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的三種皮膚感覺

新生兒的三種皮膚感覺, 除了痛覺是一出世便存在的外, 溫度覺與觸覺卻不是很敏感, 需要隨著時間慢慢的發育起來。

新生兒的三種皮膚感覺

由於神經傳導不夠準確, 痛刺激後會出現泛化現象, 也就是說不能夠準確感覺到疼痛的部位, 表現出反應遲鈍。 因此, 在給這年齡大的孩子打針時就能發現, 孩子哭往往不是在針戳進去時, 而是等針打完以後拔出來時哭, 或者乾脆就不哭, 這時候家長往往會誇獎孩子勇敢, 實際上是孩子對痛覺的反應遲鈍的表現。

新生兒的溫度覺也比較敏銳, 他能區別出牛奶的溫度,

Advertisiment
溫度太高太低他都會作出不愉快的反應, 而母乳的溫度是最適宜的, 所以新生兒吃母奶時總會流露出愉快、滿足的表情。 新生兒對冷的刺激要比熱的刺激反應明顯, 受環境的溫度影響很大, 需要給以適當的保暖。 因此, 如用熱水瓶、電燙壺保暖時, 要注意安全, 切忌靠近孩子的皮膚, 儘管孩子能感覺到溫度的高低, 但他的痛覺比較遲鈍又無能力做作反抗來保護自己, 所以一不小心會容易造成燙傷。

新生兒的觸覺有高度的敏感性, 尤其在眼、前額、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 而大腿、前臂、軀幹處就相對比較遲鈍。 你看, 孩子一哭, 只要把他抱起來, 摟在懷裡, 親親他、拍拍他, 他就很快會安靜, 這就是孩子通過觸覺感受到大人給予的溫暖,

Advertisiment
得到了安慰, 得到了安全感, 使自己安靜下來。 所以說, 早期給予新生兒皮膚的觸摸, 撫摸就有很多好處, 不僅可以培養他良好的情緒, 而且還能早期增加母子之間的交流, 建立母子之間的感情。

小編總結:新生兒有三種皮膚感覺, 痛覺從一開始便十分的敏感, 但溫度覺跟觸覺的敏感度卻相對比較弱, 這幾種表現可以從寶寶日常的生活中觀察得到。 父母們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留心, 也許會發現很多源自于寶寶的樂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