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出現吐奶的原因是什麼

幼兒餵養的常見問題

吐奶:吐奶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現象。 吐奶也可稱噴奶, 是由於消化道和其他有關臟器受到某些異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經反射性動作, 嘔吐時奶水多是噴射性地從嘴裡、甚至鼻子裡湧出的。

一般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嬰兒胃腸道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 總的來看, 多數是由於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  

新生兒嘔吐與其他年齡嬰兒不同, 這與新生兒消化道解剖、生理特點有很大關係。 新生兒胃容量小, 呈水準位元, 而且胃的入口賁門括約肌發育差、較鬆弛,

Advertisiment
而出口的幽門括約肌發育良好, 較緊張, 形成出口緊入口松, 奶水容易返流引起嘔吐。 一旦遇到餵養和護理不當, 如餵奶次數過多, 餵奶量過大, 或用奶瓶餵奶時橡膠乳☆禁☆頭孔眼過大, 致使嬰兒吸奶過急;或餵奶後讓嬰兒平臥, 或者過多、過早地翻動嬰兒, 都容易引起嬰兒吐奶。 這種吐奶在改進餵養和護理方法後即可防止。

生理性吐奶解決方案:

適量餵食, 切勿過多。 採用正確的餵奶姿勢, 避免仰臥時給寶寶餵奶。 每次餵奶中及餵奶後, 讓寶寶豎直趴在大人肩上, 輕拍寶寶背部, 這個動作可將吞入胃中的空氣排出, 以減少胃的壓力。 餵奶時不要太急、太快, 如有必要中間可以暫停片刻, 以便寶寶的呼吸更順暢。

Advertisiment
奶瓶開孔要適中, 開孔太小則需要大力吸吮, 空氣容易由嘴角處吸入口腔再進入胃中;開孔太大則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 阻礙呼吸氣管的通路。 在餵食完畢後, 不要讓寶寶馬上平躺, 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會兒, 並輕拍其背部。 在躺下時, 也應將寶寶上半身墊高一些, 最好是右側臥, 這樣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在餵食之後, 不要讓寶寶有激動的情緒, 也不要隨意搖動或晃動寶寶。

疾病性吐奶應對方案:

一些疾病也會引起嬰兒吐奶, 如食道和胃腸道的先天畸形、腸梗阻等。 新生兒患腦膜炎、敗血症和其他感染也可以出現吐奶, 這些疾病引起的吐奶常較劇烈和頻繁, 且不是一兩天能恢復的。 所以遇到新生兒吐奶時,

Advertisiment
要仔細觀察每天的吐奶次數, 大小便怎樣, 有沒有腹脹、發熱或精神不好等症狀。 當吐奶又伴有其他症狀, 或每天吐奶次數在2~3次以上時, 應及時到醫院讓醫生檢查。  

溢奶

嬰兒吃奶後, 如果立即平臥床上, 奶汁會從口角流出, 甚至把剛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 但是, 餵奶後把寶寶豎抱一段時間再放到床上, 吐奶就會明顯減少。 醫學上把這種吐奶稱為溢奶, 俗稱“漾奶”。 通常為正常生理現象, 而不是病態。 寶寶有溢奶的狀況是十分常見的, 約有50%的寶寶在不同程度上有溢奶的情況。 媽媽只要在哺喂方法上多加注意即可。

溢奶原因:

小兒的胃呈水準位, 胃底平直, 內容物容易溢出。 站立行走後, 膈肌下降及重力的作用, 才逐漸轉為垂直位。

Advertisiment
另外, 嬰兒胃容量較小, 胃壁肌肉和神經發育尚未成熟, 肌張力較低, 這些均易造成溢奶。 嬰兒胃的賁門(近食管處)括約肌發育不如幽門(近十二指腸處)完善, 使胃的出口緊而入口松, 平臥時胃的內容物容易返流入食管而溢奶。 餵養方法不當, 嬰兒吃奶過多, 母親乳☆禁☆頭內陷, 或吸空奶瓶、乳☆禁☆頭內沒有充滿乳汁等, 均會使寶寶吞入大量空氣而發生溢奶。 餵奶後體位頻繁改變也容易引起溢奶。

溢奶解決方案:

採用正確的餵奶姿勢, 避免仰臥時給寶寶餵奶。 奶嘴的開孔大小要合適, 奶嘴必須充滿乳汁。 餵奶後應將小寶寶輕輕抱起, 頭靠在母親肩上, 輕拍寶寶背部, 使胃內空氣得以排出。 若溢奶是賁門鬆弛、閉鎖功能不全所致,

