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哭鬧原因清單一覽

新生兒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處於睡多醒少的狀況, 通常每天睡眠時間在20小時以上, 因此哭鬧原因相對簡單, 但由於其父母大部分沒有撫養經驗, 因此仍然有時不知所措。 在此竟將自己的經驗總結後與大家分享, 便於年輕的父母們參考。

一、寶寶饑餓時的哭鬧:

通常寶寶在出生前期饑餓哭鬧能占整體哭鬧得50%, 其特點是先小聲哼哼, 然後大聲哭鬧, 並伴隨著左右轉動頭部嘴部不停的開合動作, 有時有伸嘴的動作出現。

父母確認時可先輕輕來回觸碰寶寶的左右兩側臉頰, 如寶寶迅速將頭轉相觸碰的一面則90%以上是出現了饑餓想像,

Advertisiment
此時因及時餵奶。 寶寶吃飽後就不會再哭鬧了。

二、寶寶排泄時的哭鬧:

寶寶排泄時的哭鬧往往也占哭鬧原因的40%以上, 其特點是在將要排泄前或排泄時會有煩躁的表現, 出現全身用力, 和用力蹬腿的現象, 常伴有挺腰動作。 排泄完成後如無較大不適感則不在哭鬧, 如出現較大不適感(特別是大便後)會立即大聲哭鬧, 但不會頻繁的左右轉動頭部。

父母確認時應先撫摸寶寶的雙腿, 如蹬腿頻繁應屬此類哭鬧, 此時要先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已排泄完成, 如寶寶尚未完成排泄動作, 則不要急於為寶寶換尿片, 避免在更換尿片時寶寶將衣物弄髒。 如寶寶排泄確實已完成, 應立即為寶寶更換尿片,

Advertisiment
同時注意保暖, 避免寶寶因換尿片時受涼而拉肚子。

值得注意的是, 寶寶有時會在剛換完尿片不久再次排泄, 因此父母一定要細心的反復確認寶寶是否再次排泄。

三、寶寶著涼時哭鬧:

此類哭鬧通常較少, 畢竟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寶寶, 過熱一身痱子的常見, 受凍的寶寶還是少見的, 通常著涼都是在寶寶過熱發汗後接處涼物或吹涼風造成。 著涼時的哭鬧沒有明顯的特徵, 但一定會伴有手腳冰涼頻繁排便打嗝等現象。

父母確認時可直接觸摸寶寶的手腳發現溫度過低時應及時增加保暖的衣物或包被等, 並應同時確認寶寶是否出現拉肚子現象。 如果寶寶同時出現打嗝的症狀, 可以採取以下3種方法對應:

Advertisiment

1、立即餵奶可以最有效的緩解和消除打嗝;

2、用小勺喂溫開水效果也不錯;

3、立刻多增加衣物和包被最好同時用加熱設備增加溫度, (例如:加熱燈)待寶寶微微發汗時狀態可解除;此方法因注意事後散熱時不要過快, 避免再次著涼。

四、寶寶衣物穿著不適時地哭鬧:

此類哭鬧最難被察覺, 通常父母反復檢查後仍無法確認哭鬧的原因, 此類哭鬧只要父母一包在懷中哄一下就停止, 一放下就哭。

父母在發現此類哭鬧時因仔細檢查寶寶的敏感部位處的衣物是否穿著不適。 主要有:手臂上的固定帶是否過緊或位置不對、脖子後部的衣物是否堆積過多或有較硬的部分、貼身小衣是否因寶寶的活動而牽拉到胸口以上、紙尿褲是否過緊等。

Advertisiment

以上是本人在照顧寶寶過程中遇到最多的哭鬧原因, 不算多但較常見, 希望能幫到年輕的父母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