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敗血症的感染途徑有哪些?

1 新生兒敗血症感染途徑:宮內感染

如果母親在孕期感染了敗血症的話, 那麼細菌會經過胎盤血行感染胎兒, 所以宮內感染是新生兒敗血症的一個主要感染途徑。

建議:

孕媽媽應該定時去醫院做檢查, 預防新生兒敗血症的發生。

2 新生兒敗血症的感染途徑:產時感染

在分娩過程中, 如果生產時間較長, 出現難產和胎膜早破等情況時, 細菌可由產道上行進入羊膜腔, 胎兒如果吸入了受污染的羊水, 會患上肺炎、胃腸炎、中耳炎等炎症, 這些會進一步發展成敗血症。

另外, 在生產過程如果消毒措施沒做好,

Advertisiment
或助產不當、復蘇損傷等都可能讓細菌有可乘之機, 從皮膚、粘膜破損處進入血中, 造成敗血症。

建議:

在分娩過程中, 醫生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 避免感染源與新生兒的接觸, 保證所有生產器具的乾淨衛生,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3 新生兒敗血症的感染途徑:產後感染

產後感染是指寶寶出生後, 細菌可從寶寶的肚臍、皮膚、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徑侵入血循環,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感染途徑, 一般寶寶的臍部是細菌最易侵入的門戶。

建議:

產後醫生和家長一定要做好寶寶肚臍的護理工作。

4 新生兒敗血症的治療

家長一旦發現新生兒有敗血症, 應立即送醫院檢查, 以便得到及時治療。

1、抗菌治療

要根據病原菌的種類不同,

Advertisiment
選擇敏感的抗生素。 如葡萄球菌感染者, 宜用苯唑西林鈉、頭孢唑啉鈉、萬古黴素等;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者, 宜用氨卡青黴素、先鋒必等。 病原菌不明者, 可針對上述兩種細菌選藥, 聯合使用。 療程一般為10-14天。

2、支援療法

可輸鮮血、血漿或免疫球蛋白, 以增強機體抗感染能力。 此外, 應及時糾正酸中毒和水電解質紊亂;有休克應進行抗休克治療。 新生兒居住處應經常消毒, 不要與患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觸, 避免感染。 同時應提倡母乳餵養, 因母乳中特別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體, 能減少因腸道感染而導致的敗血症。

5 新生兒敗血症應該做好預防

新生兒敗血症最根本就是做好預防工作。

1、孕婦應定期作產前檢查, 分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Advertisiment
對胎膜早破、宮內窒息或產程過長的新生兒應進行預防性治療。

2、對有感染與發熱的母親應用廣譜、通過胎盤屏障的抗生素。 對有窒息的新生兒的復蘇儘量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3、做好寶寶皮膚、黏膜護理, 應特別注意避免感染或損傷。

4、不要用粗糙不潔的布巾擦洗新生兒口腔, 以免損傷口腔黏膜。 如有感染性病灶, 應及時處理, 並應用適量抗生素預防感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