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的三種異常不是病

新生兒有三種現象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可能比較“怪”, 但不是疾病哦。

剛從母腹來到世上的寶寶, 由於內外生活環境的不同, 常常會有許多奇特的生理現象, 有時會讓新媽媽們虛驚一場。 媽媽們對此要有個瞭解, 不要把寶寶正常的生理現象當成疾病。

新生兒乳☆禁☆房泌乳

阿亞生了個胖小子, 一家人歡天喜地。 可生後第五天, 婆婆在給寶寶洗澡時, 發現小傢伙兩側乳腺腫脹, 如鴿蛋大小, 發硬, 還能擠出白色乳汁。 “小男孩怎麼會泌乳呢?”這可急壞了一家人。 阿亞更是急得吃不下, 睡不好, 擔心寶寶會變成“不男不女”之人。

Advertisiment

醫生點評:新生兒乳腺腫大屬於生理現象, 家長不必驚慌。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懷孕期間, 母親的孕激素、雌激素、催乳素可經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從而促進胎兒乳腺的發育及乳汁的產生。 男女新生兒都可出現, 多見於生後3~5天, 觸之有鴿蛋或蠶豆大小的硬結, 輕輕擠壓可有乳汁流出。 隨後, 隨著來自母體的上述激素逐漸消失, 腫大的乳☆禁☆房也會慢慢消退。 一般2~3周後就會自行消退。

這類乳☆禁☆房腫大, 並非炎症, 更不是什麼兩性畸形, 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更不要擠壓腫脹的乳☆禁☆房, 否則, 若不慎把乳☆禁☆頭擠破, 容易感染細菌, 使乳腺紅腫、發炎, 嚴重者甚至可以引起敗血症。

初生的女兒來“月經”

身材矮小的曉紅終於順利產下一個女兒,

Advertisiment
一家人歡喜得不得了。 可是有一天媽媽在給女兒換尿布時, 忽然發現尿布上有一片紅紅的黏液, 這可把媽媽嚇壞了, 女兒才出生五天啊, 怎麼就有了月經?莫非是性☆禁☆早☆禁☆熟?

醫生點評:部分女嬰在生後5~7天會有少量陰☆禁☆道出血現象, 或淡紅色血樣分泌物, 臨床上稱作“假月經”, 也有部分女嬰陰☆禁☆道會有少量白色分泌物, 稱為“白帶”。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胎兒在母體內時, 陰☆禁☆道上皮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而增生, 出生後來自母體的雌激素突然中斷, 增生的陰☆禁☆道上皮就脫落, 隨分泌物排出, 形成所謂的“白帶”。 同樣, 增生的子宮內膜脫落排出, 就會有陰☆禁☆道流血現象。

這種出血一般量不多, 持續2~3天后即自行停止, 無需特殊處理。 只要勤換尿布,

Advertisiment
用消毒棉花輕輕擦拭就行了, 不宜把新生兒放在澡盆中洗浴, 同時保持外☆禁☆陰清潔, 以免感染。 若出血量多且時間長, 分泌物呈膿性且有異味, 則應及時就診。

新生兒黃疸

玲玲的寶寶剛生下來時白白胖胖, 人見人愛。 但還沒到一個星期, 玲玲就發現寶寶的臉色好像沒有以前紅潤了, 甚至有些輕微發黃, 玲玲很擔心, 寶寶會不會是沒吃好, 還是生病了?

醫生點評:幾乎90%的足月新生兒在生後3~5天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 5~7天達高峰, 一般兩周內消退, 早產兒可延遲至3~4周。 黃疸先見於面、頸, 然後可遍及軀幹及四肢, 一般稍呈黃色, 鞏膜可有輕度黃染, 但手心、足部不黃, 除黃疸外, 小兒全身健康狀況良好, 不伴有其他症狀, 吃奶好,

Advertisiment
哭聲響亮, 大小便顏色也正常, 稱為生理性黃疸。 這是因為寶寶出生後, 紅細胞破壞加快, 產生很多膽紅素, 膽紅素要經過肝臟加工處理, 但新生兒肝臟功能還不成熟, 膽紅素過多就表現為黃疸。

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療, 媽媽可讓寶寶多曬太陽, 對黃疸消退有一定幫助。 如果新生兒黃疸出現過早, 即在出生後24小時內, 且迅速發展, 或黃疸消退過遲(足月兒超過兩周, 早產兒超過3~4周), 或消退後又再出現, 多屬病理現象, 應及早去醫院查明病因, 積極治療。

出生兩天的女兒就出“牙”

阿珍發現剛出生兩天的女兒在吃奶時總是喜歡咬媽媽的乳☆禁☆頭, 心裡覺得奇怪, 寶寶沒長牙怎麼會咬乳☆禁☆頭呢?細細一看, 原來寶寶牙齦邊長了一些黃白色的小顆粒,

Advertisiment
趕緊叫來婆婆, 婆婆一看說:“這是馬牙, 刮破就行了。 ”阿珍便聽從婆婆的話, 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小顆粒剔破了。 誰知到了第二天, 寶寶便不肯吃奶, 只是哇哇大哭, 一天過去, 連一口奶都沒吃。 媽媽這才急了, 帶寶寶去醫院。 醫生一檢查, 說, 由於阿珍錯誤地把馬牙剔破了, 導致了感染, 所以寶寶才不肯進食。