Advertisiment
餵奶後應豎直抱起一二小時, 再放到床上, 頭部略抬高。 隨著胃賁門部的肌肉發育完善, 溢奶症狀會逐漸減輕。 隨著新生兒的月齡增長, 溢奶會逐漸好轉, 到三個月時明顯減輕, 約6個月時便自然消失, 不必用止吐藥治療。

嗆奶

新生兒很容易吐奶, 如果吐奶時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 在吸氣的瞬間誤入氣管, 即發生嗆奶。 嗆奶是嬰兒、特別是新生兒常見的異常表現。

嗆奶應對方案:輕微狀態

輕微的溢奶、吐奶, 寶寶自己會調適呼吸及吞咽動作, 不會吸入氣管, 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及膚色即可。

如果大量吐奶, 首先, 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 以免吐出物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 然後, 把手帕纏在手指伸入口腔中, 甚至咽喉, 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來,以保持呼吸道順暢,然後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嚴重狀態

如果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無效,馬上夾或捏刺激腳底板,使寶寶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時最重要的是讓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費時間想如何把異物取出。

在以上過程中,寶寶應同時送往醫院檢查。如果嗆奶後寶寶呼吸很順暢,最好還是想辦法讓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觀察哭時的吸氧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如聲音變調微弱、吸氣困難、嚴重凹胸等,如有應即送醫院。如果寶寶哭聲宏亮,中氣十足、臉色紅潤,則表示無大礙。

日常護理

對常吐奶的嬰兒,父母應加強觀察,並適當抬高床頭,讓嬰兒側臥。哺乳或餵奶時,都應讓頭部略高,喂完奶後,再把嬰兒抱立起來,輕拍後背,直到打嗝後再放回床上。夜間應定期觀察嬰兒,是否發生吐奶,呼吸與睡姿如何等。

寶寶常嗆奶可能缺維A,研究發現,嬰兒嗆奶與維生素A的缺乏密切相關,而補充維生素A後可見良好效果。嬰兒可進食些胡蘿蔔汁、蔬菜湯或適當補充些魚肝油及維生素A膠丸等,都能很快地改善嗆奶症狀。

吃吃停停

新生兒如果喝奶時總是吃吃停停,吃不到3、5分鐘就睡著了,而睡眠時間又不長,經常半個小時至一小時就醒了。那麼,人工餵養的寶寶就要注意檢查一下是不是有所餵奶方式不當。

吃吃停停解決方法:

人工餵養的寶寶喝奶時如果吃吃停停,很可能是因為奶嘴過硬或者奶洞偏小,嬰兒吸吮時用力過度,所以容易導致疲勞,導致嬰兒吃著吃著就累了,累了之後就直接睡著了。如果確定奶嘴洞口大小是否合適呢?可以在調好牛奶後,擰緊奶嘴,然後把奶瓶倒置過來,如果奶液能夠一滴一滴迅速滴出,就表示奶洞大小合適;如果滴得慢就是偏小了。另外,給寶寶餵奶時要將奶瓶略微傾斜,讓牛奶充滿整個奶嘴,這樣既可以避免寶寶吸到空氣引起打嗝,也可以預防吸吮疲勞。

邊吃邊睡

新生兒因為還不適應外界的環境,而且以睡眠狀態為主,所以很容易出現邊吃邊睡的情況,一般到滿月後能逐漸改善。

拒絕奶瓶的應對方法:選擇合適的奶嘴

雖然再好的奶嘴和吃母乳的感覺仍會不一樣,但可以選擇接近一點的奶嘴。還有一種說法是把奶嘴多煮煮,讓它變軟,可能寶寶會接受一點。

區分寶寶是不喜歡奶嘴還奶粉

如果寶寶不喜歡奶粉的味道,可以換一個接近母乳味道或者寶寶能接受的牌子試試。最好是聽取一些有經驗的媽媽的意見,避免更換奶粉過於頻繁,對寶寶的腸胃反而是個負擔。另外也可以把奶粉調淡一點或冷一點或熱一點試試。

餵奶時要循序漸進

如果換過奶粉後寶寶雖然仍不是很愛喝,但是第一次能喝10ml或者30ml之類也是進步,慢慢的,寶寶自然會喝得越來越多。

把奶嘴口開大一些

如果寶寶有時看到奶瓶或吃到奶粉就大哭,扭過頭去。而心情好時,會把乳☆禁☆頭含在嘴裡,但是不吸。這時可以嘗試把奶嘴口開大,牛奶漏到嘴裡寶寶也會吃。雖然比較慢,但也是進步。

