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敗血症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新生兒敗血症對寶寶的健康有哪些影響?在育兒過程中如何進行日常護理?敗血症是指病菌或條件病菌侵入血循環, 並在血中生長繁殖, 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性☆禁☆感染。 若侵入血流的細菌被人體防禦機能所清除, 無明顯毒血症症狀時則稱為菌血症。

什麼是新生兒敗血症

新生兒敗血症是一種嚴重的細菌感染性疾病。 敗血症的含義是致病性細菌侵入血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 產生毒素引起的全身性☆禁☆感染。 由於新生兒期免疫功能尚不成熟, 體內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 細菌容易在全身擴散,

Advertisiment
當細菌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時, 則可引起化膿性腦膜炎, 使病情加重。

誰造成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敗血症分為宮內感染、產時感染、產後感染三種情況。 其中最易出現的有以下三種:

胎膜早破:正常的子宮中是佈滿細菌的, 胎兒是由胎膜的阻隔而受到保護, 一旦胎膜破裂, 細菌就可能逆行而上進入子宮中繁殖。 破水時間越長, 細菌繁殖越多。 當胎兒有吞咽或是呼吸動作時, 這些細菌就有機會進入胎兒體內繼續繁殖。

臍炎:正常情況下, 新生兒臍帶在兩周內脫落。 臍窩創面沒有皮膚覆蓋, 血管尚未閉合, 有時還會有滲血, 加之臍凹易積水, 且不易乾燥, 是細菌繁殖的好地方, 容易引起臍炎, 若細菌由此入血,

Advertisiment
可發生敗血症。

膿胞瘡:新生寶寶皮膚薄嫩, 易受細菌侵襲。 如果受摩擦等刺激, 可能出現膿胞瘡, 膿皰高出皮膚表面, 周圍微紅, 經常發於手臂、下肢或尿布區以及皮膚皺折部位。 初期皰液清晰, 後期迅速成為黃色混濁液。 膿皰破裂而露出紅而潤濕的面。 輕者皰瘡局限於較小區域而不再陸續發生新瘡, 無全身症狀;重者新的膿皰瘡不斷出現, 可併發敗血症。

新生兒出現敗血症時, 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進行治療, 醫生們會根據細菌入侵途徑、患兒年齡、臨床表現等選擇藥物進行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