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的這8大原始反射【圖】

可能一些家長們不懂什麼是原始反射【原始反射就是正常的新生兒一出世就有一些先天的反射, 這些反射能夠反映出新生兒的機體是否健全, 神經系統功能是否正常】而這些原始反射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神經系統尚未成熟, 掌管身體機能的中樞神經仍在發育, 其身體功能及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主要靠腦幹及脊髓的反射動作, 這些動作無需思考, 會對刺激做出立即的反應;不像成人的大部分行為是出自大腦發出指令, 主宰身體相關 部位做出適當的反應動作。

寶寶的原始反射,
Advertisiment
多數是在新生兒和嬰兒前期才會出現的特殊反應, 在寶寶長大, 腦部逐漸發育成熟後, 這些動作會被抑制下來, 慢慢地自然消失, 而早期的姿勢反射則會慢慢被更成熟的神經肌肉動作取代。 大多數反射如果在出生後3—4個月仍繼續存在, 則提示有腦的病變, 有些反射如頸肢反射在6個月後則會消夫。

小編整理了新生兒在2-10個月該出現這7種原始反射, 使您在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時, 更加瞭解該動作所具有的意義。

踏步反射

反射出現時間: 2個月測試方法:雙手扶在孩子軀幹呈立位(背對你), 將孩子稍向前傾。 使孩子足背輕輕劃過桌邊, 然後放在桌面上。 大概在3秒內向前邁步, 抬起一腳, 然後抬起另一腳。 動作的意義:嬰兒會有此反應,
Advertisiment
是因為腳掌和腳背接受到刺激, 刺激經由神經傳導至脊髓, 引發反射, 使髖與膝關節彎曲, 產生踏步走路或讓腳抬起來踩上障礙物的動作。 早產兒也有此反射, 但往往是以腳尖著地, 與足月兒用整個腳或腳跟著地的“步行”動作不同。 非對稱頸緊張反射

反射出現時間:4個月左右測試方法:(仰臥位, 頭朝向檢查者)將嬰兒面部轉向一側, 使左面頰與檯面平行。 保持頭位置不變3秒, 觀察肢體的反應。 右側重複以上步驟。 頭轉向一側時, 上下肢均未移動為最佳。 動作的意義:部分學者相信這種反射在胎兒期即已出現, 其有助於胎兒肌肉張力的成熟, 甚至可以幫助生產;在出生後的數周內, 此反射動作能阻止新生 兒翻身, 並且反映寶寶初期的手眼協調。
Advertisiment
時間過久反射仍 未消失的寶寶, 日後其需要手眼協調的動作(如寫字、平衡、運動等)往往會受影響, 以此評估新生兒神經、肌肉發展狀況。 蘭朵反應

反射出現時間:6個月左右測試方法:從側面伸手雙手托住小兒胸腹部, 使其呈水準懸空位。 嬰兒頭抬起高出水平面, 軀幹伸展, 雙髖及下肢對稱性抬起達到完全伸展為最佳。 動作的意義:可測試嬰兒的伸展肌肉群是否正常發展。 保護性反應前方

反射出現時間:6個月左右測試方法:可以雙膝跪與地面或者面向桌子站立, 讓孩子向前傾斜時, 伸手能接觸到平面。 抱住小兒于水準懸空位, 使小兒頭快速向下傾斜。 伸出雙臂, 肘伸直, 手掌張開支撐體重為佳。
Advertisiment
測試意義:測試嬰兒神經中樞與週邊以及嬰兒的自我保護機制是否正常運行。 保護性反應側方坐位背對家長

反射出現時間:6個月左右測試方法:雙手扶嬰兒髖部呈坐位, 背對你。 快速將嬰兒向一側傾斜45度。 手臂伸出, 手掌張開, 支撐2秒未倒為最佳。 測試意義:測試嬰兒神經中樞與週邊以及嬰兒的自我保護機制是否正常運行。 保護性反應前方坐位背對家長反射出現時間:6個月左右測試方式:雙手扶小兒髖部呈坐位, 背對家長。 然後將孩子向前傾斜45度。 孩子單或雙臂伸出, 手掌張開支撐2秒最佳。 測試意義:測試嬰兒神經中樞與週邊以及嬰兒的自我保護機制是否正常運行。 保護性反應後方坐面對家長

反射出現時間:10個月左右測試方式:伸手放到嬰兒胸前,
Advertisiment
輕柔而快速向後推至少45度。 嬰兒向後伸出單或雙臂並張開手掌支撐住自己不倒為佳。 測試意義:測試嬰兒神經中樞與週邊以及嬰兒的自我保護機制是否正常運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