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淚囊炎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

新生兒淚囊炎是一種常見的嬰幼兒先天性眼病, 主要表現為寶寶的眼睛淚汪汪的, 部分寶寶還會出現眼部紅腫的情況。 新生兒淚囊炎多出現在剖腹產的寶寶身上, 因為剖腹產的寶寶出生時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 眼淚沒有及時的排出而導致的。

新生兒淚囊炎是怎麼回事

新生兒淚囊炎是由於鼻淚管下端的胚胎殘膜沒有退化, 阻塞鼻淚管下端, 導致淚液和細菌瀦留在淚囊內, 引起繼發性☆禁☆感染所致。

一般情況下, 新生兒出生時在母親產道中受到擠壓, 鼻淚管末端的瓣膜會破裂, 從而促使鼻子與眼淚之間的通道打開。

Advertisiment
當鼻淚管末端的瓣膜沒有破裂時, 就會導致眼淚不能通過鼻腔排出, 使得眼淚一直積壓在淚囊中, 不僅眼淚越積越多, 細菌也會在這裡滋生並盡情繁殖, 形成膿包。

如果這些細菌的病毒性很強, 就會穿破淚囊, 跑到周圍的組織中去, 這時候新生兒不僅眼淚多, 還有眼屎多、內眼角下方鼻根處又紅又腫的情況, 這就是急性淚囊炎。 如果治療不及時, 淚囊化膿後甚至會爛穿皮膚表層, 形成淚囊瘺。

新生兒淚囊炎對未經產道擠壓的剖腹產嬰兒比較常見, 不過絕大多數患兒在經過治療後會在出生4~6周內有所好轉, 少部分患兒會出現更嚴重情況。

新生兒淚囊炎症狀

新生兒淚囊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嬰幼兒先天性眼病,

Advertisiment
也是小兒眼科常見病、多發病。 這種疾病主要表現為嬰兒的眼睛經常是淚汪汪的, 在嬰兒的眼睛裡有許多濃性分泌物流出。 發病時間可早可晚, 有的是出生後第一天就有症狀, 有的可以是一周後或者一個月以後出現。

新生兒淚囊炎主要是有三大症狀:流淚, 眼臉濕疹, 淚囊部有腫塊。

當新生兒出現雙眼總是淚汪汪的時候, 媽媽們就要考慮自家寶寶是不是患有這種疾病了。 部分患兒會伴隨有眼臉濕疹, 這是因為淚液中的細菌刺激到眼臉皮膚所致。 當嬰兒出生1~2周後, 可能會出現淚囊部有腫塊的現象, 有的還會出現紅、腫、痛等急性炎症的表現。

一旦發現自家寶寶患有新生兒淚囊炎, 一定要及時就醫,

Advertisiment
以免造成嚴重的淚囊萎, 還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新生兒淚囊炎需要做哪些檢查

當新生兒有疑似淚囊炎病症時, 需要進行一些相關的檢查, 以確定淚囊部是否有腫塊, 細菌感染的程度和性質, 並判斷最佳治療方案。 一般情況下需要做的檢查有:

1、血常規檢查。 可瞭解感染的程度和性質。

2、淚囊分泌物的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明確感染的性質和致病菌的種類, 並為藥物治療提供重要參考。

3、病理性檢查。 可瞭解是慢性發炎還是急性發炎, 並查看並且輕重, 以給出最佳治療方案。

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 還需要做CT檢查, 瞭解鼻淚管阻塞、狹窄及擴張的部位及程度並可顯示淚道系統及眶內軟組織、眶周結構鼻部和鼻旁竇的病變。

Advertisiment

如今, 還可通過螢光素染料在結膜囊記憶體在的量來判斷小齡兒童的淚液排泄功能, 是一種快速、客觀的檢測方法。 有專家認為, 在淚器功能失常的情況下, FDT的敏感性更高。

新生兒淚囊炎怎麼按摩

新生兒淚囊炎可通過按摩進行緩解, 那麼新生兒淚囊炎怎麼按摩呢?乖乖網在進行多方搜尋之後給出下面兩種較為有效的方法, 給大家提供參考。

1.用拇指或十指指腹壓迫淚囊, 按在鼻根及眼睛的內眥中央的部位, 順時針的方向擠壓膿液, 眼角就會有一部分膿液流出來, 擦乾淨, 點眼藥即可。 適用於眼睛裡面有膿性分泌物的患兒。

2.用拇指或十指指腹壓迫淚囊, 按在鼻根及眼睛的內眥中央的部位, 有一定力度的往下按壓,

Advertisiment
通過按壓, 能把鼻淚管下端的阻塞的膜給衝開。

按摩時需要注意洗淨雙手, 並將指甲修剪平滑, 以免造成細菌交叉感染或傷到患兒皮膚。 另外, 每天需要按摩3~4次, 一次6~8下, 如果有膿液流出, 需先用棉簽擦拭乾淨再繼續按摩, 一直到沒有膿液為止, 並點上藥水。

新生兒淚囊炎的用藥原則

這種病有一部分是可以自愈的, 不是說全部是需要手術治療的。 另外, 在家裡還可以進行保守治療, 一個是淚道按摩, 就是淚囊部位的按摩, 如囊腫突然消失, 表示殘膜已被擠破, 即告痊癒。

