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氣質

新生兒氣質
氣質, 是人在心理活動時表現出的行為特征, 具體表現在行為速度、強度、靈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氣質和性格、自我意識一樣, 屬于個性心理范疇, 但它的表現是所有個性特征中最為穩定和持久的。

每個孩子生下來就帶有不同的氣質特征。 但總體劃分, 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平易型——容易照管的孩子

這類初生嬰兒比較溫順, 什么時候睡和醒、饑和飽、以至大小便排泄都有規律。

2.麻煩型——難以照管的孩子

這類嬰兒特別好動, 不停地哭鬧, 難以哄住, 上述幾項生理功能也缺乏規律性。

3.發動緩慢型——激情緩慢的孩子

這類嬰兒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遲鈍,
Advertisiment
對逗笑也引不起激情。

有人對不同氣質類型的孩子進行長期追蹤觀察, 發現“麻煩型”嬰兒的激發閾低, 反應強烈, 容易發生活動過度、注意力不集中和沖動行為, 約25%的行為問題發生于這一類型;而“發動緩慢型”嬰兒常表現為膽小, 懼怕和進入陌生環境時退縮, 他們長大后發生精神病的比較多。

人的氣質類型無好壞之分, 任何一種氣質類型均有積極及消極的兩方面特性。 氣質也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和成就高低。

氣質是天賦的, 但可因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使之發生一定改變。 幼兒早期教育要注意怎樣使氣質中的優點得到發揚, 弱點得到克服。 比如為“麻煩型”嬰兒要安排一個安靜的環境,
Advertisiment
避免強光、噪音和種種不良刺激的干擾。 做父母的在處理孩子問題時保持心平氣和, 鎮定自若, 并通過有節奏的主動和被動運動、音樂、舞蹈、游戲及養成有規則的行為來疏泄孩子過盛的精力。 充足的睡眠對他們是非常重要。

對“發動緩慢型”可采用彩色玩具和悅耳的音樂使他們對外界發生興趣, 適宜的逗樂和游戲可使他們逐漸活潑起來。

本文摘自《嬰幼兒養育指南》由中國婦女出版社授權母嬰健康發表,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