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的病因及感染途徑

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neonatal purulent meningitis)系指新生兒期由化膿菌感染引起的腦膜炎症, 是新生兒嚴重的顱內感染性疾病。 其發生率占活產兒的0.02%~0.1%, 早產兒發病率較高, 為0.3%。 本病由於其臨床表現很不典型, 顱內壓增高表現出現較晚, 常缺乏腦膜刺激征, 故不易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 不僅病死率高, 而且有倖存活嬰兒常留有永久性失聽、失明、癲癇、腦積水、智力和運動障礙等神經系統後遺症。

病因:病原菌

一般認為與敗血症一致, 但並非完全如此, 因有些腦膜炎可無敗血症, 病原菌可直接侵入腦膜或只有短暫的菌血症( bacteremia)後即引起腦膜炎。

Advertisiment
1周以內感染以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 尤以大腸桿菌最多, 其它如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克雷伯腸道菌屬、粘球桿菌、沙門氏菌等均可為化腦病原菌;1周後感染者則以革蘭氏陽性球菌為主, 尤以葡萄球菌多見, 其次為肺炎球菌、鏈球菌等。 國外則以GBS最多, 其他如革蘭氏陽性的李斯特桿菌(可通過胎盤)及具有K1抗原的大腸桿菌性腦膜炎均易見到(K1抗原對吞噬作用有抵抗力)。 感染途徑

分為產前感染、產時感染及產後感染。

1.產前感染 極罕見, 只有個別報告。 如母患李斯特菌菌血症時, 該菌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導致流產、死胎、早產。

2.產時感染 患兒常有胎膜早破、產程延長、難產的病史。 大腸桿菌、GBS可由母親陰☆禁☆道上行污染羊水,

Advertisiment
或胎兒通過產道時吞人或吸人, 多在生後3d內以暴發型敗血症或肺炎發病, 約30%發生GBS腦膜炎(常無腦膜炎組織學改變), 病死率高達15%~50%。 此外, 李斯特菌腦膜炎也可因產時吸入或吞人污染羊水所致, 新生兒支原體腦膜炎近年來也有報導。

3.產後感染 為國內新生兒化腦最常見的感染途徑。 病原菌以金葡菌最多, 大腸桿菌次之, 多由臍部、受損皮膚與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侵入血循環再到達腦膜。 國外則以晚髮型GBS敗血症(90%為GBSⅢ型所致)多見, 臨床常病情進展較慢, 病死率為10%~20%。 此外新生兒有中耳炎、感染性頭顱血腫、脊柱裂、腦脊膜膨出及先天性皮毛竇等疾病時, 病原菌可由相應部位侵入腦膜而引起腦膜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