如經6個月以上的保守治療, 包括多次按摩仍不見效者, 可經沖洗及滴用抗生素後再用探針探通, 多可獲得痊癒。 如有淚囊周圍炎時, 應先按照急性淚囊炎處理。 第二是滴眼藥,這樣還有一小部分孩子治癒,按摩一天五到六次,眼藥一天兩到三次,這是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四個月以上,如果還不管用,有的孩子症狀越來越重,這個時候一定要考慮手術。手術分兩種,一種是淚道探通手術,對一些比較複雜的,年齡比較大的孩子甚至有先天性淚道畸形的孩子,淚道探通手術效果不太好。另外一種手術是淚道插管術,也叫淚道植管術,這類手術是最新的手術。

一般治療方法

用手指對淚囊腫塊向下作按摩,如囊腫突然消失,表示殘膜已被擠破,即告痊癒。如經6個月以上的保守治療,包括多次按摩仍不見效者,可經沖洗及滴用抗生素後再用探針探通,多可獲得痊癒。如有淚囊周圍炎時,應先按照急性淚囊炎處理。

在出生10天以內的嬰兒群體中,新生兒淚囊炎發病率達0.3%~0.5%,早期行淚囊區加壓按摩,對新生兒淚囊炎具有積極的作用。

新生兒淚囊炎的中醫療法

向下擠壓淚囊法

將患兒仰臥後頭部固定,用一手壓住內眥部,另一手自淚囊頭部向下擠壓淚囊,每天2~3次,並以抗生素及魚腥草滴眼液點眼,2周後複診,治療4周依然無效者採用加壓沖洗法。

加壓沖洗法

依然是患兒仰臥頭部固定,眼局部點1.4g/L倍諾喜2滴,表面麻醉後將沖洗針頭插入下淚管內,同時壓住上淚小管,然後用力推入魚腥草滴眼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的混合藥液,目的使藥液衝破阻塞的先天性殘膜而使淚道得到通暢。若加壓沖洗法仍無法使淚道通暢者,採用淚道探通沖洗法。

淚道探通沖洗法

仰臥位,將頭及肢體固定,眼局部點1.4g/L倍諾喜2滴以表面麻醉,下淚點太小可先行擴張淚點後再用7號牙科沖洗針頭,針頭周圍塗眼膏使之滑潤後再將針頭垂直插入下淚點約1.5mm深,再將沖洗針頭轉向與瞼緣平行方向,朝內眥部順淚小管方向用食指指腹輕輕將沖洗針頭推進,當觸到骨壁時,將針頭尾部向上旋轉後再向下、向後緩緩進針,深度約2.5~3cm即可。接上已吸入魚腥草滴眼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的針管將其輕輕注入,患者出現吞咽動作後將沖洗針頭拔出,隔日再行沖洗。

第二是滴眼藥,這樣還有一小部分孩子治癒,按摩一天五到六次,眼藥一天兩到三次,這是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四個月以上,如果還不管用,有的孩子症狀越來越重,這個時候一定要考慮手術。手術分兩種,一種是淚道探通手術,對一些比較複雜的,年齡比較大的孩子甚至有先天性淚道畸形的孩子,淚道探通手術效果不太好。另外一種手術是淚道插管術,也叫淚道植管術,這類手術是最新的手術。

一般治療方法

用手指對淚囊腫塊向下作按摩,如囊腫突然消失,表示殘膜已被擠破,即告痊癒。如經6個月以上的保守治療,包括多次按摩仍不見效者,可經沖洗及滴用抗生素後再用探針探通,多可獲得痊癒。如有淚囊周圍炎時,應先按照急性淚囊炎處理。

在出生10天以內的嬰兒群體中,新生兒淚囊炎發病率達0.3%~0.5%,早期行淚囊區加壓按摩,對新生兒淚囊炎具有積極的作用。

新生兒淚囊炎的中醫療法

向下擠壓淚囊法

將患兒仰臥後頭部固定,用一手壓住內眥部,另一手自淚囊頭部向下擠壓淚囊,每天2~3次,並以抗生素及魚腥草滴眼液點眼,2周後複診,治療4周依然無效者採用加壓沖洗法。

加壓沖洗法

依然是患兒仰臥頭部固定,眼局部點1.4g/L倍諾喜2滴,表面麻醉後將沖洗針頭插入下淚管內,同時壓住上淚小管,然後用力推入魚腥草滴眼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的混合藥液,目的使藥液衝破阻塞的先天性殘膜而使淚道得到通暢。若加壓沖洗法仍無法使淚道通暢者,採用淚道探通沖洗法。

淚道探通沖洗法

仰臥位,將頭及肢體固定,眼局部點1.4g/L倍諾喜2滴以表面麻醉,下淚點太小可先行擴張淚點後再用7號牙科沖洗針頭,針頭周圍塗眼膏使之滑潤後再將針頭垂直插入下淚點約1.5mm深,再將沖洗針頭轉向與瞼緣平行方向,朝內眥部順淚小管方向用食指指腹輕輕將沖洗針頭推進,當觸到骨壁時,將針頭尾部向上旋轉後再向下、向後緩緩進針,深度約2.5~3cm即可。接上已吸入魚腥草滴眼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的針管將其輕輕注入,患者出現吞咽動作後將沖洗針頭拔出,隔日再行沖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