嘗試奶瓶外的東西

大多數寶寶會接受小勺,媽媽可以試著用小勺餵奶,雖然有點麻煩,但確實被很多媽媽證實是有效的。也不排除有的寶寶可能不接受。

饑餓療法

都說寶寶餓了就會吃,實在沒有辦法的父母也可以嘗試一下,但要隨時觀察好寶寶的狀態,有些特別倔強的寶寶可能會堅持到底。建議父母可以讓寶寶稍微餓一下,然後在此期間陪寶寶玩一會,做些按摩或者體操之類,寶寶感覺餓了可能就會吃點。

對奶粉過敏

對奶粉過敏一般是指對以牛奶為主要原料的奶粉過敏,也有少數對羊奶為主原料的奶粉也過敏,這類寶寶就只能選用以大豆為原料加工而成的植物蛋白奶了。

小兒吃了牛奶引起的過敏性反應,在醫學上稱之為“牛奶蛋白過敏症”,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比例在5%~7%左右。造成牛奶過敏的原因是寶寶對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其症狀是每當喝了牛奶後,身體就會發生各種不適的症狀;各個年齡小兒皆有可能發生,因為嬰幼兒多以牛奶為主食,所以是最容易發生牛奶過敏的時期。

奶粉過敏主要症狀:

最主要的表現是胃腸道方面的不適,如:腹痛、腹脹、拒奶、嘔吐、腹瀉、糞便中帶血等,少部份的牛奶過敏也可以引起便秘。

當牛奶中的蛋白質被胃腸吸收後,隨著血流運送到全身各個器官部位,也會產生不同器官的過敏反應,出現一些其他的症狀,例如:

皮膚方面:兒童特應性皮炎或者濕疹(俗稱“奶癬”)、唇周/眼瞼部水腫、蕁麻疹等。

呼吸方面:喘息、頻繁咳嗽、頻繁流涕、鼻炎等。

其他:易激惹、頻繁哭吵、生長發育遲緩、缺鐵性貧血、結膜炎等。

奶粉過敏處理方法:

限制飲食,儘量避免牛奶或羊奶等動物蛋白製品,或者添加了動物蛋白配方的食物。選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游離氨基酸配方奶粉代替普通奶粉,這是國際兒科專家推薦的嬰兒食物過敏最佳飲食治療方法。

嘗試一些非牛奶蛋白所製成的奶粉,例如豆奶粉、減敏奶粉等,這些又稱為脫敏奶粉,可供牛奶過敏或長期腹瀉的寶寶試用。其主要區別就是他們以植物性的蛋白質、或是經過分解處理後的蛋白質,來取代動物奶中的蛋白質;以葡萄醣替代乳糖;以短鏈及中鏈的脂肪酸替代一般奶粉中的長鏈脂肪酸。出現過敏表現的患兒應予以適當兒童用抗組胺藥治療。嚴重者或經上述處理仍無效者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來,以保持呼吸道順暢,然後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嚴重狀態

如果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無效,馬上夾或捏刺激腳底板,使寶寶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時最重要的是讓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費時間想如何把異物取出。

在以上過程中,寶寶應同時送往醫院檢查。如果嗆奶後寶寶呼吸很順暢,最好還是想辦法讓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觀察哭時的吸氧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如聲音變調微弱、吸氣困難、嚴重凹胸等,如有應即送醫院。如果寶寶哭聲宏亮,中氣十足、臉色紅潤,則表示無大礙。

日常護理

對常吐奶的嬰兒,父母應加強觀察,並適當抬高床頭,讓嬰兒側臥。哺乳或餵奶時,都應讓頭部略高,喂完奶後,再把嬰兒抱立起來,輕拍後背,直到打嗝後再放回床上。夜間應定期觀察嬰兒,是否發生吐奶,呼吸與睡姿如何等。

寶寶常嗆奶可能缺維A,研究發現,嬰兒嗆奶與維生素A的缺乏密切相關,而補充維生素A後可見良好效果。嬰兒可進食些胡蘿蔔汁、蔬菜湯或適當補充些魚肝油及維生素A膠丸等,都能很快地改善嗆奶症狀。

吃吃停停

新生兒如果喝奶時總是吃吃停停,吃不到3、5分鐘就睡著了,而睡眠時間又不長,經常半個小時至一小時就醒了。那麼,人工餵養的寶寶就要注意檢查一下是不是有所餵奶方式不當。

吃吃停停解決方法:

人工餵養的寶寶喝奶時如果吃吃停停,很可能是因為奶嘴過硬或者奶洞偏小,嬰兒吸吮時用力過度,所以容易導致疲勞,導致嬰兒吃著吃著就累了,累了之後就直接睡著了。如果確定奶嘴洞口大小是否合適呢?可以在調好牛奶後,擰緊奶嘴,然後把奶瓶倒置過來,如果奶液能夠一滴一滴迅速滴出,就表示奶洞大小合適;如果滴得慢就是偏小了。另外,給寶寶餵奶時要將奶瓶略微傾斜,讓牛奶充滿整個奶嘴,這樣既可以避免寶寶吸到空氣引起打嗝,也可以預防吸吮疲勞。