醫生點評:部分新生兒出生時在牙齦邊緣或上齶中線會有一些黃白色、米粒大小的顆粒狀隆起, 酷似剛出生的牙齒, 俗稱“馬牙”。 為什麼會出現馬牙呢?這是由於胚胎時期, 口腔內的上皮細胞堆積, 以及牙齒發育過程中, 牙板上皮的角化上皮珠殘留所形成。 寶寶長了馬牙一般不會出現什麼症狀, 隨著寶寶不斷吮奶, 馬牙會逐漸吸收或脫落,無需處理。如果自作主張用沒有消過毒的針去挑破,或用布去擦拭馬牙,都有可能引起感染,危害寶寶健康。當然,有的寶寶長了馬牙後不愛吃奶,甚至哭鬧得很厲害,這就需要去醫院請醫生處理了。

有時在新生兒口腔的兩側頰部,可以看到一些厚厚的脂肪墊,這是因脂肪堆積所形成,民間俗稱“螳螂子”,並有將其挑破的風俗。事實上,這種脂肪墊不但對新生兒身體無害,而且有利於新生兒吮奶,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螳螂子會自行消失。假如新生兒的胃口減退或不肯吮奶時,應請醫生檢查。絕對不可自行挑割脂肪墊,這很容易引起感染。

除此以外,剛出生的嬰兒一周內會出現體重減輕,這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叫做生理性體重下降。主要是由於新生兒脫離了浸泡在羊水中的濕環境後,皮膚上的水分揮發,以及尿液、汗液排泄,導致體重減輕。隨著孩子吃奶量的逐漸增多,機體對外界的適應性調整,體重會逐漸增加,一般7~10天又恢復至出生時的體重。當然,如果寶寶體重下降超過10%或下降後遲遲不恢復正常體重,或體重增長緩慢,則多因疾病或餵養不當所致,應及時就醫。

馬牙會逐漸吸收或脫落,無需處理。如果自作主張用沒有消過毒的針去挑破,或用布去擦拭馬牙,都有可能引起感染,危害寶寶健康。當然,有的寶寶長了馬牙後不愛吃奶,甚至哭鬧得很厲害,這就需要去醫院請醫生處理了。

有時在新生兒口腔的兩側頰部,可以看到一些厚厚的脂肪墊,這是因脂肪堆積所形成,民間俗稱“螳螂子”,並有將其挑破的風俗。事實上,這種脂肪墊不但對新生兒身體無害,而且有利於新生兒吮奶,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螳螂子會自行消失。假如新生兒的胃口減退或不肯吮奶時,應請醫生檢查。絕對不可自行挑割脂肪墊,這很容易引起感染。

除此以外,剛出生的嬰兒一周內會出現體重減輕,這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叫做生理性體重下降。主要是由於新生兒脫離了浸泡在羊水中的濕環境後,皮膚上的水分揮發,以及尿液、汗液排泄,導致體重減輕。隨著孩子吃奶量的逐漸增多,機體對外界的適應性調整,體重會逐漸增加,一般7~10天又恢復至出生時的體重。當然,如果寶寶體重下降超過10%或下降後遲遲不恢復正常體重,或體重增長緩慢,則多因疾病或餵養不當所致,應及時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新生兒的胃腸道是不是有自己的特殊性呢?

    人的腸道有三道屏障系統,一個是正常的腸道菌群,一個是正常的腸粘膜,還有腸道的免疫系統,嬰幼兒的腸道菌群沒有發育到成人的水準,容易出現腸道菌群失調,腸粘膜一旦受到外界的病毒或者感染以後,粘膜屏障功能將...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的胃腸道是不是比較不一樣?

    新生兒比較容易出現腸道菌群失調,腸粘膜一旦受到外界的病毒或者感染以後,粘膜屏障功能將受到破壞,所以容易出現腹瀉,還有嬰幼兒在免疫功能發育不完善的時候,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的胃腸道是不是比較弱?

    嬰幼兒的腸道菌群沒有發育到成人的水準,容易出現腸道菌群失調,腸粘膜一旦受到外界的病毒或者感染以後,粘膜屏障功能將受到破壞,所以容易出現腹瀉,還有嬰幼兒在免疫功能發育不完善的時候,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的胃腸道是不是跟成人不一樣?

    人的腸道有三道屏障系統,嬰幼兒的腸道菌群沒有發育到成人的水準,容易出現腸道菌群失調,腸粘膜一旦受到外界的病毒或者感染以後,粘膜屏障功能將受到破壞,容易出現腹瀉,還有嬰幼兒在免疫功能發育不完善的時候,...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的胃腸道是不是發達成長不完善?

    嬰幼兒的腸道菌群沒有發育到成人的水準,容易出現腸道菌群失調,腸粘膜一旦受到外界的病毒或者感染以後,粘膜屏障功能將受到破壞,所以容易出現腹瀉,此外嬰幼兒各個臟器,如神經系統、腎臟、肝臟的發育也沒完善。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