮,減低血小板粘附和凝聚,減低血液黏稠度.每次1015毫升/千克體重,靜脈滴注,每天1~2次.DIC晚期禁用.

5.肺出血的防治

一經確立,早期給予氣管內插管,使用呼吸機.

6.缺氧

有缺氧或重症病人進行氧療法.維生素E有抗氧化、穩定細胞膜、利尿等功效,每次10毫克,口服或肌內注射,每日1次,連用3~10天.

7.改善微循環糾正休克

(1)擴充血容量:用21l等張液15—20毫升/千克體重於1小時內靜脈滴入,明顯酸中毒時可用1.4%碳酸氫鈉代替.繼之給予l/3或1/4張液,低於生理需要量(約每日70~90毫升/千克體重).

(2)血管活性藥:山莨菪堿(654—2)每次o.5~2毫克/千克體重,每1s~20分鐘1次,重複使用,見效後減量並延長給藥時間,多巴胺10毫克加入100毫升液體中,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一般每分鐘

(四)單味藥與經驗方治法

1.中藥成藥

(1)生脈注射液:每次5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4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用於陽氣虛衰證.

(2)複方丹參注射液:可用2毫升加入5~10%葡萄糖溶液2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7天為1療程.

(3)鹿茸精注射液;每次1毫升,每日1次,肌注.可聯合上藥,提高療效.用於中、重度病例.

(4)川芎紅花注射液:每次o.3亳升/千克體重(每毫升含川芎o.7克,紅花o.3克)加10%葡萄糖溶液5毫升稀釋後緩慢靜脈注射,每日4次.病情好轉後改為肌注,每日2次

2.經驗方

紅參1克,加水100毫升,久煎,取汁30毫升,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用於陽氣虛衰證.

(五)敷貼療法

(1)生蔥、生薑、淡豆豉各30克.研細混勻,酒炒,熱敷於局部.用於寒凝血澀證.

(2,當歸,紅花』I芎、赤芍,遺骨草各15克,丁香9克,川烏、草烏、乳香,沒藥各7.5克,肉桂6克.研末,加羊毛脂100克,凡士林900克,拌勻成膏.油膏均勻塗於紗布上,加溫後,敷於患處,1日1次.用於陽氣衰弱證.

(3)肉桂7克,川烏、草烏、乳香、沒藥各8克,丁香45克,當歸、川芎、紅花、赤芍、透骨草各16克.將上藥研成粉末,加凡士林800克拌勻備用.使用時將油膏均勻地塗在紗布上,包紮硬腫部,每日換藥1次.

(4)中藥藥浴

①附子、桂枝各65克,乾薑、甘草、丹參各35克,煎水製成2000毫升,藥液溫度從36℃漸增至39—40℃,將患兒仰臥盆中浸浴,每次10-20分鐘,每日1-2次,可連浴數日,浴後立即保溫.並應保持室溫在22—24''C.

②艾葉200克,加水3000毫升煎煮,水沸10分鐘後,加入熱水瓶內備用.每日浸浴1次,連用3天,作預防用.治療每日浸浴2次至好轉.

(六)溫灸療法

用艾條配生薑片溫灸患部,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鐘,注意不要燙傷.

7.改善微循環糾正休克

(1)擴充血容量:用21l等張液15—20毫升/千克體重於1小時內靜脈滴入,明顯酸中毒時可用1.4%碳酸氫鈉代替.繼之給予l/3或1/4張液,低於生理需要量(約每日70~90毫升/千克體重).

(2)血管活性藥:山莨菪堿(654—2)每次o.5~2毫克/千克體重,每1s~20分鐘1次,重複使用,見效後減量並延長給藥時間,多巴胺10毫克加入100毫升液體中,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一般每分鐘

(四)單味藥與經驗方治法

1.中藥成藥

(1)生脈注射液:每次5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4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用於陽氣虛衰證.

(2)複方丹參注射液:可用2毫升加入5~10%葡萄糖溶液2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7天為1療程.

(3)鹿茸精注射液;每次1毫升,每日1次,肌注.可聯合上藥,提高療效.用於中、重度病例.

(4)川芎紅花注射液:每次o.3亳升/千克體重(每毫升含川芎o.7克,紅花o.3克)加10%葡萄糖溶液5毫升稀釋後緩慢靜脈注射,每日4次.病情好轉後改為肌注,每日2次

2.經驗方

紅參1克,加水100毫升,久煎,取汁30毫升,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用於陽氣虛衰證.

(五)敷貼療法

(1)生蔥、生薑、淡豆豉各30克.研細混勻,酒炒,熱敷於局部.用於寒凝血澀證.

(2,當歸,紅花』I芎、赤芍,遺骨草各15克,丁香9克,川烏、草烏、乳香,沒藥各7.5克,肉桂6克.研末,加羊毛脂100克,凡士林900克,拌勻成膏.油膏均勻塗於紗布上,加溫後,敷於患處,1日1次.用於陽氣衰弱證.

(3)肉桂7克,川烏、草烏、乳香、沒藥各8克,丁香45克,當歸、川芎、紅花、赤芍、透骨草各16克.將上藥研成粉末,加凡士林800克拌勻備用.使用時將油膏均勻地塗在紗布上,包紮硬腫部,每日換藥1次.

(4)中藥藥浴

①附子、桂枝各65克,乾薑、甘草、丹參各35克,煎水製成2000毫升,藥液溫度從36℃漸增至39—40℃,將患兒仰臥盆中浸浴,每次10-20分鐘,每日1-2次,可連浴數日,浴後立即保溫.並應保持室溫在22—24''C.

②艾葉200克,加水3000毫升煎煮,水沸10分鐘後,加入熱水瓶內備用.每日浸浴1次,連用3天,作預防用.治療每日浸浴2次至好轉.

(六)溫灸療法

用艾條配生薑片溫灸患部,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鐘,注意不要燙傷.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新生兒硬腫症是一種什麼病?要注意什麼?

    本病多見於寒冷季節,常有環境溫度過低或保暖不當史。夏季發生者多和嚴重感染有關。患兒可表現為不吃、不哭、反應低下、體溫不升、重者體溫甚至 [詳細答案]

  • 3回答

    新生兒硬腫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怎麼護理?

    新生兒硬腫症是由於寒冷損傷、感染或早產而引起,其中以寒冷損傷為最多見,稱寒冷損傷綜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腫為特徵。一定要在早期的時候進行治療,症狀比較輕的經過正規治療大多數都能治癒;症狀比較嚴重的... [詳細答案]

  • 3回答

    新生兒硬腫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怎麼治療?

    新生兒硬腫症是由於寒冷損傷、感染或早產而引起,其中以寒冷損傷為最多見,稱寒冷損傷綜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腫為特徵。一定要在早期的時候進行治療,症狀比較輕的經過正規治療大多數都能治癒;症狀比較嚴重的... [詳細答案]

  • 3回答

    新生兒硬腫症是什麼症狀?

    新生兒硬腫症發生在寒冷季節,大部分是由寒冷損傷所致,孩子會全身冰冷,多發生在生後1-2周。新生兒出生後不會立即硬腫,有些孩子出生時由於低白蛋白血症、或是宮內缺血、缺氧、嚴重貧血會發生水腫。需要與硬腫...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硬腫症的護理方法

    根據你提供的病史為新生兒硬腫症,新生兒硬腫症又叫做寒冷損傷綜合以低體溫和皮膚硬腫為主要臨床表現。重症的新生兒硬腫症會併發多器官功能衰竭。主要治療原則是:1複溫,2熱量和液體補充,3控制感染,4糾正器...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