邊吃邊睡

新生兒因為還不適應外界的環境,而且以睡眠狀態為主,所以很容易出現邊吃邊睡的情況,一般到滿月後能逐漸改善。

拒絕奶瓶的應對方法:選擇合適的奶嘴

雖然再好的奶嘴和吃母乳的感覺仍會不一樣,但可以選擇接近一點的奶嘴。還有一種說法是把奶嘴多煮煮,讓它變軟,可能寶寶會接受一點。

區分寶寶是不喜歡奶嘴還奶粉

如果寶寶不喜歡奶粉的味道,可以換一個接近母乳味道或者寶寶能接受的牌子試試。最好是聽取一些有經驗的媽媽的意見,避免更換奶粉過於頻繁,對寶寶的腸胃反而是個負擔。另外也可以把奶粉調淡一點或冷一點或熱一點試試。

餵奶時要循序漸進

如果換過奶粉後寶寶雖然仍不是很愛喝,但是第一次能喝10ml或者30ml之類也是進步,慢慢的,寶寶自然會喝得越來越多。

把奶嘴口開大一些

如果寶寶有時看到奶瓶或吃到奶粉就大哭,扭過頭去。而心情好時,會把乳☆禁☆頭含在嘴裡,但是不吸。這時可以嘗試把奶嘴口開大,牛奶漏到嘴裡寶寶也會吃。雖然比較慢,但也是進步。

嘗試奶瓶外的東西

大多數寶寶會接受小勺,媽媽可以試著用小勺餵奶,雖然有點麻煩,但確實被很多媽媽證實是有效的。也不排除有的寶寶可能不接受。

饑餓療法

都說寶寶餓了就會吃,實在沒有辦法的父母也可以嘗試一下,但要隨時觀察好寶寶的狀態,有些特別倔強的寶寶可能會堅持到底。建議父母可以讓寶寶稍微餓一下,然後在此期間陪寶寶玩一會,做些按摩或者體操之類,寶寶感覺餓了可能就會吃點。

對奶粉過敏

對奶粉過敏一般是指對以牛奶為主要原料的奶粉過敏,也有少數對羊奶為主原料的奶粉也過敏,這類寶寶就只能選用以大豆為原料加工而成的植物蛋白奶了。

小兒吃了牛奶引起的過敏性反應,在醫學上稱之為“牛奶蛋白過敏症”,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比例在5%~7%左右。造成牛奶過敏的原因是寶寶對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其症狀是每當喝了牛奶後,身體就會發生各種不適的症狀;各個年齡小兒皆有可能發生,因為嬰幼兒多以牛奶為主食,所以是最容易發生牛奶過敏的時期。

奶粉過敏主要症狀:

最主要的表現是胃腸道方面的不適,如:腹痛、腹脹、拒奶、嘔吐、腹瀉、糞便中帶血等,少部份的牛奶過敏也可以引起便秘。

當牛奶中的蛋白質被胃腸吸收後,隨著血流運送到全身各個器官部位,也會產生不同器官的過敏反應,出現一些其他的症狀,例如:

皮膚方面:兒童特應性皮炎或者濕疹(俗稱“奶癬”)、唇周/眼瞼部水腫、蕁麻疹等。

呼吸方面:喘息、頻繁咳嗽、頻繁流涕、鼻炎等。

其他:易激惹、頻繁哭吵、生長發育遲緩、缺鐵性貧血、結膜炎等。

奶粉過敏處理方法:

限制飲食,儘量避免牛奶或羊奶等動物蛋白製品,或者添加了動物蛋白配方的食物。選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游離氨基酸配方奶粉代替普通奶粉,這是國際兒科專家推薦的嬰兒食物過敏最佳飲食治療方法。

嘗試一些非牛奶蛋白所製成的奶粉,例如豆奶粉、減敏奶粉等,這些又稱為脫敏奶粉,可供牛奶過敏或長期腹瀉的寶寶試用。其主要區別就是他們以植物性的蛋白質、或是經過分解處理後的蛋白質,來取代動物奶中的蛋白質;以葡萄醣替代乳糖;以短鏈及中鏈的脂肪酸替代一般奶粉中的長鏈脂肪酸。出現過敏表現的患兒應予以適當兒童用抗組胺藥治療。嚴重者或經上述處理仍無效者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